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理想婚姻?
我想到杨绛的《我们仨》。她92岁时所写的家人故事。
我想引的是她的文字……
多年前,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
淡淡几句,感人入骨。
他们遇到的第一刻,竟然就看对眼了。互通书信,书信里写的似乎也不是儿女情长。某一封信,给钱钟书的爸爸拦下来,拿去看了,发现里头21岁的杨绛写着:“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这钱老先生边看边赞叹说:“真是聪明人语。”认定了这媳妇。
钱钟书是富家公子,在生活琐事上未受训练,家里的各种修缮,几乎都是杨绛做的。两人结婚60年,正是中国大陆波涛汹涌时期,各种残酷批斗谁也逃不了,始终相扶携。到了晚年,钱钟书生病了,杨绛说,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因为认知只有女人能够照顾得好男人,于是她尽力保养自己健康,他走时,她附在他耳朵旁边说:“你放心,有我呐!”他才合眼。
她的真实想法是:“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这种“打扫现场”的责任,是贯彻始终的爱。
钱钟书与杨绛,两人学识匹敌,兴趣相同,意念一致。其实人的格调高,谈的感情品质就高。
人其实不必怨叹自己找不到什么好对象,说穿了还是自己的层次问题。你,就是会找到跟你类似格调的对象。那个“从未后悔娶她”说来简单,包含了多少要件。钱钟书曾赞美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的付出,是胸怀宽大的,而在她付出自己的过程之中,她对于自己学问和成长,始终没有松懈过(47岁还开始学西班牙语翻译唐吉轲德),到百岁皆然。
“一辈子安安分分只认定你”,就是我们所谓的地久天长。只是,一般人所要的天长地久不变心,都是强制约束,要他赌誓,并不是自自然然的专一。
要有这种幸福,从来不是不费力。彼此要能互相欣赏,靠本质靠努力,当然也要靠一点运气。无论如何,不是坐在原地哀嚎没人爱就可以:你未找到王子,是因为你不是公主;你找不到你的皇后,是因为你没当王的资格。
责任未必是基于爱,但爱到头来,终究会蜕换成一种责任。心甘情愿地尽这责任,就是天长地久。
怎么爱,还是得天长地久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