罗马尼亚钢琴家克拉拉·哈丝姬尔(Clara Haskil)1895年1月7日出生于布加勒斯特。她被举世公认为“音乐家中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中的钢琴家”。
远离欧洲文化中心的东欧小国罗马尼亚也是个音乐人才辈出的地方,从早期的乔治.埃乃斯库、李帕蒂,近年的科特鲁芭丝、乔治乌等都是他们的骄傲。哈丝姬尔则是其中备受尊敬的"钢琴圣女”。她纯净、妩媚的演奏、别具佳韵的魅力,即使今日仍如绕梁余音不绝于缕,让人回味不已。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 哈丝姬尔1960年与小提琴家葛罗米欧赴土耳其的布鲁塞尔演出时,在火车站因意外摔倒去世。之后有评论家称她为"钢琴圣女”。
几乎终生与疾病相伴的哈丝姬尔,4岁丧父后被母亲带到维也纳。她自幼就表露出卓越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学钢琴,7岁时又随理查罗伯特学小提琴。1905年,年仅10岁的哈丝姬尔在巴黎举行了首次独奏会,并在翌年被当时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作曲家福雷接收进该校学习。1907年又进入科尔托开设的大师班,科尔托非常欣赏哈丝姬尔的艺术天赋,并准备了大批曲目供她学习,不料哈丝姬尔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便全部弹好了。 1910年,15岁的哈丝姬尔离开巴黎音乐学院,开始以职业钢琴家身份在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与瑞士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她所到之处皆获得好评,布索尼、帕德列夫斯基等当时的琴坛名流对她也大加赞赏。可惜天意弄人,1913年正当花样年华的哈丝姬尔春风得意之时却患了硬化疾,使她在四年的时间里要常常卧床休息不能弹琴。母亲过世后她还要负担起照顾妹妹的生活担子,因此不得不以教琴为生,直到1921年才恢复公开演出。但孱弱的身体已令她难以驾驭那些需要消耗大量体能的作品,于是她逐渐将精力集中到诸如莫扎特等不太耗体能的曲目上来,并向室内乐方向发展,那时著名小提琴家乔治.埃内斯库、伊萨依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都曾是她的好搭档。
战后,哈丝姬尔揣着瑞士护照到世界各地演出,这时她才逐渐建立自己的名声,在50多岁的时候才买下第一台自己的音乐会大钢琴。她的琴艺终于得到普遍的赏识了,但一种叫"慢性脊髓炎”的疾病又缠上了她。一次又一次的病痛侵袭,使哈丝姬尔健康受到了重大的伤害,从她晚年那些侧着头、弯着腰的照片看,实在无法与她青春时代的花容月貌联想到一起。后来与葛罗米欧的合作,则是她生命中最后放射出的一道霞光。 哈丝姬尔的演奏没有撼人心肺的力度,也没有一泻千里的激情,更没有火花四溅的技巧。她的魅力表现在俯首即拾的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婀娜多姿的妩媚。坎坷的命运没有使她沉沦,反让她的音乐充满了神秘的活力,使她在诠释莫扎特的音乐时将其中的童真表现得更透彻,仿如让听众触摸到莫扎特的灵魂。难怪李帕蒂也称她是"最似莫扎特的莫扎特演奏家”了。 哈丝姬尔留下的录音不算很多,且曲目零碎分散,和葛罗米欧合作的贝多芬小捉琴奏鸣曲全集可能是唯一的一套全集录音。 《舒伯特第16钢琴奏鸣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