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曾对3500多个家庭做过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且冷暴力不仅仅存在于婚姻关系,在亲子关系中也比比皆是。 之前,由海清、黄磊、陶虹、沙溢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将亲子教育问题的论辩再一次推向高潮。剧中的三个家庭各有各的喜怒哀乐,但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父母与孩子无法顺利沟通。 拿英子家来说,之所以会出现“女儿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不明白女儿的真实想法”的畸形现象,究其根本,是因为沟通双方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沟通是一种双向的、有来有去的行为,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中尤为重要。“和孩子说话”不等于“会说孩子的话”,在亲子交流中存在许多常见的沟通误区。 古人云:“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孩子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决定了宝宝主要的学习是靠模仿,主要的经验来自于和成人环境的互动。如果父母只一味地重视“言传”而忽视“身教”,那么孩子势必会陷入“听过却不懂”的盲区。 暴力沟通 不只体现在语言暴力上 说到暴力沟通,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打骂。其实,日常亲子间的暴力沟通,不只体现在动作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其他较隐性的方面。 比如说“表情暴力”。电视剧《少年派》里,妈妈王胜男对女儿林妙妙各种嫌弃的表情。林妙妙做的很多事,妈妈都看不上,常常嘴一撇,眼一斜,一副嫌弃的表情。就连林妙妙戴个发卡,妈妈都一脸鄙夷地嫌弃太幼稚。妈妈的种种嫌弃,使母女关系特别紧张,俩人经常掐架。 除了嫌弃的表情暴力,还有眼神,也能成为一种暴力武器。 另外,还有父母生气时冷漠地不理孩子,也是一种暴力沟通。这些暴力方式,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还是对孩子有一定的“杀伤力”的。 虽然无法对孩子一直做到和颜悦色,起码要有种思想意识,知道这些也是暴力沟通的范畴,对自己有所约束。 父母怎样跟孩子进行 “非暴力沟通”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他的《非暴力沟通》中提到了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他举例,一位妈妈见到儿子把臭袜子扔得到处都是。她是怎么说的呢? “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呢?”儿子乖巧地照做。 妈妈的话里,就包含了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仔细体会下就明白这种沟通方式的高明之处。 把孩子当“人” 而不是当“物” 父母对孩子暴力沟通时,无非是想让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和安排。 派克在《邪恶人性》中提到: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主性就不会得到尊重。 不把孩子当个“物”来支配和对待,而是把他当个完整的人平等相待。给孩子发言权,而不只是听令行事。 孩子犯了错,批评行为 而不进行人身攻击 比如说,孩子写作业,做过的题一错再错时,有的父母会气急败坏地说:“你没脑子啊……”这就成了一种人身攻击。 孩子反复做错题,本是孩子粗心或马虎的行为。只需针对这件事,提醒孩子以后做题认真,而不是攻击孩子没脑子。 诸如此类,当孩子犯了错父母批评时,要针对的是“那种事”,而不是针对“孩子的人身”进行语言攻击。 避免“联想式炮轰数落” 当我们批评孩子做错的某件事时,很容易随之联想到孩子以前犯的同类错误,然后就忍不住开始翻旧账,炮轰式数落个没完没了。 避免“联想式炮轰数落”,就事论事,说哪件事就是说哪件事,不提旧错,不过度唠叨。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都少不了跟孩子说话。说有用的话,聊无聊的话;说好听的话,吼难听的话……这些话,决定着亲子关系的和谐度、亲密度。 亲子沟通好,亲子关系更融洽;反之亦然,很多亲子关系,就是败在了不健康的“暴力沟通”上。甚至对孩子产生更深远的不良影响。 减少亲子暴力沟通,多用“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不止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爱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