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南京日报 根据16日批准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未来的住房制度要实现租售并举。实际上,对于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面对高企的房价,租房是现实选择。 然而,住房租赁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据上海警方发布的消息,近期上海房屋租赁市场非常红火,有犯罪嫌疑人在热门网站发布虚假招租信息,用低廉租金、假房产证假合同等方法,引诱租房人员上钩并伺机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如果碰到房租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情况,一定要小心! △资料图 春节假期过后,刚从老家来到上海打工的小景急着寻找住处。2016年2月18日,某网站一条招租信息吸引了他的目光:虹口两房精装修,离地铁不到500米,月租金2000元,比周围房屋租金便宜不少。 小景觉得这套房子不仅符合自己一家三口的住房需求,租金也不贵,于是立即联系了“房东”。电话中,“房东”让小景先通过支付宝支付200元定金,并约定第二天下午看房。 2月19日一早,“房东”给小景打来电话,表示今天有急事要赶去苏州,会托人把房产证送过来给小景验看,但要他先支付房租。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急于租房的小景根据“房东”“押一付三”的付款要求,将7800元通过支付宝打给了对方。 当日下午,小景应约来到嫩江路一家快餐店,准备查看“房东”托人送来的房产证、合同。但左等右等也没人来,再拨打“房东”电话已无人接听,他这才发觉上当,其当即向警方报案。 由于租住的房屋在2016年4月到期,在上海工作的周先生考虑到年前自己工作发生了变化,于是想重新租一套离新单位近一点的房子。 3月5日晚,周先生在某网站上看到了一条招租信息,一套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的出租房十分符合他的需求。3月6日上午,周先生来到中原路某小区准备看房。在小区门口,如约而至的“房东”将小周拉到一旁,“中肯”地告诉他:“房间钥匙目前在中介公司,由于之前中介定的租金太高了,导致一直没有租户来租。现在我准备不和他们合作了!待会儿中介来开门,你不要声张,看好房后我们私下交易。” 想到可以省去一笔中介费,周先生就按照之前的提示,在看完房后与“房东”来到附近一家咖啡馆。咖啡馆里,“房东”向小周出示了“房产证”复印件,并爽快地表示租金为3500元一个月。在和“房东”签订“租房合同”,并以“押二付三”的方式通过手机银行支付了17500元房租后,小周当场拿到了“钥匙”。 3月9日下午,提前退掉自己原租房的周先生,带着行李兴冲冲来到了“新居”,没想到手中的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房门。他去小区居委会核实才得知,这套房子确实正在中介处出租,但房东另有其人,而周先生收到的“房产证”复印件、“租房合同”皆为伪造。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今年年初,一直在南京江宁区工作的李女士因为工作调动搬到了南京新街口,因为一直是一个人,为了上班方便,她就准备将江宁租的房子退掉,住到新街口周边来。很快,李女士在网上找到一套价格、位置、装潢都合心意的房子,根据网上显示的信息,李女士跟一名自称小吴的中介联系上了。 随后,热心的小吴一直与李女士保持联系,他告诉李女士,这套房子非常抢手,要定的话一定要抓紧,现在房价不停涨,租房的人很多,不租肯定马上就没了。李女士本来就对这套房子比较满意。小吴七绕八拐带李女士现场看了房子,也与网上的一样,随即李女士就与小吴以及小吴带来的房东签订了租房协议,支付了一个季度的房租6000元,押金2000元,以及1000多元的中介费用。随后李女士就住了进去。 为了将自己的“新家”打扮一下,李女士还特地到宜家买了一些装饰品,没想到上个周末李女士在家打扫卫生的时候,又有一名中介带着人来看房子。这时李女士才发现自己可能遇到了假中介,等到房东拿着房产证来时,李女士意识到自己当时签合同的中介和房东都是“水货”,这时,李女士才如梦初醒,一下子损失了近万元。 中消协报告称消费者买房租房“抱怨”最多 从这几个案例来看,租房人有的看中了从“房东”租房比较便宜,还能省下中介费,有的则是因为放假上涨怕租金上涨,急于租房,所以放松警惕,才导致上当。 其实租房领域的问题不少,中国消费者协会15日发布的“听消费者说”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于买房租房、医疗保健、投资理财方面的支出“不满意率”较高。 调查专门了解了对消费者不满意的原因,结果显示,在买房、租房方面,消费者对房价房租高、利率高还贷压力大、中介服务差陷阱多等问题意见较大。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副主任皮小林指出,在消费者日常消费中,购房、租房的费用占很大一部分,挤占了其他消费能力。而在中介服务方面,经常会出现中介机构夸大宣传等乱象。 业内人士支招避免租房陷阱 为了避开这些陷阱,同时规范租房市场,15日,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表示,要提出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目前正加紧研究。同时,住建部还表示,今年将采取专项行动整治中介违规行为。业内人士在这方面也支了几招:
总之,消费者租房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资质,不要轻易被一些花言巧语或占不了多少“便宜”的优惠所误导,多做些对比,少一点偷懒,多留一个心眼,不要怕麻烦,就可以较好地避免所谓的“黑中介”、假房东钻空子。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侯振海 编辑/王兴栋 ©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