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拈花一笑 来源:公众号“拈花一笑” 无论哪一个文明,也无论哪一个民族,从孩童时期大概都会教育孩子追求真善美。但是,这些从小追求真善美的孩子,包括我们的祖辈,也包括我们自己,长大后会发现,我们的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天堂,而是一个纷争不断,假恶丑遍布的现实人间。毫无疑问,作为评价和衡量人类所有行为与思想标杆的真善美,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那么,什么是真善美?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回溯到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所谓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古希腊的哲学先贤,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和沙门思潮的先知和古中国百家争鸣的圣贤,都或多或少的试图解答真善美的问题。例如古希腊的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就认为知识就是善,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我倒是觉得把这里的知识翻译为对真理一定程度的占有和对真相的有所洞察,更为合乎情理。 因为知识在我们的语境中往往是僵死的,孤立的点,很难和善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而人们只有对真理实相有所认识,才会产生相对来说比较正当的合理的行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善了。无论如何,根据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记载,在苏格拉底那里,善是建立在真理实相基础上的,这一点应无异议。 我们再看古印度先知先觉的一位代表佛陀,佛陀二字本身就是觉悟真理者的潜台词,佛陀所觉悟的世界本相,用梁漱溟先生《究元决疑论》的话说是一个没有任何性质的“非色,非空,非自,非他,非内,非外,非能,非所,非体,非用,非一,非异,非有,非无,非生,非灭,非断,非常,非来,非去,非因,非果”因缘际会的世界,这种包含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宇宙本体,竟然和科学世界观没有矛盾,而且就是具备最全面科学知识的科学家若不静下心来,也很难理解佛陀的智慧。 在佛教那里,觉者成佛,成佛之后才能更好的布道,行善和渡人,应该是佛陀的本意。也就是说,佛陀和苏格拉底不谋而合,真在善之先,真是善的根基。最后我们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中国的两位圣贤——老聃和孔丘。 《道德经》第八章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这简直就是苏格拉底和佛陀真和善观点的中国版本,道法自然,伟哉老聃!但因为后来专治统治者的选择,老聃并不如他的后生孔丘更受皇帝的青睐,但《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也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格言留世,可惜的是“孔道”非“老道”,孔丘之道乃是道德礼教的符号,他更关心人间的秩序,“孔道”无关宇宙的真理与实相,也无关老聃的道法自然,这大概是后来中国传统文化,史学中的伪善伪历史大行其道的滥觞吧。 我丝毫不怀疑孔子的人格是伟大的,但后世的统治者和他的徒子徒孙们阉割了他的精神与品质,以至于愚民政策一愚两千多年,焚书坑儒,文字狱都可谓历史大观,让善良远离了真理和实相。 通过历史的回溯我们了解了真与善的关系,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实例看一下真和美的关系。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掷铁饼者的古希腊人体雕像,美在哪里?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显然,此雕像美在真实,美在自然。佛教寺庙中的弥勒佛塑像,美在哪里?塑像大都身穿袈裟,袒胸露腹,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虽没有了掷铁饼者的健美与青春,但脸上洋溢着觉悟大道之后的安详,从容,包容和圆融,这是一种依托在觉悟真理实相基础上的精神之美。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生命力大概离不开他的现实主义,简直就是一张北宋都市风俗的照片,其史学价值应不在其美学价值之下。即使中国文人的山水大写意,离开了真意,离开了灵魂的真实,我想应该不会有生命力和观众的,当然,中国也从不缺附庸风雅,把女人小脚和病梅当做美的病态审美观。 最后我们看一下科学界欣赏的牛顿第二定律F=ma,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美,美在哪里?我想美的根源在于科学巨匠们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把自然界的一些真理实相描述的那么深刻而简单。从个例而一般,大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人类欣赏的美是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真实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从真理实相和善意的行为方式,人们都会欣赏到美。 临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描绘生命的鲜活,把握性情与灵魂的律动,欣赏人的善意,而不是一味临摹名人和古董,才会有大美和大作。也就是说,和善一样,美也是有前提的,离开了真理实相和人的善意谈论美,要么虚伪,要么病态,也必将是过眼烟云。 说到这里,大概我们可以来回答一下本文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什么是真善美?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真,体现着人们对我们这个宇宙,对我们自身的真理实相探究与追问,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远不到真理的终点。善,是人们遵从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真理实相基础上的行为方式,也可以说是顺天应人,双赢或多赢的行为方式。 美,是人们接受的符合自然界真理实相的外在表现方式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符号因素再现。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善和美都以真为前提,真和善都可产生美,美又是真和善的外在形式和定格方式。由此可见,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认清真理实相最为重要,否则,对真善美的追求很可能演化成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甚至是好心做坏事的闹剧。
当魔鬼利用假象,伪善,病态美以及欲望等做为钓饵时,不仅普通民众,就是一向自我标榜的文化人,学者,精英们也难免成为上钩者和殉葬品,甚至在高压之下成为罪恶的打手,爪牙和鹰犬,这样的“聪明人”,堕落者在人类历史上可谓车载斗量。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人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追求真善美,人们必须要有自我选择,自我思考和自我觉悟能力,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已为我们提供了几条可行的道路,一条是理性的科学实验验证之路,可以让我们更为清醒的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第二条是逻辑演绎论证之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佛教的因明学都曾有效的指导人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第三条是佛陀和庄周心悟体证的觉悟之路,无常无我涅槃地,秋水之上,逍遥人生,可以有效地解脱人的精神,这是科学和逻辑之路做不到的。 最后一条,宗教信仰之路,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佛教的持戒,圣经的教义,无不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筑起了一堵无形的高墙,让皈依者获得终极关怀和灵魂的归宿。当然,这几条路并不矛盾,甚至有相通之处,人们可以像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一样,即在这条路上,又在另一条路上,因为通向真善美的道路,应该是相通的。 走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可以让我们为自己的行为划下底线,可以让我们自由而不侵犯他人。入世,则可以走一条绿色,健康,成就自我,造福社会的人生道路;出世,则可觉悟大道,慈悲为怀,成为一代高僧大德。愿真善美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灵,也照亮人类的未来。
2016.1.30于沐心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