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982年3月29日在慕尼黑去世,享年86岁。 《布兰之歌》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奥尔夫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曾在德国各地任歌剧指挥。
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 Orff-Schulwerck 》),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主要作品《Carmina Buraria卡尔米纳.布拉纳》(又译《世俗之歌》或《布拉纳寺院之歌》,《布兰之歌》,《博伊伦之歌 》)以带有场面和动作的清剧唱最为著名。 《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即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月亮》(1937—1939)、 《安蒂戈尼》(1948年—1949年),这部作品把音乐、舞蹈、戏剧融为一体,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1950—1954年)出版,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 《世界末日之剧》(1973年)是奥尔夫78岁高龄时创作的最后一部大作。 奥尔夫教学法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 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先育人,再教音乐”和“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 —— 教材也 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中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