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医院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医院数量尤其是非公立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医院的总体规模如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员工数、医院固定资产等不断扩大,医院的服务能力如年门诊量、年出院量、年手术量不断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持续提高,平均住院天数则持续下降,床位使用率控制日趋严格等。在总体扩张的同时,医院发展仍呈现不均衡的格局,体现为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省内医疗资源不平衡、公立强非公弱、西医强中医弱等特点。 报告推出中国医院竞争力2015年度排行榜。“四横三纵”榜单包括县级医院100/500强,地级城市医院100/500强,省会市属医院100强,顶级医院100强;非公立医院100/300强,中医医院100/500强,省域医院(每省)30/50强。 各层级医院发展差异明显 2015年顶级医院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分布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个城市入围医院数量最多,排名靠前。顶级医院绝大部分来自直辖市、省会城市,共有95家,其余5家来自人口密集的地级市(青岛、苏州、徐州、大连、温州,主要是因为这些医院都是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 报告指出,顶级医院100强的名次分布与当地经济人口数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名次靠前的医院之间竞争力差距要大于靠后的医院。从指标层面上看,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顶级医院100强中高校附属医院的平均竞争力较强,百强占比高,相比之下顶级的非高校附属医院比例小。顶级医院100强与其他榜单的交叉部分少,省部级的综合性医院是顶级医院群体的主要组成成员。 省会市属医院是位于省会城市的第二梯队医院。省会市属医院生存的压力并不大,运营的规模不大,总体竞争力水平百强不如省部级医院,甚至部分医院不如地级城市医院百强,因为地级城市医院百强基本是当地的领头羊。 地级城市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塔体,是各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代表。地级城市医院作为省部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的夹心层,其发展并没有受到重视。多年来的地级城市医院发展仍保留着东强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的数量要超过中部和西部,排名位次同样高于中部和西部。 县级医院是中国医疗体系的塔基。新一轮医改首先从县级医院开始,先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据统计,全国综合县级医院有6000多家,等级集中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大多数为二甲医院。 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 非公立医院前十位整体格局保持稳定。综合性医院实力仍然优于专科医院,改制医院数量在不断增加,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东部入围63家,中部入围28家,西部入围9家。非公立医院东部入围比例低于其他层级医院。这一现象与公立医院略有不同。 非公立医院入围数量最多的是广东、江苏和河南。广东非公立医院主要集中在东莞、佛山,共有三家医院入围中国非公立医院前十强。其次是江苏。第三是河南。河南入围数量多主要是因为河南是公立医院改制的重镇,洛阳、许昌、新乡等地均有大规模的改制行动。 公立医疗资源最好的北京、上海,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非公立医院的壮大首先从二线城市开始,一线城市医疗资源丰富,专家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难以与之正面抗衡,出现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 在国家医疗总体规划下,公立医院是主导,非公立医院是补充,因此,非公立医院的发展路径必然迥异于公立医院,单纯模仿公立医院的发展道路只会让非公立医院发展越来越困难。 差异化、专科化是初期非公立医院发展的优先战略,总体策略仍侧重避免与公立医院正面竞争,专注蓝海,采取补缺者的战略。在做好专科的同时,不断梳理良好的医院品牌,为未来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非公立医院需要采取的是侧重消费的医疗项目,例如口腔、妇产、男科这些对环境、服务等就医体验要求较高的专科项目。综合性医院自建的时间较长,品牌的培育周期较长,因此如果发展综合性医院,宜采取改制的方式把公立医院转变为非公立医院,特别是对城市医院、国有企业医院进行改制。 公立医院满负荷,三级医院超负荷 病床使用率是衡量医院资源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医院床位使用率为87%,2014年为88%。总体而言,医院床位使用率保持稳定。 2010年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0%,2014年为92.8%,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是59%,2014年是63.1%。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增速在提高,但和公立医院相比差距明显,非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级医院2010年床位使用率是102.9%,2014年为101.8%,保持超负荷状态;二级医院床位使用率2010年为87.3%,2014年为87.9%;一级医院2010年床位使用率为56.6%,2014年为60.1%。相对于其他级别医院,三级医院床位保持满负荷状态,而且连续多年如此。 当前互联网医疗热闹有余、医学价值不足 报告指出,由于缺少商业保险和医生多点执业等配套政策的支持,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一直在医疗的外围游走,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表面化问题,基本还停留在预约挂号、信息咨询、网络问诊和药品购买等环节。相关监管法律缺位,医疗信息共享和隐私保护准则的含糊,政府机构、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利益博弈,网络信息和行医资质的争议,优质医疗资源的缺失和患者对网络诊疗的陌生,都使得初生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举步维艰。 同时,因为医生难以实质性自由执业,绝大多数长期被束缚在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对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维护医生品牌及进行患者沟通和康复管理都缺少动力,也制约了互联网医疗产品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报告认为,当前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在技术上最多只能算是健康管理设备,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没有达到专业级别要求,更无法做到长期测定的数据积累,操作便捷性也需要改进,测量结果无法作为诊疗时的参考。 因为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火爆,很多没有医学背景和技术的创业团队也纷纷加入淘金队伍,互联网医疗产品自身需要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运营+医学技术复合人才”极为稀缺,基础医保和公立医院又没有动力去开放医疗资源来扶持,也是目前互联网医疗热闹有余、医学价值不足的原因。 为了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政府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扫清障碍。 一是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独大局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商业医疗险快速发展。 二是鼓励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成立,消除医生自由执业的各种阻碍。 三是建立全国性电子健康信息档案和电子病历,鼓励医疗机构间数据共享。 四是加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立法和监管,推动技术创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果和改善医疗体验。 五是各级政府开放医疗资源来支持互联网医疗探索。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主 编丨凌陈 编 辑丨李兵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