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搜文章 |
 
 
文史杂谈
世界缤纷
光影美照
绘画艺术
山水旅行
运动健康
居家生活
奇闻趣事
首页 世界缤纷 《人际交往中,你为什么总是在努力找话题?》
人际交往中,你为什么总是在努力找话题?

文/贝加

来源:魔鬼搭讪&约会培训(ID:dashanyuehui)


经常有人问:“我和陌生人没有话题怎么办?”,如果问及“你为什么一定要找话题呢”,多数人会如此回答:“不说话坐在一起多尴尬啊”。


如果再问“你和家人、熟识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需要刻意找话题吗?”答案多数是否定的,因为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随便唠家常也可以唠一下午,即便是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


为什么我们和不熟悉的人相处,就要拼命地找话题呢?可能我们都有同感,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一旦沉默下来就会无所适从。好像一旦没话说,自己就无法掩饰一些东西,实在没办法就选择尴尬地笑一下。而笑也是一种掩饰。


我们到底在掩饰什么?


面对不熟悉的人,你是不是本能地害怕自己的表现让对方觉得自己不够热情友好,不够亲近,冷落了对方?这个似乎是我们在努力掩饰的。


但是,冷落对方,到底又代表什么?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开始,人格就受到“力比多、攻击性、自恋、关系”的主导。一个人的一生,无不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而“冷落”就与我们与生俱来强大的攻击性有关。“冷落”就代表着“攻击”,冷落对方就暗含着自己对对方的攻击。攻击性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攻击性就会出现。比如,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的时候,出于保护,会对他存在敌意,这种敌意会投射为对方对自己的敌意(所以科幻片中演到外星人,大家本能都是“对方是不怀好意的”,而不是觉得“对方是友好的”,所以不同的种族,初次见面一定是摆出对峙和打仗的阵势。在面对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跑和打是最本能的选择)。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话题”作为自己的攻击性的升华,就是一个很好的屏障,让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起挡板,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而家人不一样,我们对家人没有敌意,家人之间不需要“挡板”来保护,所以当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一晚上不说话,各自做各自的事,也完全没有不适感。


所以,当你对别人的敌意越深,你就越有找话题的需要。细想,你面对普通同事、下属、上司、和你喜欢的女孩,是否对“找话题”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恐怕“上司”和“喜欢的女孩”是你最需要绞尽脑汁找话题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一个举动就可以决定你的生活,对你的存在造成威胁,那么,你内在的攻击性就更强,以便于保护自己。所以,我们更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下属对上司找话题,而上司不会;男人对女人找话题,而女人不会。

 

难道这是说,上司和女人就没有攻击性吗?


并非如此,因为攻击性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但是为什么上司和女人就不用那么费心找话题呢?


这就牵扯到“攻击性象征化”。

 

原始的攻击性就是身体攻击,表现为“打”,比如小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的肢体冲突。这种攻击性表达很直白,很显而易见,但是却不符合社会化的需求。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无法直接采取粗暴的攻击方式。试想,如果一个成年男性,依然是通过直接打人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那么,这个人将很难被社会所接受,甚至是犯法的。俗话所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攻击性象征化,将力量的攻击转化为语言的攻击。这里,“动口讲理”的过程就是攻击性象征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把“原始的攻击性”转变为社会相对容易接纳和认可的方式。

 

所以,“攻击性象征化”就是不直接进行身体攻击,而是借用某种形式,将攻击性融入这些容易接纳的表达形式中

 

比如男人的攻击性,原始社会表现为打架,在一些文化中表现为决斗,这是最直接的攻击性表达。后来,有了知识文化的传播,文人们利用笔头表达攻击性,比如鲁迅;商人们通过挣更多的钱表达攻击性;小孩们通过学习好表达攻击性;演艺圈通过角色捧红自己作为攻击性的表达……后面这些都是相对隐匿的攻击,是“象征化”了的攻击性。

 

那么,回到上面的问题:“上司没有攻击性吗?”有,但是上司对下属的攻击性已经通过“地位”“权利”“收入”而表达,下属的存在并不对他造成威胁,日常生活中他不用敌视下属,所以他不需要“话题”这个挡板。女人的攻击性通过“美貌”“吸引力”等得以表达,同样不需要挡板。


我们一生都处于关系中,无论是父子关系,朋友关系,陌生人关系。一方面,我们的力比多作为一种拉力(力比多可以理解为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驱动我们亲近他人;另一方面,攻击性作为一种推力(保护自己在寻求快乐的过程中不受伤害),让他人和自己保持距离,驱动我们远离。这两种力量的“推拉”使得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可以处于一种“不远不近”的状态。“找话题”就是在这里力量之间拉扯。

 

此外,攻击性还出现在我们受人恩惠的时候。咋一听很不可思议,既然受人恩惠,还攻击对方?

 

可以这么理解,当他人帮助了你,似乎你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亲近了许多,如果这时候你觉得对方对你而言是足够安全的,你会直接接受恩惠,甚至不说“谢谢”(比如你和家人之间)。但是如果你们的关系还没有让你觉得足够安全,这种帮忙带来的关系走近会让你产生巨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你会使用一句“谢谢”。这里的“谢谢”其实就是攻击性象征化的表达,就是把两者关系往外推,蕴含着“咱俩的关系还没那么近”。此时,“谢谢”就是我们之间的隔板,不至于因为受恩惠而承担后续未知的回报,以此保护自己,让自己安全。

 

那么,既然如此,肯定有人问“我如何改变现状,如何解决攻击性”?

 

既然是与生俱来,那么攻击性就不可能消亡,它的存在有着对自我保护的现实意义。尽管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攻击性大小和攻击性指向还是不同的,这与我们早年亲密关系有关,特别是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中攻击性是否得到很好的表达有关。有些人在早年攻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所以成年以后攻击性更容易转向他人和社会。

 

一方面,攻击性可以通过“象征化”得以缓释。比如好工作,高收入,擅长唱歌,看更多更好的书,甚至玩游戏也可以。也就是说,通过技能优化或者借助外物物化,让自己对他人或者社会的攻击性得到向外表达,这也是恰当的方式。反之,有些人通过直接的表达,比如打架、家暴、网络辱骂、报复社会,这都是不恰当的方式。

 

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强化内在的力量。比如学会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攻击性,分析它的深层来源,然后寻找更加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它。比如针对“找话题”,其实我们多数人都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攻击性是每个人都潜藏的驱力。但是有些人被其困扰,有些人相对容易,也有少数人可以做到不卑不亢,真实自我泰然处之。说明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控制自己的攻击性。如此,首先要能够从心底接纳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选择,意识中不过分强调他人带给自己的威胁,那么,话少话多其实也无妨了,一切也就更加顺畅。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避免将攻击性对准自己,比如事事针对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如果攻击性不能外化或者象征化,就比较容易得抑郁症。所以,了解自己内在的攻击性,是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基础。

出处:2016-03-05 贝加 思想聚焦

栏目: 世界缤纷
2016-03-06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热门
我的小棉袄让别人穿走
知心只若,忘言之契
好友间的禁忌,你都知
有一种尊重,叫迟三秒
再见,2015;你好,20
几个小故事很短,受用
定了!想生二孩,这10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
祝你2016年万事如意!
这些内涵图,你发朋友
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
快看!猴年春晚最全节
如页面图片、音视频显示不完整,请切换浏览器到<极速模式>

WX24小时


WX24小时(微信24小时)更名版
wx24.cn”所属精读收藏微文集
本站联系邮箱:wx24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