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灶因其节能高效的特点已经日渐成为大众化炊具。日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在完成了一次电磁灶专项监督检查后表示对这一产品质量高度关注。原来,上海市自2011年起每年都对电磁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产品合格率2011年、2012年都达到了100%,但到2013年下降到了95.2%,2014年抽检合格率只有80%,从抽检数据可以看出,电磁灶的质量在下行。那么质量下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2级能效等级以上的电磁灶才被评为节能 此次专项监督抽查检测人员根据电磁灶的相关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技术规范,抽查了14个企业的20批产品。其中3个批次产品直接来源于生产企业,其余17批次产品来源于市场流通领域。在这17批次抽自于市场的电磁灶产品中,有3个批次产品分别来自两家大型电商。 在抽样品中,几乎所有的电磁灶产品在外包装上都有安全、节能的提示,而且几乎所有产品的能效标识都显示能效等级为2级以上。据了解,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数值越大表示等级越低。
根据国标GB21456-2014《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能效等级大于2级的产品才能评价为节能。 三名牌产品被检出虚标能效等级 在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往一个可以覆盖电磁灶加热区域的标准锅里盛上了规定质量,温度为15摄氏度的水。将温度计从锅盖孔中放入锅内的中心位置,并读出了此时的温度计读数。随后,将电磁炉温度升高到标准规定的温度后,记录下消耗的电能量数值。反复三次以后,将记录下的数值按照标准公式进行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数值。 通过对20批次的电磁灶能效等级测定后,检测人员发现,三个产品存在虚标能源效率等级的问题,属于不合格产品,分别是:
其中XR2/B17半球牌电磁灶热效率达不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值86%,属于严重不合格。 能效不达标因核心部件被动手脚 检测人员说,相对于其他一些安全测试项目而言,能效等级不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但是电磁灶的核心卖点就在于节能,如果能效等级不达标,那么消费者在众多炊具中选择购买电磁灶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究其原因,检测人员表示,由于电磁灶是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因此,出现电磁灶热效率不合格的情况,一般是电磁灶的核心零部件磁力线圈出现了问题。 保护装置形同虚设 部分产品存安全隐患 为了安全用电,像电磁炉这类产品,一般都需要多重保险装置,也就是说,一旦第一道保护装置失效,还有第二道甚至更多保护装置可以起作用,这是国家标准中的强制要求。但恰恰是在这一检测项目中检出了问题。 热敏电阻是电磁灶过热的保护装置,俗称NTC。按照测试要求,需要在这个热敏电阻失效的情况下,对后续的电子保护系统进行考核,以测试后续电子保护系统是否可以在第一时间监测到热敏电阻失效,并降低电磁灶的输出功率,直到让电磁灶停止工作。 按照标准要求,在热敏电阻被破坏后,电磁灶的升温最高不得超过被加热物体原始温度270度。可是,当被测试电磁灶去掉保护装置以后,标准锅里的油温开始一直上升,当达到多数食用油的沸点200摄氏度时,锅里的油已经开始冒泡。但电磁灶依然在加温,且温度很快就超过了300摄氏度,锅里的油已经处于沸腾状态,整个实验区域已经弥漫着滚滚油烟。由于300摄氏度已经超过国家标准里规定的升温270摄氏度。检测人员判定这台实验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 通过严格的测试,检测人员发现,在20批次被检产品中,有五个产品在非正常工作的项目中不能及时阻止电磁灶升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电磁灶产品70%抽检合格率创历史新低 根据各种检测数据的综合显示,今年上海市电磁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仅为70%,创下历年检测的新低。主要不合格项目是:非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安全保护和能源效率等级这两项。 检测人员指出,从整个市场来看,由于电磁灶工艺简单,进入门槛很低,所以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生产企业为了保持盈利,就必须要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由于选择了性能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元器件,从而导致整机产品的质量也相对下降。 代工产品仅七成合格 电视渠道合格率仅三成 检测人员还对检测数据本身进行了解读。比如说,在这次抽查的20批次产品中,有12批次是代工产品,8个批次为自行加工产品,自行加工的8个批次产品中,不合格产品为2个,合格率75%,代工的12个批次产品中,不合格产品为4个,合格率66.7%。也就是说,在这次检测中,代工产品的合格率是明显低于自行加工产品的。换句话说,在这次检测中代工产品明显拉低了产品合格率。而2014年上海市电磁灶专项监督检查的结果也显示:自行加工的电磁灶产品合格率为85%,代工产品的合格率为71%,代工产品的合格率也是明显低于自行加工产品。 此外,来自不同渠道的检测结果也颇耐人寻味,比如在这次抽检中,从电商渠道买了3个批次的样品,两个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仅为33%左右,不合格率却高达66%,而实体商店买了1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71.4%,生产厂家买了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100%。 专家分析,今年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合格产品正逐渐从小品牌向知名品牌蔓延,而大品牌依然令人不能放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专家指出,高质量的商品实际上是厂家的生产能力,监管的力度和导向,渠道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者的消费取向共同决定的。打造高质量的生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本期监制/周庆安 主编/侯振海 编辑/张省 ©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