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很多现代育儿概念的影响,女儿小的时候我总觉得她更适合鼓励式的教育方式,试着用她的眼光看世界,试着理解,试着引导……可是,等她长大一点我才发现有时候这些事特么根本没道理啊! 太理解了就变成了纵容,太鼓励了也变成了过度赞美……孩子该不该责骂,是惩罚或者干脆揍她一顿解解恨,真是个纠结的难题。 但我后来还是选择了用一种“既不责骂却也不庇护”的方法惩罚了她。
后来,很多次,每当她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让她安静地待上一会儿。她也渐渐习惯这种方式,渐渐地学会分析自己的错误,学会反省,缓和地道歉和正视自己的问题。 这个方法我是受了绘本《大卫不可以》的启发。大卫犯了很多错,他打翻了饼干罐,打碎了花瓶,将浴室弄得一团糟……妈妈气急了,让他待在房间的角落里对着墙壁思过。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妈妈没有忘记将大卫抱在怀里告诉他:“妈妈爱你。” 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冷静之后的沟通与安抚是个很好的方式。 后来,我看了国外的育儿节目,惊喜地发现育儿师使用的方式竟与我如出一辙。而这种方法叫“计时隔离”(time out)。 从拒绝这个惩罚方式到渐渐冷静到修复情绪到反省都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却比哄孩子或斥责孩子更有效迅速且更好地解决问题。它可以让孩子知道生活是需要有一些规范的,进而培养他的自控能力。 如果不是我之前误打误撞使用过这种方法,我并不确定它的效果。毕竟虽然没有暴力但看起来也十分冷酷。 但就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被“计时隔离”的过程中,孩子会非常敏感地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孩子被不一样地对待了。他会对这种“不一样”特别在意,所以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波动,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言行,渐渐冷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孩主动更正自己的错误,再经过家长的提醒和沟通,他们会霍然开朗。 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被惩罚的时候,你也需要冷静下来,千万不要斥责或给她扣上“坏孩子”的帽子。否则只会伤了她的心,让她觉得妈妈不喜欢我了,妈妈不要我了。 而且,在隔离之后,当孩子陈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你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拥抱,一定要去安抚她。告诉她,妈妈还是很爱你的。 另外,你还要注意: 1、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3岁前的宝宝和12岁后的孩子,过小的孩子不太懂,以为你不爱他了,过大的孩子会抵触。你不仅达不到预料的效果,反倒会伤了他们的心。 2、惩罚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孩子其实在一开始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试着反省。时间拖久了,孩子没耐心了反倒会产生怨气! 3、我非常不建议把孩子关在厕所或者黑暗的地方,这让孩子产生恐惧。不要问题没有解决,反倒让他有了不可泯灭的阴影! 4、一定要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隔离是为了反思”,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或墙壁。如果让他走神的话,隔离就一点意义都没了! 5、一定要有原则,严格实行,不能心软,否则孩子认为你只是吓唬他而已。 尝试了“计时隔离”这种方法,你不必再担心对孩子是否过于溺爱或者该不该责骂。其实有比这两种更好的方式,是冷静与安抚。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张板凳一面墙的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