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yflower、Bebhinn
来源: 观察中国
2015年1月15日,外交学院在北京发布《美国知华派评估报告》,报告对美国的“中国通”进行排名,沈大伟位列第二,第一名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卫•兰普顿。
美国的“中国通”,这是一个人数少而影响巨大的精英群体,甚至能左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
我们依据外交学院的报告,参阅中英文资料,萃取精华,为读者介绍前十名的美国“中国通”。
第一名:大卫•兰普顿
(David Lampton)
兰普顿对遥远的中国产生兴趣,是从越战开始的,此后40余年一直与中国打交道。他被视为继费正清之后,美国第二代中国问题专家领袖,现在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中国项目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担任过9年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政学两界的丰富阅历铸就了兰普顿这个美国第一号“中国通”。
有中国学者担心美国要将中国带入一场军备竞赛,兰普顿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场在亚洲的军备竞赛不会仅局限于美中之间,还会将日本、朝鲜半岛和印度卷入其中,由此可能导致这个地区的核扩散和武器装备升级,谁都不像以前那样有安全感。美国的目标是保持稳定与平衡,而军备竞赛只会带来反效果。有些人认为苏联倒台与来自美国军备竞赛的压力有关,但我认为它的倒台是因为它没有满足民众的需求,那是一个脆弱的多民族帝国。”
《追踪领导人:统治中国 -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2014年)《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2008年)
今日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一下子使沈大伟成为众矢之的。今年61年的沈大伟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而他的政治学博士学位则是在密歇根大学拿的。
1979年,沈大伟作为第一批美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到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学习汉语。他的伯母和妻子都是研究中国美术史的专家,自己也长期居住在北京。
最近沈大伟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警告:中国不太可能出现‘和平崩溃’,一旦政权‘陨落’,这个过程将是“长期、复杂、暴力的。环球时报则刊文反驳:“如今全世界看好中国未来的人无疑在增多,第三世界相信中国道路的人尤其越来越普遍。无论沈大伟是在做机会主义的新站队,还是这是他晚年对华认识变化的真实反映,这都将被证明是他学术研究的败笔。”
金骏远生于1954,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宾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安全研究和中国政治。
2014年9月,金骏远接受了中国政见团队和新世纪青年改革研究会的访问。
2014年,金骏远接受采访时提醒中国领导层:“这届领导层是最后一批有机会尝试成功改革的了。如果没有取得进展,下一届领导层,第六代,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没有决定改革方式的自由——改革的过程将被此起彼伏的事件推着走,而不是被领导层的决定推着走。”
陆伯彬是波士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年,陆伯彬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当奥巴马政府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时,陆伯彬评论说:“在亚太地区部署更多军事力量,这些都是对中国崛起的过度反应。实施的结果适得其反,将会使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中国的安全政策:结构、实力和政治》(2009年)《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在谈判中合作》(1998年)
谢淑丽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国务卿助理,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和全球冲突与合作中心主任。
1971年,谢淑丽以美国留学生的身份于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她是最早访问中国的美国学生之一 。1974年,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谢淑丽认为,尽管现在“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但中国仍是一个存在种种问题的“脆弱的超级大国”,中国领导人对本国国内安全问题的担忧也远远高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历史及东亚研究博士学位,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教授。他曾任国家情报委员会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情报官,国务院情报和研究局中国科主任。
罗伯特•萨特相当高产,出版过19本书,100多篇文章。
他认为:“过去20多年,中国在亚太地区崛起,在与周边国家譬如东南亚的贸易和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尽管如此,美国在亚太地区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中国对外关系:冷战结束以来权力和政策》(2010年)
李成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就读,1985年赴美留学,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14年,李成出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部主任,为布鲁斯学会首位华裔主任。
李成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擅长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
2014年,李成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必须在未来几年把一些制度性的、基于法律手段的、更有效的反腐机制引进过来并开始贯彻执行,包括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房产证登记制度、官员利益冲突审核制度等;也包括司法逐渐走向独立、完善相关法律程序过程等。虽然这些不可能马上完成,但必须要跟进;如果没有跟进,再过几年也许又会有一波腐败出现,那有可能会使最近搞得轰轰烈烈的反腐败运动‘前功尽弃’,这对中共领导层带来的冲击将会是巨大的。”
前十位“中国通”中唯一的“70后”,美国第四代中国问题专家代表人物,是美国知名南海问题专家。
2004年傅泰林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
傅泰林对中国外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周边安全政策上。国外学界流行认为中国实力增长后很可能采取扩张主义政策,但傅泰林认为中国“往往使用合作手段来处理领土冲突,其行为模式远比很多人所描述的更复杂。自1949年以来,中国已经解决了它23个领土争端中的17个。此外,在大部分已经解决的争端中,中国作出了大量让步,它通常会获取争议领土的不足50%。”《走向和平的长征: 解读中国如何处理领土争端》(2007年)
曾在布鲁金斯学会担当研究国外政策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开始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现在是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
季北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与亚洲和中国有关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领域,包括军控、军事技术发展等。
在为中国提升软实力支招时,季北慈说:“中国想要提高软实力,必须包括吸引其他国家的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这一点非常关键,尤其是在民主社会里,公民社会组织和行为体在影响政府决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经验不多。”
第十名:李侃如
(Kenneth G •Lieberthal )
1972年,李侃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哲学博士学位。1983至今,他在密歇根大学当政治学教授,曾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当主任。李侃如是奥巴马的中国顾问团成员。
2012年,李侃如和北大学者王缉思共同发表报告《中国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引起两国学术界和媒体关注。
在《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一书中,李侃如这样写道:“美国领导人认为,民主国家天生就比专制国家更值得信任。这种部分印象源自一个分析性的结论,即专制体系自然会更加担心本国国内稳定,因而更愿意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制造国际危机,以确保国内稳定。”《中国的能源探索及对美国政策的意义》(2006年)
我们认为,对于已然站到全球聚光灯下的中国,得到的掌声和批评都少不了。即使不是“旁观者清”,至少“兼听则明”是不会错的,闭目塞听者必入歧途。
美国是当今第一强国,人才荟萃,也是中国未来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传统悠久,能进入排行榜前列的皆是学术界的第一流大脑。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学术成果可为读者观察中国提供宝贵的镜鉴。
“中国通”们读懂了中国几分,由读者自己判断;至于沈大伟的“盛世危言”准确与否,只能交由时间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