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建军 摘自:作者著《焦虑的中国人》 受文字狱的威胁,清朝的文人都不大敢写东西,所以文学总体上比较差,但是也依旧有伟大的作品出现,比如《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个故事集,其中描写了很多不同的女性——不是不同的女人,因为其女主人公大多不是人。虽然花妖树怪都有,但是聊斋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大多是女鬼或者女狐狸精。 性爱已死,成为女鬼;情爱已死,成为女鬼;灵魂和精神世界已死,成为女鬼;只有在女鬼那里,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性,什么是爱或什么是情,我们才有精神生活,女性再一次成为拯救者,只不过这个拯救者自己也每况愈下,不再是仙女而成为鬼女。 狐狸精还好,是活物,但是毕竟是动物。 聊斋中的女鬼女狐,多数不与男主人公做夫妻,比如,我们熟知的聂小倩,她本来的工作是“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尚生遇到胡三娘:“独居清斋……忽一女子逾垣来,笑曰:‘秀才何思之深?’生就视,容华若仙。惊喜拥入,穷极狎昵”;荷花三娘子中:“湖州宗相若……秋日巡视田垄,见……有男女野合,一笑将返。即见男子腼然结带,草草径去。细审之,雅甚娟好。心悦之,欲就绸缪……” 性很美好,然而纯粹是性,没有感情的话,不管怎么说只是一种动物性,而缺少了人的素质,更不用说神的品质了。这些见鬼的性刺激故事,说明这个时代男女之情已经堕落——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人大多在实际的性行为上是比较保守的,因此,性幻想比较多也可以理解,幻想鬼狐也可以理解,只可惜这表明我们民族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更不健康了。 如果我们把故事中的女鬼和女狐看成是阿尼玛——精神或灵魂的象征,那么,这同样说明清代我们的灵魂已经被更严重地压抑,依然只能以鬼狐的形态出现了。(关于“阿尼玛”,咳咳同学们请注意不是阿玛尼哦,请看延伸阅读:《正在爱中假high的,别看这篇文章》) 写到这里,我想读过聊斋的人(包括我)可能都会不同意了,他们会说聊斋中的女鬼女狐并不像我说的这样,她们性开放不假,但是大多善良聪明可人,怎么会象征着心理不健康呢?婴宁、娇娜、连城、黄英等,哪一个心理不健康? 是的,大家的感觉也是对的,这就是另一方面我要说的:聊斋女性以鬼狐形态出现,象征着那时对她们所象征的性、情、爱和精神生活压抑得严重,因此我们说那个时代不健康;不过这些被压抑的女性,象征的那些事物本身,只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存在和本能,存在和本能并非不健康。她们的出现是一种提醒,提醒人们我们需要性,需要爱,需要情也需要精神生活。她们以鬼狐的形态出现,是提醒我们说我们的压抑和心理扭曲太大了,因此,她们已不再能以仙女的形态出现。 从交接鬼狐开始,如果我们能发扬光大我们心中的爱心而不是贪心,我们就会开始一个转变,向更美好的方向转变,这就是救赎。 实际上,聊斋中一个非常常见的主题就是救赎:色诱害人的聂小倩变成了贤惠的妻子;好色的王生被画皮中的鬼所害,但在妻子的包容下最终被道士救活;天生性无能的傅廉被狐狸的药治好;莲香李氏投胎做了人类……如果我们和自己的潜意识在一起,如果我们用爱心对待他人,那么,我们就能得到救赎——“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这是歌德的诗句吧,这话说得很多,哪怕是女性的鬼或者狐狸,都有可能引导我们向上,因为她们是我们的潜意识。 再见虽然已经是鬼狐,但是鬼狐可以有救赎,清代,是一个等待救赎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