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I Puritani)是贝利尼歌剧创作的终曲,亦是他生命中最为华丽繁复的得意之作。这部歌剧是为巴黎的意大利剧院而作,于1835年1月25日在巴黎意大利剧院首演。当时的贝利尼的名声在巴黎已经如日中天,但他仍决意要露一手,为此贝利尼呕心沥血,竭尽其一生所能,他的确也做到了。 (欧尔嘉·贝芮蒂雅可) 显然这部歌剧的诞生与当时的歌剧泰斗罗西尼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首先贝里尼与罗西尼私人交情笃厚,而剧作家佩波利便是经罗西尼的引见介绍认识贝里尼并相互合作完成了这部歌剧。贝利尼深受年长他九岁的罗西尼影响,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贝利尼从罗西尼身上学到了美声风格的精髓,包括信任、鼓励和尊重演唱者,注重歌唱性和抒情性;将舒畅优美的声乐旋律作为歌剧艺术的核心,在必要时增加乐句的表情和感染力,为演唱者发挥技巧提供充分的空间,从而达到“让人落泪、使人战栗、令人致命”的境界。当然,罗西尼的歌剧中也包含了大段精湛的炫技花腔,这一点虽然与美声风格中“简洁高于一切”的信条大相径庭,却也为贝利尼所吸收,从而成为他个人风格的另一大特色。
此外,贝利尼在旋律创作上也受到他心爱的西西里民歌的影响。在西西里民歌的长线旋律中,音程的上下跨度很小,且保留有不规则的乐句。贝利尼将这些特点融入抒情旋律的创作之中,从而增加作品的表演色彩,使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多彩。他的长线旋律总有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奇妙色彩:延绵起伏的旋律将通往何处?乐句的长度为何总是变幻不定? 《清教徒》的故事让贝利尼又爱又恨(它充满了美声歌剧作曲家所梦寐以求的各种极具挑战性的场景,其中包括几乎是为花腔女高音度身定做的女主角陷入疯狂的那一幕)。
故事发生在英国内战时期的普利茅斯附近的一座城堡中,时值1650年前后,由克伦威尔率令的新教徒武装(其中多为清教徒)正与被重重包围的斯图亚特王朝相互对峙。身为清教徒的城堡主沃尔顿原本想将女儿埃尔薇拉许配给同是清教徒的福思爵士,但埃尔薇拉却心仪于英俊的骑士塔尔博特,城堡主最终同意了二人的婚姻,却不知塔尔博特本人正是斯图亚特王朝的秘密支持者。塔尔博特发现查理一世的遗孀、法国天主教徒亨丽埃塔被囚禁在城堡中,骑士的忠心使他决定将她秘密救真诚,孰料他的一举一动早已引起了仍深爱着埃尔薇拉的福思爵士的怀疑…… “耳边响起他温柔的声音”(安娜·奈瑞贝科) 相比以往的旧作,贝利尼在《清教徒》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对音乐的戏剧结构和整体性的注重:尽管全剧在叙事上大胆采用了华丽铺陈的宏大场面,在情节上推进上却丝毫不显得累赘拖沓;合唱部分的介入的振奋人心的进行曲在整个音乐结构中亦显得浑然天成。同时贝利尼还将宣叙调、叙咏调和咏叹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如塔尔博特在第一幕中通过一首温柔的抒情独唱“致我心爱的人”向他的新娘问候时,随着声部的叠加,歌声越发温柔而充满了渴望,最后逐渐演变为精美而令人难忘的四重唱。
在这部歌剧中,贝利尼使用的音乐语言格外丰富,与以往作品的浅显直白相比,《清教徒》中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可谓深刻微妙,其中埃尔薇拉发疯的那一幕更是堪称一绝:构成这一幕的音乐语言不再局限于以往表现人物疯狂的心绪时所惯用的高昂的旋律线和艺术化的颤音,而是用微妙的叙事手法描述了脆弱敏感的埃尔薇拉是如何因误以为被爱人抛弃而陷入精神错乱之中。 歌剧最终仍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式结局宣告落幕:正当塔尔博特即将被处决之时,传来克伦威尔已经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消息,塔尔博特的死刑亦被赦免,他也得到了埃尔薇拉父亲的原谅,而这时埃尔薇拉也已恢复清醒,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尽管歌剧《清教徒》并非贝里尼的经典之作,但它所向披靡的精彩演唱令这个作品能够屹立在贝里尼歌剧丛林乃至整个传统美声唱法歌剧之巅。(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326f50100gp9r.html) “重新给我希望……他温柔的声音”(卡拉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