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搜文章 |
 
 
文史杂谈
世界缤纷
光影美照
绘画艺术
山水旅行
运动健康
居家生活
奇闻趣事
首页 世界缤纷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变得牛逼?》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变得牛逼?

文/谢姣姣V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当然,除非从小开始的刻意训练,对于常人而言,1万小时的积累并不容易实现。然而,天才未必可以复制,但是成功一定可以模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事实上,我们今天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记录被不断打破,达到相同成绩的时间也不断缩减。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快速在某个领域建立口碑呢?


1、通过模仿迅速入门,并建立基本的自信心


在MBA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最常用的训练之一便是模拟演练,通过大量真实的商业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然后由老师给予答案和反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模仿管理者进行决策的过程,而未必一定要成为了CEO才去做。


面对新的领域,千万不要觉得“只有万事俱备,才去行动”,也不要觉得“自己一窍不通,不敢尝试”。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那些成功经验迅速入门,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具体来说,步骤有三:


(1)观摩和学习“海量知识”,并且总结其中的规律,做到有章可循。


当我们想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尤其是陌生领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一切可以了解的领域相关的内容,让自己曝露在“足够大的量”里。学习的途径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优秀案例和范本。


以前大学在辩论团时,每个新入团的小朋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辩论的一切知识。我们会观摩大量的辩论视频、阅读大量的辩论书籍,同时阅读大量的经哲史等书单,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迅速地了解规则、技巧,提升内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消除初次接触辩论时的陌生感和不安感,建立起最基本的自信心。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的第一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变化和传播都特别快,学习和知识更新就变得特别重要,也更加便捷。无论我们正在或者将来要从事什么,“知识管理”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确定想进入一个领域时,哪怕没办法靠“时间”取胜,那么就靠“量”获胜,找到一切可能的渠道,把所有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刷一遍,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2)模仿的精髓在于重复,通过不断地重复,对适用性给出初步判断,并且建立基本的操作能力。


学习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而重复才是知识输出的第一步。任何一个新领域,在“牛逼”之前,都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连那些天才也不例外。


比如,在音乐和体育训练中,前期都是大量、枯燥、机械式的重复练习、重复动作,达标的标准之一就是形成条件反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要达到不需要想就可以自然发生”的地步。


再比如,在备考托福考试的听力时,有同学抱怨学了那么多听力的技巧,听了那么多英语音频,结果却没什么起色?就我的经验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不是听,而是听写。我不少托福满分的朋友最后达到的程度是:能够把听到的文章一字不差的写下来。做到这一点靠得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完全复制。


重复是对抗记忆遗忘的非常好的方式,并且会不断深化我们的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重复前,必须仔细挑选重复的标的。如果我们去模仿一个糟糕的对象,我们自己也会变得糟糕。不过,因为我们前期已经做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去伪存真,从中挑选出一个适合又成功的范本,相信不是难事。


一是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并且不要有中断。就像我们跑步,一旦停止练习。


谭元元在某次访谈中这样说过:“比如你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3)更高级的模仿是一个““分块”练习+加入初步思考“的过程,即通过领域细分,个个击破,进行模仿升级。


模仿不止于重复,否则也只是一个合格的“搬运工”而已。当我们积累到一个熟练的阶段时,要学会对领域进行细化和“分块”(比如分成不同的维度、角度和区块等),并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演化,再与范本比较,找出差异,进行调整和再次演化,在对比中不断升级自己的能力。


比如,现在自媒体搞得风生水起,看着简书、微信、微博、豆瓣里的红人短短时间就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还出书、开公司,走上人生巅峰,自己心里也痒痒的,怎么办?去学啊!学学人家的文章为什么受追捧?分解一下,是它标题起得好,还是想法有新意?是粉丝互动做得好,还是话题最热门?是结构最得体,还是语言风格很独特?人家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自己也试着模仿学习啊。


再比如,学习一个新技能或者新产品模式时,看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解构成诸多核心的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沉下心,认真感知它的内部结构和起承转合,形成自己的初步思考,不断调整、优化,达到“照个葫芦就能画个瓢”的程度。


2、通过定位建立特色,在一件事上做到极致


如果认真研究那些成功案例,我们会发现那些“天才”并不一定在所有领域都同样出色,也非在某个领域的所有方面都“高人一等”,他们往往是在某一件事做到极致,在某个点上表现得尤为出色。


在出版领域,有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且不论它的嘲讽意味,的确揭露了一部分事实。很多知名作家也是从模仿起步,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才形成自己的风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坦言:“刚开始学习写作,确实也在模仿,真正获得自信……”模仿必须升级为特色,才能帮我们建立领域和行业的口碑。


(1)通过从外界获得持续、有效的反馈,找到自己的定位,复制出带有自己标签的成品。


从模仿到定位,是一个阶段的变化,这个过程中,自我的思考格外重要。所谓“当局者迷”,我们可以把从外界得到的反馈同自身的热爱相结合,从而得出在新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定位,并且专注其中。


比如将自己的优点放大为优势。一个师妹在看了很多成功大V的例子和众多自媒体运营总结帖后,不仅没有自我增进,反而陷入更大的迷茫:那些大V观点犀利、对热点格外敏锐、写得一手好文章,还特别有见地、有干货,我根本比不过啊!“每一个大V都集以上特点于一身吗?“所谓风格,一定是在某一方面做的特别出众,师妹在漫画上颇有造诣,完全可以通过研究成功的同类自媒体,形成自己的风格,获得关注。


比如进行升级式创新,即“比别人做的更好一些”。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让消费者“又爱又恨”的“山寨品”,如果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就可能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论是阿里巴巴淘宝,还是腾讯小米,都不难发现“山寨”的影子,但是它们都通过升级式创新,将产品优化,顺利找到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再比如通过“查漏补缺”填补市场空白。比如说专门定位于办公的thinkpad笔记本,专门用来约炮的陌陌……都是代表。

再比如,通过整合达到1+1>2的效果,比如我们把互联网和写作结合,就成了自媒体;把牙刷装上发动机,就成了电动牙刷。通过跨界结合和跨领域移植,可以产生新的定位。


模仿是我们进入新领域的捷径,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创新,打造带有个人标签的特色。


(2)持续不断的努力并不比天资易得,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菜鸟实战,无论什么时候都得以量取胜,靠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练习。


一个百万粉丝的大V在最新的微信里讲了一个自己的经历,在接到韩寒《独立团》约稿时,她感受到了“书读得不够透,却要假装博学的拧巴感”。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花了一个多月,把准备写的那个历史人物的所有史料搜集、重读,自己动笔整理他的年表,画人物关系图,连读书笔记都写了4大本,吃饭走路脑子里想得都是这个人物和稿子,简直比情人还粘人。就像那句流行语说的,“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所有天才或者成功人士的光环背后,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付出。


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哪里有活哪里就有我”,每天画图、写评论、制表、打球、阅读……不论你想做什么,永远不要停止练习和成长。


(3)不断尝试高难度的挑战,在“学习区”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在“难度稍微超过自身现有能力“的环境下,才能通过克服这个挑战,实现自身进步。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运动员,而不仅仅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因为业余爱好者只会做自己觉得舒服的早就熟练掌握的事情,而职业运动员会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各种不舒服的情况或者不利条件下,挑战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结果,职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当然远远高于业余爱好者。


回顾一下自身,哪些是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了,转而去挑战那些更为艰难的训练。


3、建立自己的品牌,延伸发展边界


其实,如果能够严格地完成相关的海量积累和深入实践,大部分人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某个领域,不说优秀,至少做得不错。要想建立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品牌,还有两点非常重要。


1、不管真实实力如何,保持自信的气场。


我接触的行业顶尖人物和那些成功人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非常强势,充满自信,让人直觉对方肯定非常厉害。但气场这种东西从来不是天生的,靠的是后天的积累和阅历,也可以通过外在装饰进行“复制“。


抛开内在的实力和心理的强大,一个人可以通过妆容、衣着、走路和说话的方式等等,打造一个自信的外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重形象管理,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并且反复练习,直到自信和优雅成为一种习惯。


2、拓宽人际交往,延伸发展边界。


品牌建立毕竟不等同于单纯的专业钻研和精进,它同时代表着一定的影响力,需要在某个领域产生号召力。那么,进入这个领域的圈子和相关团体中就变得必不可少。协会、论坛、研讨会、产业会……等等,都是我们需要经营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领导团体需要经营的一部分。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方式,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得花费时间在社交上。因为只有深入到群体中,才能得到更为迫切和重要的信息,才能从更大的社交池中得到学习,才能发现更多可能的机会和合作,才能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从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作者:谢姣姣V,青年作者,已出版新书《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微博@谢姣姣V 

出处:2016-02-10 谢姣姣V 思想聚焦

栏目: 世界缤纷
2016-02-11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热门
春运来了!有钱没钱,
真正揭露人性的18张照
央视春晚收视率排行出
够朋友的,才一起走!
注意!入冬以来最强寒
13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
透过微信看人际关系
不能让爸妈看到的漫画
有种关系,此生难忘,
真正的高贵,在于慎独
2015年感恩一路帮助过
不好意思,这世界从来
如页面图片、音视频显示不完整,请切换浏览器到<极速模式>

WX24小时


WX24小时(微信24小时)更名版
wx24.cn”所属精读收藏微文集
本站联系邮箱:wx24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