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阎氏兄弟,永垂不朽
作为帝国官员兼画坛名家的阎立本,也有自卑的一面。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携百官到春苑池泛舟游玩,看到池塘中冒出一只从没见过的鸟儿。李世民感到新奇,命令文臣们作诗赞美此鸟,随后觉得不过瘾,又命人召阎立本前来,为这只鸟画画。满朝文武中,阎立本的画技可谓数一…
(2022-01-29 - 361)
☆ 乾隆两次想毁掉的神作,与他有关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1254-1322)病了,他麻溜地从山东济南辞官回到了浙江吴兴(今湖州)老家。 在休养的日子里,他过得相当惬意,每天不是写写字、绘绘画,做做有氧运动,就是出门找朋友们吃酒喝茶。 一天风和日丽,赵孟頫专程跑去临安(今杭州)拜访…
(2022-01-29 - 334)
☆ 深扒明朝第一权奸
任谁也没想到,严嵩最后的败亡竟源自其妻!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的原配欧阳氏病逝。作为严家的“定海神针”,史载,欧阳氏“甚贤,治家有法,驭世蕃尤严”。欧阳氏的去世,开启了严氏父子败亡的潘多拉匣子。先是严嵩办事能力下降,为明世宗所厌,令致仕归乡。随…
(2022-01-29 - 362)
☆ 一诗一画24节气,美醉了
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唐 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雨水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雨水时节》宋 刘辰翁惊蛰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
(2022-01-29 - 448)
☆ 深居内陆万里之外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为何会有几十万朝鲜人
众所周知,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斯坦国”构成的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不仅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更因为有几百个民族聚居而闻名于世(比如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不过3000余万,却拥有130余个民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中亚各国竟然还居住着很多来自…
(2022-01-29 - 357)
缅甸和泰国为何打了200多年,但谁也吃不掉谁
在亚欧大陆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现象:两个体量差不多的国家互相攻伐埋汰几百年,但谁也吃不掉谁,真就是老冤家了。如欧洲的英法百年战争以及之后数百年的打打停停,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国的世纪斗法。而在东南亚地区也有这样的例子:缅甸和泰国在16世纪-1…
(2022-01-29 - 399)
什么是武汉空战?弱小的中国空军为何在武汉连续3次击退日军
在今天的武汉市,有一条以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空战英雄命名的马路——陈怀民路。1938年4月29日,陈怀民驾驶飞机在武汉四二九空战中撞击日军飞机,为国捐躯。而陈怀民路这条马路的背后,蕴含了中国空军在1938年上半年的武汉对日空战中,连续3次打败日本航空队的骄人战绩…
(2022-01-29 - 321)
为何汉晋之际多见单名,而东晋以来却能常见到双名呢
秦汉以降,魏晋兴起。于史书所见人名,有趣之处颇多,如单名与双名的明显差异:两汉时期共有23位帝王,竟然都是单名;三国魏晋诸多风云人物,也大抵为单名,如曹操、刘备、夏侯玄、司马昭……世人热衷于取单名,似乎是汉晋时期的时代特色。先秦时期的霸主,如晋文公重…
(2022-01-29 - 249)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为何首先进攻西夏,而非世仇金朝
在蒙古诸部统一之前,蒙古草原各部落深受金朝统治者的欺压与剥削。为了防止蒙古做大对金朝构成威胁,金朝统治者很早就对蒙古草原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大漠南北各部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统属。金朝还经常离间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使各部落之间常年相互征伐,以达到自…
(2022-01-29 - 306)
☆ 长沙到底有多重要,中日两军为何在长沙爆发了四次会战
提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熟悉抗战史的朋友都会想到四次长沙会战。那么,长沙的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中日两军为何能围绕长沙爆发四次“长沙会战”呢?长沙的重要性长沙,别名星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地处华中地区,湘江下游,东边接邻江西的宜春市,南边连接株洲和湘…
(2022-01-29 - 558)
什么是河中十六国,其为何在唐高宗时期并入安西都护府
公元661年,河中十六国归顺大唐,并入唐帝国的安西都护府。唐帝国在西域的疆域达到了最大化。公元662年,唐高宗治理下的唐帝国版图东到朝鲜半岛,西到葱岭西边的中亚地区,北边到西伯利亚,南边到中南半岛,面积达到1200多万平方公里。那么,什么是“河中十六国”,…
(2022-01-29 - 320)
☆ 抗战时期的荣誉师到底是什么部队,和普通步兵师有什么不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革命军有很多比较特别的部队番号。比如,新编38师、暂编第5师、预备第10师、第130师、第132师等等。在这些一系列复杂的番号当中,有一种看起来充满荣誉感的番号,这个番号就是中国军队的荣誉师。那么,抗战时期的荣誉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
(2022-01-29 - 417)
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渤海族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大约在距今1400年前,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勃然兴起一个新的民族——渤海族。渤海族不仅来自于渤海人的自身族群认同,在唐宋时期始终被作为一个独立族群来看待,如唐宋称其为“渤海靺鞨”,辽金时期称其为“渤海人”,都承认渤海人是一个与其它族群不同的新族…
(2022-01-29 - 236)
什么是祖鲁战争,祖鲁人为何能在3小时内用长矛歼灭上千英军
19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今天的南非共和国境内,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军队凭借近代化的步枪和火炮横冲直撞,攻城拔寨。经过英军和祖鲁军队,布尔军队的殊死较量,南非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然而,武器装备精良的英军也曾付出了巨大的…
(2022-01-29 - 330)
★ 帝国人才大爆炸
23岁那年,举人张居正赴京参加科举会试。对于此次考试,他信心满满。从小便有“神童”之称的他,早在12岁那年,就在家乡湖广荆州府参加了童试,一鸣惊人。16岁时通过乡试,成了一名少年举人。尽管3年前考进士落榜,但并没有在心高气傲的张居正内心留下丝毫阴影。跟天…
(2022-01-17 - 383)
杨绛:人各有命,命运最是不讲理
文丨杨绛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曾…
(2022-01-17 - 322)
《论语》中关于孝道的3个精辟论述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孝道是一切善心善行的开端和基础,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古人讲“千经万典,孝道为先”,无论哪个学派,无论哪部经典,都是以孝道为根基的,都离不开孝道。同样,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2022-01-17 - 1499)
十部典籍,十个千古名句,你知道几个?
今天继续分享古代典籍中的名句,与大家共同学习传统文化,感悟古人智慧!一、人生大病,只在一个“傲”字。——《传习录》感悟:满招损,谦受益。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傲气,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二、德胜才,谓之…
(2022-01-17 - 282)
苏东坡一生最经典的20首诗词,最好背下来
无人不爱苏轼。爱苏轼的豁达乐观,爱苏轼的不骄不躁,爱他面对人生坎坷时的云淡风轻。一如林语堂所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想成为苏轼这样的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别人眼中的苟…
(2022-01-17 - 1387)
☆ 我们身边的“虎”
人虎相交既久,虎威武雄壮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借用虎的某种特质来寄托自己的希望。不过毕竟“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我们还是要跟真正的老虎保持距离的,于是勤劳智慧的祖先们,借用虎的形象,创造发明了很多带有“虎”元素的物品并在特定的场景…
(2022-01-17 - 584)
最美民族风
中国民族服装故名思义,中国风式风格类服装,也是中国人自主最具有民族传统服装;现在主要是以中国文化进行创作设计的中式服装。长袖上衣是适合春、秋两个季节的衬衫类或T恤类服装,同时也是近代时装的一个范称。近代服装里,特别是品牌服装都是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
国之精髓,美到落泪
国之精髓,美到落泪…
(2022-01-17 - 300)
我强烈抗议美国拟向台湾出售飞机 1982年1月14日《参考消息》
1982年1月14日《参考消息》 中国对美做出愤怒反应的关键事主权问题 美官员对我外交部的抗议表示担心 合众社评我强烈抗议美拟向台出售飞机东盟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美国工作制度在改变美内部在向台湾出售飞机问题上的争论…
(2022-01-17 - 363)
☆ 400年前的怪胎,如今被封神
46岁的冯梦龙摊上大事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一天,有几名男子来到县衙内告状。他们说,自己的儿子都因为受到不良书籍教唆,以致沉迷赌博,严重的已经害得家徒四壁了。几位状告人口中的不良书籍,是指冯梦龙早些年写的《叶子新斗谱》(现《牌经十三篇》《马吊脚…
(2022-01-17 - 417)
☆ 明朝唯一被公开处决的首辅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内阁首辅夏言终于败了。心念旧情的嘉靖皇帝,起初对夏言还是保有温情的。在勒令夏言退出朝堂的同时,嘉靖加恩给了他礼部尚书的退休待遇,让其回家安心养老。夏言赶紧收拾行当,拖家带口离开了京师。他是江西人,从京城回家,得坐船走水路…
(2022-01-17 - 362)
☆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怎么一回事?
从湖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浙江河姆渡等遗址可发现,稻作农业是长江文明诞生的基础。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中国人的祖先在祭祀农神时,曾长期重视黍稷,而将稻谷放在次要地位,所谓“先黍稷后稻粱”。中国古代的农神被称为“后稷”(即周人始祖),而不是听起来更潮的…
(2022-01-17 - 539)
吞辽灭宋的金国,为何在巅峰时期没能吞下蒙古
我们都知道,金国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实现了吞辽灭宋的大业,有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称号。然而金国在灭亡辽国之后,并没能趁着兵强马壮去征服辽国之前统辖的蒙古高原,反而让蒙古部落骚扰地非常头疼,后期直接让成吉思汗坐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2022-01-17 - 345)
☆ 安西都护府远离内地、气候干燥,唐军如何解决其后勤补给问题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朝历代的对外战争都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对于驻守在今天新疆地区的唐军而言,由于安西都护府远离内地,气候干旱,其后勤补给的难度显然比内地唐军要大很多。那么,驻扎在安西都护府的唐军是如何解决其后勤保障的问题,维持其部队…
英国是怎样征服缅甸的,最后将其并入英属印度地区
论及世界上出现过的面积最大的国家,不是那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而是当年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起来就比今天的俄罗斯大了。而在19世纪征服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囊括的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面积在今天也可以排…
(2022-01-17 - 519)
☆ 为何来到日本的京都,就好像回到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
京都是日本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也是日本境内号称为“千年古都”的旅游城市。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将日本首都搬迁到京都到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搬迁到东京,日本将京都作为其首都持续了1000多年时间。由于京都境内的历史遗迹特别丰富,京都多个名胜古迹于1994年被联合…
(2022-01-17 -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