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Spotlight 推荐指数:★★★★
在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中,《聚焦》拿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在内的六项提名。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离最佳影片大奖最近的一个。可以在这做一下无责任预测,《聚焦》拿到最佳影片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
如果要问为什么,那是因为,奥斯卡是美国电影工业内(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人一票的选举,因此最符合多数人口味、最契合主流价值观、最政治正确的电影,最有可能获奖。纵观近年的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艺术家》、《逃离德黑兰》、《为奴十二载》、《鸟人》,莫不如此。但如果是像戛纳那样的小圈子选举,就变数重重了。
而且外网在奥斯卡提名后给出的最新赔率,也佐证了这一点。《聚焦》以20分之19的赔率位列第一(赔率越低的获奖可能性越高)。
除了三观正确外,本片也确实担得起最佳影片的殊荣。
《聚焦》的优点,可以用有种、有料、有力三词概括。
在天主教作为宗教主流的美国,把天主教性丑闻事件搬上银幕,是为有种;将键盘侠们长达一年的调查攻坚过程详尽呈现,是为有料;将丑闻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化成一支写给新闻从业者的颂歌,“令无力者有力,使悲观者前行”,是为有力。
精彩片段欣赏
观影贴士 尽管本片聚焦一个爆点十足的宗教性侵丑闻,但片中不见一帧限制级镜头,和同类韩国片《素媛》大异其趣,即使有观影洁癖也可放心观看。
故事简介 国内有少林寺大当家桃色丑闻缠身,而西方的月亮也不比东方的圆,道貌岸然的天主教神父群体中照样混入不少老鼠屎。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著名栏目,栏目拥有一个编辑们组成的调查团,十三年前,他们以一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孩子的案件调查开始,掀起了性侵事件的黑幕一角。
根据调查,《波士顿环球报》刊登了整版篇幅的报道《天主教神父猥亵男童事件》,获得了当年的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 故事:9分
《聚焦》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并且是一个很有噱头的故事,甚至用耸人听闻来形容也不为过。
编导托马斯·麦卡锡完全可以放大纸面上的耸人听闻,用受害者的眼泪和隐痛虐心;同样也可以把记者们塑造成英雄、救世主或圣人,渲染他们的勇敢和热血,以此打动人心。 以上两个选项都是同类片的常见路数,固然快捷高效,但未免流于廉价庸俗。
所幸麦卡锡避开了捷径,而是选择了不取巧的方式去讲述故事。他以一种平实的风格拍摄,这样起初也许有如《总统班底》和《十二宫》那样慢热,但随着故事展开渐入佳境,抽丝剥茧,扎实工整。
电影的推进过程,就像新闻调查那样严谨缜密,又如新闻报道那般沉稳厚重,这样更容易呈现故事本身的精彩。如果你期待一部好看、紧凑、丰富的电影,那么本片必定会令你大满足。
这样影片在气质上也许会欠缺一些激情、富于感染力的成分,但绝不沉闷。因为记者这门职业本身就有着无穷的魅力,有时怒发冲冠,有时骇人惊异,有时彷徨无措,也有时鼓舞人心。所以,把镜头始终对准记者们的调查细节,无须刻意夸大,自然能引人入胜。
●
表演:8分
《聚焦》是麦卡锡执导筒以来阵容最强劲的一部。不过这班底不是绣花枕头,而是像那个揭露黑幕的名为“聚焦”的报道组一般过硬,从“1989版蝙蝠侠”、“《复联》版绿巨人”,到“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个个演技拿得出手。而且,为了尽可能贴近原型人物,他们背后下了不少苦功。而最终结果也不负他们的努力,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成就了这部影片。
迈克尔·基顿,去年以奥斯卡大赢家《鸟人》咸鱼翻身,饰演聚焦报道组头头。尽管演技老辣,基顿对本片毫不怠慢,甚至悄悄尾行角色原型,偷偷住到他家附近,在第一次见面前便摸清了原型的底细。不仅如此,基顿还从《总统班底》中杰森·罗巴兹的表演里找寻灵感。
马克·鲁弗洛这些年接的戏多是像本片这样有深度的社会题材,当然,除了《复仇者联盟》系列。尽管是公认形象百变的演技高手,马克和基顿一样不敢掉以轻心,对于不乏辩论戏的《聚焦》,他更注意声音的演绎,不仅用iPhone录下原型的声音不时揣摩,还请原型对着人吼几嗓子以供参考。
雷切尔·麦克亚当斯和马克同样饰演基顿的手下。《时空恋旅人》、《恋恋笔记本》、《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等片使雷切尔坐实文艺片女神宝座,今年《铁拳》、《小王子》、《真探》第二季带给雷切尔极高的曝光率,从大银幕活跃到小荧屏,似乎还是《贱女孩》中那个活力四射的甜心。演技逐渐获得评论界赏识的雷切尔,以本片拿到人生首个奥斯卡提名,并非意料之外。
● 《总统班底》 揭发水门事件,导致总统的下课。这不是美国政治的失败,相反,恰恰是美国政治的胜利。
●●●
《毒家新闻》 根据报道特大毒品犯罪案件的真实事件改编,女主角为真相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十二宫》 调查自称“十二宫”的连环杀手,堪称美国人的《杀人回忆》。
●●●
《真相至上》 披露了政府在南美的一次不光彩的军事行动。影片题目点睛,真相永远是键盘侠们的终极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