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搜文章 |
 
 
文史杂谈
世界缤纷
光影美照
绘画艺术
山水旅行
运动健康
居家生活
奇闻趣事
首页 绘画艺术 《同为科举,为何文举考试越发兴盛,而武举考试却屡遭废除》
同为科举,为何文举考试越发兴盛,而武举考试却屡遭废除

谈到古代科举,大家可能会想到这么几幅画面:启蒙时的朗朗书声、长大后的寒窗苦读、考场中的奋笔疾书、以及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吟诗填词,好不快活……

似乎在世人印象中,科举考试只看考生的文化水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古代科举制诞生后不久,武举考试也随之出现,并成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只不过,相较于发展顺畅并愈发兴盛的文举考试而言,武举考试却屡遭坎坷,几度遭到废除。这正是它存在感不高、且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

那么,为何文举考试就能越发兴盛,而武举考试却屡遭波折呢?

上图_ 清武举人选拔

一、文武兼备的思想

武举制诞生有它的必然性。宋代以前,文臣与武将没有太明显的界定。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是以孔门七十二贤,皆通六艺、能文武。

孔子提倡文武兼备,与先秦的贵族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其职在国则以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为称,在军则以卒伍、司马、将军为号。”需要指出的是,“武备”更多要落实在武略上,而非个人之武勇。毕竟,古代战争的最终走向,很少通过武将单挑的结果来决定。

受此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将辈出,如诸葛亮、李典、周瑜、赵云、杜预、陆逊、陆抗、陈庆之、韦睿等人,皆曾引领一时风范。而武举考试,正是受此影响而诞生的。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公元702年,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首开武举,“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由“宣教武艺”可知,武举制诞生之初,颇重个人武艺水平。

或许,这正是武举发展不如文举的一个原因。正如李世民所说:“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武安邦、文治国。治世期间,文臣的作用更为突出,君不见,一代战神李靖后来也成了宰相。因此,武举制对大唐更多是锦上添花,在治世期间,它不如文举更受重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武举只看重个人武艺。据《唐六典》记载:“员外郎一人掌贡举及诸杂请之事。凡应举之人有谋略、才艺、平射。”谋略在才艺(个人勇武)之前,说明唐代武举制仍受前代“文武兼备”的思想。

看来,武举制偏重于个人武艺,并非是它发展不顺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武举制自诞生以后屡遭废除,又是因为什么呢?

上图_ 古代的射箭比赛

二、武举制诞生的背后

须知,一项制度兴废的背后,往往离不开政治因素的干预。

而武举制之所以在唐、宋、元三代屡遭兴废,也同样是因为:当权者的政治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首先要明白,武则天为何要设立武举?她仅仅是为了选拔军事人才吗?

显然不是。武则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登上帝位,其遭遇的阻力可想而知。武举制的诞生,固然有继承前代“文武兼备”思想的原因;但其根源所在,还是武则天自身的政治需求:她需要培养自己的嫡系。

正如曹操的“唯才是举”。所谓“破浮华交会,计有余矣”,他打击清流名士、提拔寒门庶子,便是要为曹氏培养嫡系力量,用来对抗北方的世家豪族。同理,武则天通过武举制提拔新兴武将集团入仕,便能在他们的拥护与支持下站稳脚跟,进而压制门阀士族与代表李氏皇族意志的旧贵族势力。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言至于此,或许有人会问:科举制中的文举考试,不是已经能让寒门才子得以打破门阀垄断了吗?为何武则天还要另外设立武举制呢?

笔者之前发表的《唐代就已经出现科举考试,为何直到宋代,寒门子弟入仕才更加容易》一文中已指出:有唐一代的行卷之风,令世族子弟远比寒门庶子更容易入仕。而武则天设立的武举制,则更看重对举子个人武艺的考校,其评判标准多为客观因素;反观文举考试中的行卷,则深受考官的主观臆断,很容易做手脚。

在这种相对公平的考试环境下,真正的军事型人才,能如愿打破门阀垄断,步入仕途。由此可见,武举制的诞生,不仅有利于武则天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的确为国家选拔出了不少军事人才。日后挽大厦将倾的一代名将郭子仪,便曾是武举人出身。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武举与国同休,便意味着它的兴废很容易受到时局干扰。

上图_ 紫光阁始建于明代,清朝是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

三、不同时代下的武举兴废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文举与武举的初衷,都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为何武举考试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呢?

结合当权者的统治需求来看,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是唐代中后期统治者的反思。

武举制诞生后的首次废除,是在贞元十四年(798年)。唐德宗下诏曰:“乡贡武举,并应百只箭及三十只箭人等,今年宜权停。”唐德宗李适曾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继位以后,他又接连遭遇“四镇叛乱”与“淮西之乱”,深知藩镇割据对国家带来的危害。正因如此,他才会废除武举,并对武臣小心提防;只可惜,藩镇割据早已成了气候,再难防范。

上图_ 步射图(唐代)

2.是宋朝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唐以武立国,却又以武而亡,这让北宋统治者久久无法“释怀”。宋太祖赵匡胤曾云:“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于是,右文抑武成了有宋一代的基本国策,武将地位一落千丈。自此文武分野,愈发泾渭分明。

在北宋与西夏战事胶着之际,出于对军事人才的需要,宋朝仍开武举;然战事一旦停止,武举制便没了存在意义。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宋夏议和,“边事浸息,遂废此科”。后战事又起,武举制也再次复起,并因为宋与夏辽之间的战事,反而大兴于世。期间,宋代还专门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军校,用以批量培养军事人才,此为后话。

上图_ 《续文献通考》是明代王圻撰典制文献

3.是元代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以强大武力而著称的元代,竟未设武举,何以至此?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元代不设武举,专事承袭。”蒙古人在进入中原后,将汉人列为末等。显而易见,朝政大权已经被大贵族们所垄断。在此情形之下,别说武举未开,就连文举考试也曾两次停办,其规模也远不如其他时期。

综上可知,武举考试的兴废背后,折射出了唐、宋、元三代不同的政治需求与执政理念。明代以降,武举大兴,民间习武之风盛行;随之而来的,还有百花齐放的武术。或许,这正是许多武侠小说把背景设为明代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许友根 《古代武举的实施与存废待点》

[2]付旭辉、林友标 《武举制度的演绎》

[3]王树宏、刘建平 《中国历代武举制度述略》

[4]周小青,杜俊凯等 《文化、制度与功能——武举制度的嬗变及其对武术的影响》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处:历史大学堂

栏目: 绘画艺术
2022-07-02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 上一篇:天龙八部的慕容复把复国当成毕生所愿,其挂念的大燕,到底啥来历
  • 下一篇:草船借箭、连环计、苦肉计,历史上的三国情报战真有这么精彩吗
  •   本栏热门
    · 比利时艺术家让·莱昂的人体油画,细腻逼真,极具内涵
    · 请把手机横过来,带你看清明上河图完整全画卷!
    · 真美,法国学院派画家对女性的描绘——
    · 美国伟大的艺术家萨金特油画中的美妇人
    · 60张优秀人体油画欣赏
    · 中国写实画派30人最新作品(3)
    · 法国画家,阿尔弗雷德·阿尔勒·布吕奈尔·德·纳维尔,油画作品
    · 大叔笔下令人窒息的美人体,逼真到放大十倍都不怕
    · 精美的女性肖像,充满生气与灵动
    · 俄罗斯数码绘画:早安,洁白的牛奶和美女!
    · 抗日战争是怎么打下来的?蒋介石几乎崩溃
    · 一组迷人的水墨大美女,简约而不简单!
      最新浏览
    · 陈逸飞女体油画欣赏,油画中的古典美人
    · 真武大帝与黄飞虎:解开身份之谜
    ·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刚教授,油画作品欣赏
    · 又美又野的“亚马逊女神”,搓衣板腹肌+紧致大腿+饱满翘臀……
    · 因为雕刻得过于逼真,遭众人质疑,艺术家切开木雕自证清白
    · 人体艺术——法国女画家弗朗辛凡霍夫人体油画欣赏
    · 雕塑《水泽仙女》:古典与浪漫的完美融合
    · 油画欣赏《沉睡》:宁静之美
    · 俄罗斯艺术家静物油画欣赏,境界突出,造诣精湛
    · 现代艺术运动,意大利画家马里奥·马菲
    · 爱旅行的姑娘,现在都怎么样了?
    · 自学成才的伊朗粉彩画家贾瓦德·索莱曼普
    如页面图片、音视频显示不完整,请切换浏览器到<极速模式>

    WX24小时


    WX24小时(微信24小时)更名版
    wx24.cn”所属精读收藏微文集
    本站联系邮箱:wx24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