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八大山人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对后世影响极大。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据记载,八大山人在36岁时,回到南昌天宁观,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对其进行修建,初具规模后更名为“青云圃(谱)”。“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取这个名含有“青高如云”的意思。八大山人在青云圃过着悠闲的僧侣生活,俨然成为一块世外桃源。然而,所谓名声在外,哪能不被扰呢?再好的桃花源,也不能久待。于是他做起了云游道士,讲经布道,不停地往返于南昌与青云圃之间。 这所道院后来由其弟弟朱道明主持重新修建。重建后,八大山人终于可以长期定居在青云圃,结束他奔波的生活,开始他稳定的生活。在这长达20余年的生活中,他创作了大量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他居住在青云圃的这段时间里,屡屡有人听到他的名声就来找他。在《八大山人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可见,八大对这种事十分苦恼郁闷,只能装疯卖傻。然而,无论八大山人是否痴傻,他这样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是为了逃避世事,而不完全在于宗教信仰。 据记载,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据可依,于是叫“青云谱”。 在八大山人甲子年时,开始在《行楷黄庭内景经》上出现“八大山人”的署款,其他名号弃之不用。而到了60岁时,署款“八”字带有了篆书的意味。 后世对于八大山人的署名有诸多解释和演绎,其中一种演绎较为流传,认为如果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哭之”“笑之”的字样,又仿佛是在向人表达国破家亡、痛苦悲伤的情绪。人们之所以联想到“哭之”“笑之”,源于《八大山人传》中记载,他突然会在自家门上写上一个“哑”字,佯装哑巴,不肯对人说话。可是却会突然大笑,又会突然大哭,甚至一边饮酒,一边大哭大笑,疯疯癫癫,不知为何。人们对他的研究往往会从他的身份出发,由此展开联想。他这种忽哭忽笑的行为,可能是他极度愤懑的情绪无法得到排解的原因。在后人看来,他的弟弟朱道明的署名“牛石慧”,也和他的“八大山人”一样有异曲同工的妙义。 当然,无论后世对八大的署名做何解释,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转自中国书法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