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梅依稀可见的薄明的夜晓,在木兰纷纷开且落、暗香荡漾的初春,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国夜莺”周小燕先生(1917.8.17-2016.3.4)于今晨走完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人生,翩然而去,梧桐低语,黄花遍地。 《红豆词》 周小燕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传奇,父亲捐献祖业给国家,弟弟为抗战献身,她自己则将美妙的歌声与对教育的热爱融入生命,矢志不渝,用最诚挚的情感抒发内心对祖国、对歌唱事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迎来桃李满天下的辉煌!听,篱墙夜莺在吟诵《红豆词》,铿锵玫瑰在高歌《长城谣》,奔腾的黄河啊,怒吼吧!在战火弥漫的岁月,更有英雄儿女志!1937年抗日伊始,武汉长江边,刚满20岁的周小燕在抗战烽火中,在武汉合唱团含泪首唱了感情深切的《关山万里》配乐《长城谣》,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投身抗日战事。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应百代唱片邀请灌制了这首血泪凝聚的在音乐上极具民族风格、在写法上同时兼有抒情和叙事特点的《长城谣》唱片,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支援抗战,艰苦岁月里的一片丹心激励无数人;夜空里闪烁的星,照亮着中华儿女迈出的每个脚步。我们后人听到这些气势蓬勃的抗战歌曲仍然心情澎湃、热血沸腾。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为我们最魂牵梦绕的一片土地。《红豆词》是由刘雪庵创作于1943年的艺术歌曲,取材于《红楼梦》词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由周小燕演唱来如杜鹃声声滴血,红豆啊,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38年年底,周小燕离开了动荡的祖国辗转前往巴黎进修声乐,师从意大利著名声乐教授贝纳尔迪。六年寒窗终于练出了一副美妙的歌喉,并在1945年登上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高歌中国特色的《紫竹调》、《红豆词》等。其出色的花腔女高音和富有东方神韵的演唱技艺受到了挑剔的欧洲观众的青睐,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夜莺”。1947年她回国后,“用美妙的歌声唱破了黎明前最黑暗的夜”。1949年,周小燕受聘上音声乐系,开始了其后半生的教师生涯。 “百灵鸟你这美妙的歌手” (新疆、哈萨克民谣/1956)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也只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人民歌唱。”周小燕先后荣获了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等,法国政府还授予其“法国国家军官勋章”。其代表作为《长城谣》、《蚌壳》、《红豆词》、《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等。
“柳条长”(1946) 后期,她在中国指导编排了《弄臣》、《茶花女》及中国歌剧《原野》等大量杰出剧目,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打开大门费尽心思。她还成立了“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培养了廖昌永等一大批现在活跃在国内的顶尖歌唱家。过了90岁高龄的她仍然坚持在家中给学生授课,乐观耕耘,孜孜不倦!心地宽广的人,象融化冰雪的大地一样,是我们的母亲。
《长城谣》
一路走好,燕子,愿您在天堂继续吟唱不朽的歌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