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奇函 来源 | 负负禅师(ID:fufuchanshi) 听某哲学系女老师讲课,讨论到女孩为什么不能做纯家庭主妇。在她看来,经济独立性,性别自尊等等倒不是最大的原因,她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女人不能与社会脱节”。 因为女人一旦脱节社会,“你的世界就只有那个房子和那个男人”,这样很多“鸡毛蒜皮”小事你都会觉得是大事,于是乎会因为很多“鸡毛蒜皮”事情和丈夫吵起来,因为你的注意力并没有更重要的事情,例如基本的社会交流和工作任务,可以被转移。 细细想来,如果她单位时间价值够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她是不会将精力放在讨价还价上的。她的那两排泪,是对自己现在状态和过往经历的一种否定和哭诉。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简单打个比方,比方说你就一百块钱,能吃一顿饭,也能看一场电影,你去看电影了,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这顿饭。又如,你周末两天可以用来打游戏,也可以用来看《论语》,你去看《论语》了,打游戏及其快乐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我做的事情价值多少,是由我放弃的事情反映出来的,而我放弃的事情,也是由我做的事情的价值反映的。价值这东西不好说,因人而异,哲学命题我水平有限讨论不来,往往因人而异。 但是生活经验和道德直觉告诉我,对于个人,一个人相关价值是可以从他的抉择中判断出来。同样的资源你怎么分,同样的抉择你怎么选,将一个人的层次或者说特质表露无疑。
如果你因为一个廉价花瓶碎了,打得孩子再也不敢自由玩耍,你孩子的好奇心也就值这个花瓶;如果你因为几次加班,就跟领导上司大发脾气吵得不可开交,你的前途也就值这几次加班费。
每个人的精力分配,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层次。如果有人为了吴彦祖还是黄晓明帅,和别人争执一个下午,那么与其说明他“心胸格局小”之类的道德定位,毋宁说他觉得一个下午时间,值这点娱乐圈的争论;如果有人为了地铁上让座不让座跟别人吵了起来,骂了起来,与其说他“素质低”之类的修为判断,毋宁说他个人形象也就值两站地的地铁。 做什么价码的事,就是什么价码的人,为了什么价码的人和事怄气或执拗,就配什么价码的苦难和荣耀。 每个人时间就这么多,精力就这么少,你看他怎么分配就知道了,根本无需多说,人往往会自主地分配给自己觉得价值高的事,你分给价值low的事,为了价值low的事来回折腾,只能说,你没有更有价值的事情投入精力,或者干脆你就是个价值low的人。注意:这里我们讨论的无价值或者价值低,不是说功利意义上的有无和高低,有些感情是无法用实际价值来衡量的,而是强调于我们将精力倾注在一些我们鄙视的人或者事情,最终还导致我们个人方方面面的损失。 概括说:廉价又自残。毕竟,蒋先生不亲自砍人,扫地僧不参与武林,东方不败不会跟陆大有交手,火影鸣人不会跟飞段有太多的较量。看一个人高低,就看他为什么动怒,愿意跟谁交手,就足够了。
如果有一个很爱的人在家等你,你就觉得没时间晚上去花天酒地,有一大堆重要业务要洽谈的人,也没时间纠结于盒饭肉多食堂菜多,有一系列高层次对手要摆平的人,没功夫理会哪个脑残谁骂他了谁黑他了,马云不可能关心哪个小摊的盒饭又涨价了,霍金也不会关注初中物理教材的错别字。
不信咱回忆回忆,微信群里面最活跃的,谁发个东西都积极响应的,是不是个闲得蛋疼的人?也有可能他觉得这个微信群是他最重要的事。 进步,从鄙视自己开始。每天为了伤人伤己又无甚意义的事情“争风吃醋”,将本可用于提升自己,关爱家人,维护爱情,造福社会的精力倾注在自己鄙视,朋友厌烦,社会排斥的人或者事物上的自己,任何描述低层次的词语,总有一款适合。
因为,我们的孩子会继续跟我们憎恶的人的孩子在一个层次折腾,我们的孩子会继续耗费精力和时间熬在我们憎恶的事物上。这是怎样一个令我和我的小伙伴想想就恐怖的事情。如果不抓紧学习和工作,我们无意义又自残的折腾,将子子孙孙无穷匮。 学生不去网上吵架,而是去考证,去刷成绩,去实习,去请教老师;职员不跟同事怄气,而是去读书,去陪家人,去健身,去拓展业务,诸如此类。 与其跟一帮自己想想都恶心的人或者事吵来吵去,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通过努力,来让那些恶心的人和事,没有资格和机会出现在自己的世界。
*作者:杨奇函,微博@杨奇函爱手工。清华大学学士、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曾经的高考作文满分获得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会主席。代表作《《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