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蓑依
我出版第一本书是在24岁。新书出来后,我做的第一场分享会是在我的大学母校。当时,请了我非常敬仰的一位媒体人、作家,同时也是我的校友王开岭老师来做我分享会的嘉宾。分享会结束之后,学校老师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各位老师对我不吝赞美,基本上都围绕着一句话“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这样的文章,太厉害了。” 我对所谓的“赞美”和“褒奖”从小就有一种无所谓态度,因为觉得无用,倒是对批评有一种很急切的渴求,但在那种场合下,我也只能面带微笑,对各位老师说“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期间,王老师几乎没有对我做出任何评价,我隐约觉得他应该有话要对我说,只不过现在还不方便而已。 果不其然,饭毕,王老师把我叫到一边,在一个乱哄哄的餐厅的过道里,对我讲了一句话:24岁,本应该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这句话,他一说出口,你知道么,我特想立刻拜他为师。 或许有老师可以告诉你写作技巧,或许有编辑告诉你畅销秘诀,但只有有才华的长辈,才会告诉你:你的深度应该在哪里。他的一个理念,深深地震撼了我——这个时代都晚熟,连作家也是,你看之前的时代,在二十几岁,基本上都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到达了顶峰、成为了大家,而现在,随便写几篇文章,大家就都觉得了不得了。他对我是“不满意”的,而这种“不满意”,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空间,我会一辈子都记得。 某天,听广播时才知道,许知远在写《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时,也才24岁。现在,在我的书架上,我的书和这本书是放在一起的,紧紧贴着的,我故意这么做,为的是展示给自己看:你和许知远的差距在那里,更不要说是一些更伟大的人物了。这个距离和“深度差距”不是说所涉及的面、所探讨的问题有多么的大,而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能力在哪一个层面上。 外界评价蒋方舟小蒋同学都是“天才少年”,不,一点都不天才,她才算是“正常”的,只是我们这些人“不正常、晚熟”了而已。倘若你在几岁、十几岁的时候,一直都有阅读的习惯,等到二十出头,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勃发,会呈现爆炸性的状态,是符合成长规律的。 其实,小蒋同学是很容易被人找到踪迹和脉络的,从她的文章里面可以看出,她的精神导师、精神轨迹是怎样的,都是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积累培养起来的,绝不是从天而降,是一砖一瓦筑起来的。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社会因素,包括教育体制等等都会产生作用,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知自己现阶段的定位:我们本应该已经足够成熟,有足够的见识和涵养,有独立判断和成长的能力,应该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不要随意挥霍自己的二十几岁,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焦虑不已了,在往前几十年、几百年,二十几岁的人早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也把自己的人生上升到一个高度了。 我的邮箱里静静地躺着无数封邮件,标题大致都是一样:“帮帮我”“请给我一个答案”“迷茫的青春”等等,它静静地躺着,如同写这些邮件的人,暗淡无关、没有活力的生活。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物质有极大的热情却没有能力得到,全部的生活都是琐碎的点点滴滴:父母给我安排稳定工作,可我不想要;我至今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是因为我是一个不愿将就的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 你知道么,每次在我从一摞书卷之中抬起头,打开电脑,想要休息,却紧接着看到这些邮件时,真有一种天堂和地狱之感。我知道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迷茫和忧伤,但忧伤和迷茫不是生活的全部,你需要在你能为之改变的地方着手。 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可笑的是:灵魂没有重量的人却越来越多。这种“可笑”中,也包括我对自己的自责。很多人抱怨说“鸡汤”只鼓励你,并没有告诉你成功或者变得优秀的途径,可是,一旦最本质的东西说出来,你依然没有办法做到,或者认为还依然只是“鸡汤”:如果你想人生舒展、过成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从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始,一个空洞的、乏味的、世俗的脑袋,无论在怎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会导向优质。 本应熟龄的你,看看自己,是不是觉得此刻的自己荒唐而不为自己负责太久了呢。
*作者:蓑依,畅销书作家。已出版畅销书《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微博:@蓑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