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搜文章 |
 
 
文史杂谈
世界缤纷
光影美照
绘画艺术
山水旅行
运动健康
居家生活
奇闻趣事
首页 绘画艺术 《“日本的孔夫子”朱舜水》
“日本的孔夫子”朱舜水


 

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被日本学者称作“日本的孔夫子”

朱之瑜,号舜水,晚明启蒙思想家。少年时代,他就抱有经世之志,积极关心国家的存亡和人民的安危。中年以后,目睹明代末年“国事日非,世道日坏”的现状,遂绝意仕途,多次辞却朝廷征召。在明清政权交替之际,他积极参加抗清斗争,颇具民族气节。他为了不做清朝顺民,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再次东渡日本,先寄居于长崎,后定居于江户(今东京),直到去世。在流寓日本的20多年,朱之瑜深刻总结了明朝覆灭的历史教训,猛烈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尖锐揭露了理学末流的空疏弊端,着力倡导了以“实用”“实功”“实行”为核心的启蒙思想。同时,他努力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被日本学者称作“日本的孔夫子”。

梁启超曾对此予以评价说:德川二百年,日本整个变成儒教的国民,最大的动力实在舜水。后来德川光国著一部《大日本史》,专标“尊王一统”之义。五十年前,德川庆喜归政,废藩置县,成明治维新之大业,光国这部书功劳最多,而光国之学全受自舜水。所以舜水不特是德川朝的恩人,也是日本维新致强最有力的导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舜水》)

朱之瑜去世之后,日本学者曾在其生前住地“驹龙别庄”建立祠堂,以示纪念。

批判封建制度弊端,提出经世改革思想

朱之瑜在对明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总结分析中,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弊端。他指出,明朝覆灭的原因在于政治腐败和经济崩坏,而政治腐败和经济崩坏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官僚士大夫的腐化堕落,恶贯满盈。他说:崇祯末年,缙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总之,莫大之罪,尽在士大夫。(《朱舜水集》第1页)

他认为,明朝的灭亡,实由士大夫所致之。朱之瑜指出,封建官僚士大夫不行辅君治兴利除害之政事,专营图谋私利、欺君害民之邪恶,他们的腐败无能和残酷剥削,败坏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破坏了封建社会秩序,激化了整个社会矛盾,导致了国家政权覆灭。朱之瑜进而指出,封建官僚政治的种种弊端,都源于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同时,朱之瑜在对明朝灭亡的分析中,亦看到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明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失其民也”。民心的向背和民众的力量,决定着国家政权的兴衰存亡。

基于对封建官僚罪恶的揭露和众社会作用的认识,朱之瑜提出了他的经世利民的社会改革思想。朱之瑜在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民众是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只有重视利民爱民,才能治理好国家和社会。

朱之瑜指出,治理国家社会的大道,在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只有“民之所欲与之,民之所恶勿施尔”,利民富民,才能获得民心。他认为,要实现利民的社会改革,必须节富补贫,更化善俗。对于富民要以礼节之,抵制豪华奢侈之俗;对于贫民则要省耕省敛,减轻他们的赋税负担。朱之瑜的这一主张,反映了民众摆脱疾苦的愿望。

继承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又不空谈仁义德政,而是以功利为基础,以社会改革为内容朱之瑜继承了孟子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学说,指出统治者要“常怀一点爱民之心”,关心解决民众疾苦。他说:“常怀一点爱民之心,时时刻刻皆此念充满于中,自然事事为百姓算计;有一民不被其泽,便如己溺己饥,安得无不忍人之政?”(《朱舜水集》第381页)他认为,为政者只有常怀爱民之心,实现利民仁政,才能保证政权巩固。所以,朱之瑜认为,人人都应相敬相爱,“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是他人皆当爱,皆当敬也。”(《朱舜水集》第342页)但他并不空谈仁义德政,而是以功利为基础,以社会改革为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启蒙意义。经世致用的改革思想,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朱之瑜在揭露了封建官僚的残暴罪行后,又提出了“兴教任贤”的社会教育思想。他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第501页)教育的作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政权的存绝。朱之瑜认为,兴教任贤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方面,教育首先要加强传统儒学的宣传、教化。他说“敬教劝学”为“古今天下国家第一义”,“自古以来,末有圣教兴隆,而国家不昌明平治者”,又说:“近者中国之所以亡,亡于圣教之堕废。圣教堕废,则郁郁葱奔竞功利之路开,而礼廉耻之风息,欲不亡得乎?知中国之所以亡,则知圣教之所以兴矣。”(《朱舜水集》第183页)他认为,加强儒学传统道德教育,是治理社会不可缺少的方法。朱之瑜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仅注重于儒家道德的教化,而是将儒家道德的教化,具体融合于治国安民的事业之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非常注重教育改革,这不能不说与朱之瑜的“兴教”思想的影响有关。

揭斥理学空疏陋习,倡导实行实理的思想

朱之瑜的社会启蒙思想,还表现在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陋习,提出了实行实理的为学思想。

他说:“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朱舜水集》第369页)。传统儒学的圣贤之道,其核心在于关注社会人生,切近人伦日用,贵在实行实用,重在有功于世。故他提出“日用躬行即是学”,“躬行之外无学问”的观点,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行”说。朱之瑜认为,惟有实行,才能见实功,为学不必如理学所言先明义理然后践履,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道理即在眼前,实行即见实功。

朱之瑜在注重实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实理的思想。他认为,宋儒理学脱离现实事物,空谈天理性命,不合圣贤之道,背离儒学本旨。因此,朱之瑜提出了“实理”的思想,指出圣贤所言的理,并不是形而上的精神本体之“天理”,而是现实具体事物的道理,它就存在于彝伦日用之际,衣食住行之间。

他指出,圣贤所言之理,即存在于客观现实事物之中,是“实理”,而宋儒将现实事物道理每每说向极微极妙处,并称之为“天理”,结果导致圣人之道绝于世。故他说,孔子所言的只是在“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功夫”的现实道理,而不去“说玄说妙,言高言远”,讲所谓“天理”。

朱之瑜提倡实理实行,明白易晓地指出圣贤之理,即在彝伦日用之间,实行即知实理,即有实功,坚持发扬了传统儒学舍虚就实、切于日用的务实精神,批判了宋代理学末流空谈性命、坐而论道的空疏陋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日本文化的特点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务实,用朱之瑜的话即重实行,中日交流的痕迹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他的经世实功思想,促成日本的儒学形成了以经世治民为要、不务空谈虚论的学术特点

朱之瑜的社会启蒙思想,是清代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的思想对中国清代的社会文化发展直至清末才产生影响,但对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舜水之学不行于中国,是中国的不幸;然而行于日本,也算人类之幸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舜水》)朱之瑜的社会启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而言,促成了日本明治维新之大业,感化了日本的社会道德。朱之瑜的实行实功思想,就学术文化发展而言,促成日本的儒学形成了以经世治民为要、不务空谈虚论的学术特点。特别是日本的儒学派,如安东省庵、山鹿素行、伊藤仁斋、德川光国等,或受业于朱之瑜,或切磋于朱之瑜,而他们的学术思想,又推进了日本儒学的发展,因此朱之瑜的启蒙思想,对中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来源:《北京日报》2004年4月26日

采编:文止

出处:2015-12-27 韦祖辉 经学文献

栏目: 绘画艺术
2016-01-06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热门
经典人体油画:70幅世
西天取经,孙悟空成佛
80后艺术家的人体油画
一生穷困潦倒、爱画裸
朝鲜油画选:穿过赤裸
法国画家人体油画,美
青年艺术家人体油画中
中国写实画派30人最新
性感的画风:日本美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怎
这个元宵,您计划好了
油画中的出浴美人,风
如页面图片、音视频显示不完整,请切换浏览器到<极速模式>

WX24小时


WX24小时(微信24小时)更名版
wx24.cn”所属精读收藏微文集
本站联系邮箱:wx24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