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c小调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Symphony No.2 in c Minor "Little Russian" Op.17 ,又称“乌克兰”,作于1872年,因其中引用了三个乌克兰民歌主题,故称为“小俄罗斯交响曲”或“乌克兰交响曲”(在那个年代,乌克兰被人们通称为“小俄罗斯”,指的是俄国南部哈尔科夫与基辅之间,往南直到黑海和亚述海地区)。 莱昂纳德·斯拉特金(底特律交响乐团) 这是柴可夫斯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1873年在莫斯科的首演即非常成功。 1879-1880年,柴可夫斯基对作品进行了修订,重写了首乐章和删节了末乐章部分段落,成为现在我们常见的版本。修订版于1881年在圣彼得堡首演。 柴可夫斯基的《第二交响曲》体现了他浓厚的乌克兰情结。对于14岁就失去了母亲的柴可夫斯基来说,唯一的妹妹亚里山德拉在他心目中几乎替代着母亲般的作用。亚里山德拉后来嫁到了基辅附近的小镇卡门卡的一个庄园。对于婚姻不幸、家庭无存而漂泊不定的柴可夫斯基,卡门卡庄园无疑是一个避难所之所在。卡门卡以及乌克兰,成为提供他创作养分的重要源泉,成为他战胜命运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他要“到人民中间去”的具体目标。因此,乌克兰民歌的元素,而不是广义上的俄罗斯民歌的元素,频繁地为柴可夫斯基所青睐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1872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再次来到卡门卡,小镇居民所唱的民歌不时传来,浪潮般地催发着他创作《第二交响曲》的欲望。他当下开始提笔谱写,最后在同年11月完成了该曲的第一个版本。在欢庆圣诞节的一次家庭晚会上,柴可夫斯基在钢琴上为强力集团的全部成员演奏了《第二交响曲》,其中大量使用的乌克兰民歌让穆索尔斯基等人激赏不已,他们高兴得差点将柴可夫斯基撕扯成了碎片。因为这表明了:“学院派”出身的柴可夫斯基在创作路线上正在向力主走民族路线的强力集团靠近。 全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连贯的行板-活泼的快板,c小调,4/4拍。缓慢的引子以圆号忧伤的独奏开始,旋律取自民歌《沿着伏尔加母亲河而下》Down by Mother Volga 。主题一开始以双簧管吹出对比的抒情调,具有优美的伴音上升的线条。第二主题旋律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俄罗斯复活节序曲》中亦被频繁使用。两个主题都发展到辉煌的高潮,继以基本主题的再现。乐章结束时,回到开头处的慢速。 第二乐章,近似中板的进行曲式行板,降E大调,4/4拍。这个慢乐章以定音鼓表现柔和的两个音符的固定低音开始和结束,为进行曲式的主题提供伴奏。这个进行曲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仙女》 Undine 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这部歌剧作于1869年,后来被柴科夫斯基自己毁掉,只保留了一些片断。中段部分引用了民歌《转动吧,我的纺车》Spin, O My Spinner 旋律。 第三乐章,谐谑曲,活泼的甚快板,c小调,3/8拍。这个乐章在节奏上极有气势,中部有一段突出木管组的三声中部。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的中板,C大调,2/4拍。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民歌《仙鹤》The Crane 的神奇变形。第二主题相比要为精致,它与《仙鹤》的旋律结合,尾声急板有一次丰满的高潮。 叶甫根尼·斯威特兰诺夫(Evgeny Svetlanov 1928—2002),前苏联著名指挥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