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我六岁时,觉得20岁真是很大的年龄,很成熟,很丰满,仿佛人生已然被踩在脚下,走得骄傲昂然。 等我到了20岁,才知道,这只是如刚刚破壳而出的鸡雏而已,面貌青春靓丽却湿漉漉,充满前进的勇气却走的趔趔趄趄,此时需要阳光的炽热,风雨的猛烈,唯独不需要月辉的倾泻,不需要清风的抚慰。 现在看人写给女人三十的文章,对大踏步走在不惑之年的我,犹如一次旅途上的停顿,一次回头。 三十岁的女人面容开始沉淀出若有若无的仆仆风尘,但依然不失清亮,犹如半开的一扇门,让人有轻轻推开探个究竟的渴望,而她们也坦然地准备好接纳,接纳来自生活的喜怒哀乐,来自人生的顺遂与背离,像是一只透明的容器,慢慢变得充盈。 三十岁往上的年龄,就是化炽热为温暖,化猛烈为和风细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长,是积累,是沉淀,是剔除,是蜕变,当她去除了稚气而保留了灵气,去除了莽撞而保留了好奇,去除了戾气而保留了个性,那么就犹如穿过狭长逼仄的通道,来到了人生另一个阶段。 如今我站在三字头的尾巴上,看着前方,距离四字头只有一步之遥,这种感受在我六岁时从未想过,甚至20岁时也从未碰触过,现在深深体会来,竟然那么自然,那么从容,那么美妙。 自然之处,在于岁月与成长的一气呵成,我们一个一个台阶走到今天,经历一次一次自然而然的蜕变,时光给了皱纹,也给了成熟的风情与宽容:岁月给了伤痕,也给了温和的笑容和厚重的内在分量。这份自然让我们把美丽炼成了自信,把年龄化为慈悲,把时间凝为温柔,举手投足,轻描淡写,一切都在心上。 从容之处,在于真正的豁达与包容。尽管钱钟书说年近三十女的女人对二十几岁的少女们总批判得不留情面,但那是因为他是男人的缘故——年近四十的女人,对少女没有羡慕,更何谈嫉妒,是的,我们拥有过她们年少的容颜,但她们没有岁月就给我们的历练,没有这历练沉淀下来的内敛。 对于女人来说,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是最好的:儿童期的乖巧可人,少女期的姣好的容颜和紧绷光洁的身体,熟女期迷人的风韵与优雅的自信。不羡青春,不返年少,享受当下的自己,是四十女人最好的状态。 而美妙之处在于,尽管人生已然来到上坡路,却仍然能够显出一份担当,仍然足够热爱世界,热爱生活。这个年龄段女人的生活中,老人身体日渐衰弱,学业期的孩子在成长,婚姻生活进入平淡期甚至暗礁丛生。 面对这些,女人们的勇气似乎与生俱来,面对生活的繁琐,仍不忘那些熠熠闪光的细碎的美好,我们更懂得爱,懂得如何避免伤害,我们用坚韧化解困顿,用温柔化解锋利,用圆融补充缺口,用谅解接受不完满,是为四十岁女人应有的美妙状态。 时间它是好东西,它让每个人的特质凸显,我路过二十岁,经过三十岁,来到现在,才真正懂得世界本身其实并无任何恶意,我热爱它的心,融合在每一顿亲手用心做饭时,在每一次望着树上的花凝神时,在每一次晾晒衣服抚平它们的褶皱时,在每一次感觉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温暖时…… 从来没有人知道我有多爱这个世界,多爱这操蛋的生活,我接受它的美,也必须接受这美被无情地撕碎,而更多的时候,是享受它的平淡和碌碌无为,享受当下每个丰富的细节,享受每段相同而又不可复制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