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松老人(前中)和“儿女”们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新华社记者强勇 辛林霞 他终身未娶,独立抚养6个孤儿。待“儿女”长大成家后,他却选择“独立”生活,只为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彭云松。老人家今年97岁,身板依然硬朗。在他清苦自乐、守善无憾的一生里,他用善良和坚持写下大爱,演绎出一段超越血缘的人间真情。 彭云松老人过生日(来源:网络)
尽管已是97岁高龄,面前的彭云松老人仍显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交谈中时不时还能背出一些诗作。“我爸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好着呐,其他哪儿都没毛病。”老人的五儿子栾景通说。 如今彭云松早已儿孙满堂,但他6个“儿女”的姓氏却各不相同,因为他们都是从小被老人收养的孤儿。 年轻时,彭云松“闯关东”从山东平邑来到哈尔滨。在35岁那年,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儿子”闫景成。当时,父母病逝、孤身一人还不足10岁的闫景成正在荒凉的铁道线上流浪。一股恻隐之痛让彭云松毫不犹豫地把孩子带回了家。 此后15年间,彭云松又给闫景成陆续领回了5个弟弟妹妹。虽然孩子们姓氏不同、身世迥异,但彭云松在他们无依无靠、流浪街头时给了他们一个家。不同姓氏的7个人,从此成为没有血缘、亲情更胜的一家人,共同面对人生风雨。 回想起当年的点滴,彭云松说:“我没法子看着孩子们受冷挨饿,把他们带回家是我最正确的一个决定,从没后悔过。” 曾经有子女不止一次跟老人提出,要随父亲改姓彭,他说啥也没有答应。他说:“改姓不是我的心意,他们的父母虽然不在了,但留下了后代,我不能做破坏血脉的事,孩子们该姓啥还姓啥。” “下辈子投胎,咱们还是一家人。”子女们对老人说。 彭云松老人学会了发微信,没事就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新闻(来源:网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经济困难时期。彭云松当时在化工机械厂做临时工,负责看管收发室,还要拉扯着6个养子,生活得更为不易。 在栾景通的记忆里,一家人平时住在收发室后面的一个小屋子里,兄妹们挤着睡大通铺,经常喝粥果腹,有时候过年都吃不上一顿饺子。这样的日子虽然艰难,但一家人都珍惜能在一起的缘分和感情,相互间很融洽。 对彭云松来说,怎样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是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想到的问题。工作之余,他会去搜集破烂、干些零活,把休息时间也用在挣钱养家上。据栾景通回忆,为凑够学费,父亲养了5只羊,天没亮时就起床挤羊奶,到早市上卖羊奶。 彭云松对这个有着7个姓氏的“大”家庭倾注了绵绵不绝的父爱,对个人的考虑微乎其微。有人曾问他关于“另一半”的问题,他说:“像我这种情况,就算有姑娘愿意嫁,也是过来吃苦的,我不能连累人家。结婚的事再说吧,我得先把孩子养大。”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成家,该是他享清福的时候了,但彭云松却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哥姐几个,都争着让他去家里住,可他说啥都不干,倔得像个孩子。”栾景通无奈地说,其实他心里清楚,老父亲是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最后栾景通自己开了一家雷锋文化旅馆,老人就住在这里。儿女们排了个时间表,一周轮流过来看父亲。栾景通的公司距旅馆不到200米,他每天过来陪父亲吃午饭,爷俩还经常喝点酒。 “我爸平时喜欢下象棋,别看年纪大了,一般人都下不过我家老爷子。”栾景通说,前一阵老人还学会了发微信,没事就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新闻。 彭云松老人(来源:网络)
多年的付出,彭云松把6个孩子全部送进了学校,看着他们一步步长大成才,事业上各有所成。他说,这辈子自己没有遗憾。 彭云松的子女们说,父亲不会讲大道理,但他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每一个孩子。“最大的收获,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将来不管做什么,首先要知道帮助别人,这是从小形成的想法。” 1999年,栾景通创建了全国首家雷锋车队,免费为社会残疾群体、孤寡老人、贫困市民、考生等提供救助和爱心服务,并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和爱心出租车司机加入到车队中,共同传递雷锋精神。 雷锋车队成立至今,免费接送孤困伤残老年人和急需帮助的市民近7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15万余小时,为百姓做好事3万多件,拾金不昧金额达763万余元。 “条件好了,咱就应该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作为这支爱心车队的队长,栾景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此外,栾景通每年拿出自己经商盈利的一部分,关爱孤寡特困群体,迄今他已帮助130多位孤寡特困老人。 让彭云松格外高兴的是,作为7个姓氏大家庭的第三代,他的孙女闫丽影也继承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虽然每月收入只有两千多元,但闫丽影已经连续6年资助一个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学。 说起往事,老人有时摆摆手,“不提了,太苦了”,在那些艰难的岁月,他养活了6个孩子,送他们读书、入伍、下乡、结婚、工作,共同走过人生长路。 彭云松默坐在床沿,听旁边人在交谈。那个瞬间,不知是不是回到几十年前在铁道线上、在工厂门口初遇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眼神无助、衣食无着、被人遗忘,他对孩子们伸出了手说:“跟我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