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传世公认有3个藏本:宋本《清明上河图》、明仇本《清明上河图》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清代时原本都藏于北京紫禁城,后因历史原因,几经辗转,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宋本、明仇本、清院本,有如祖孙三代,共同诠释了"中华第一神品"的无穷魅力。
宋本《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原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被称为故宫藏本。 此版本《清明上河图》是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此版本又称“仇英本”。是吴门四家”之一,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 仇本《清明上河图》虽为仿品,但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再造了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宋代夯土城墙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包砖城墙;画面中心的城门,让人联想到苏州城的阊门;深宅大院、高大城墙与鳞次栉比的商铺彰显明代苏州的繁华。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张择端画中的木质虹桥已经被仇英笔下的石拱桥取代,桥上市景已由张本的几个草棚凉亭演变为木质售货亭;张本中鲜见的马匹和羊群在仇本中随处可见,而张本中骆驼、毛驴、牛车等中原交通工具,在仇本中却难觅踪影。
三、清院本 这个版本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宫廷画师——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的,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这个版本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