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千年前,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间崛起,建立金朝,南下灭北宋,一派威风。而后南宋建立,金朝长期与南宋对立。金朝对宋朝有一定军事优势,可金人却也乐于吸收汉文化。如果查看《金史》等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金人都有汉名。比如说金熙宗早夭的长子汉名叫济安,海陵王四子…

(2021-07-05 - 362)

朱自清:背影

背影作者: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

(2021-06-21 - 446)

中国端午简史:哪里的粽子最好吃?

东汉建武年间(25年- 56年),长沙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个叫区曲的人,遇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书生,那人竟自称是当时已去世三百年的屈原。这位“还魂”的三闾大夫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将用来祭祀我的米投入江中,都被蛟龙窃取。你们若再来祭我,可用楝叶塞住装米的竹筒,…

(2021-06-21 - 541)

什么是乾隆审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二十日,太监常宁捧着如意馆刚制作好的“皮糙玉螭虎觥”赶着去见皇帝。乾隆拿到这件玉觥后,仔细把玩,忽然脸色不大对劲。他发现,玉觥上面的纹饰,对比当初呈上的设计图样,窄了些。此外,纹饰下刀也不够深,使得纹路看起来并不明显。乾隆…

(2021-06-21 - 897)

关于沈从文,你不知道的八件事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在北京病逝,终年86岁。他与张兆和的爱情,广为传颂;他写给她的情书,读者张口就来:“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

(2021-06-21 - 546)

名家笔下的夏天,醉了!

中午的影子让我忧愁它向西边就飘过去了一枝枝都像水草的叶子一个夏天就这样生活水湾平静地流着洪水一支歌唱出了许多歌敲一敲台阶下还有台阶石头打出苹果的青涩一棵树也锯成许多许多烟和咳嗽最喜欢搅和娃娃笑总比哭令人快活风起时门前已经空廓——顾城《一个夏天》夏乃…

(2021-06-21 - 461)

若有若无随心性, 蝉声便是无字禅

无蝉鸣,不夏天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苏轼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卢仝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杜牧古语云: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刚到,蝉就忍不住昭告天下…

(2021-06-21 - 559)

一个中国“傻儿子”,造就了一个顶级家族

明代的苏州人文林有一个“傻儿子”。 文林这个“傻儿子”,2岁了还不会走路,6岁还站立不稳,9岁仍然口齿不清。长大后,这个“傻儿子”一生共九次参加乡试,全部名落孙山,连个举人都没捞着。 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觉得,文林这个“傻儿子”实在愚钝,孺子难教。…

(2021-06-21 - 933)

手握青铜,即是王者

1976年,安阳小屯村西北的一片高地,河南省考古队正在进行发掘工作。这日复一日的挖土工作,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现场总是安静中带着几分紧张。某日,凝固的空气终于被一声高喊打破。“不好,冒水了!”时任考古队队长的郑振香听闻此言,立马跳入了发掘坑。观察后,下…

(2021-06-21 - 676)

合肥李氏:兴衰百年,功过难评

38岁的李鸿章,即将迎来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1861年),面临太平军围攻压力的上海士绅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写信给湘军大佬曾国藩说,只要湘军愿意来保卫上海,士绅们愿意每年提供60万两白银作为军费。经常苦于军费短缺的曾国藩喜出望外,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他第…

(2021-06-21 - 829)

大明皇族多废物,他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河南省沁阳市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路,名为“老府门”。这条平平无奇的小路,曾经却是明朝宗藩郑王府门前的主干道。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郑王府世子朱载堉刚满15岁(虚岁)。按祖上的规定,此时意气风发的朱载堉,正是娶妻生娃的最佳时期。 然而,其父郑王朱…

(2021-06-21 - 479)

大唐十大诗人,这个家族出了俩

生离死别,是诗人杜甫屡屡经历的痛楚。杜甫31岁那年,他的姑姑去世了,她是家中除祖父杜审言之外,对杜甫影响最深的人。满怀悲痛的杜甫为他这位慈爱的“义姑”,写了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以报答恩情。从这篇墓志中可知,杜甫自幼丧母,父亲常年在外,…

(2021-06-21 - 663)

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时都干了什么?连美国总统和德奥俄三皇都见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决定派遣五位大臣出国去日本以及欧美等国进行考察。这一场发生在晚清的五大臣出洋考察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令今天很多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考察所涉及到的国家以及具体的一些考察事项实在是非常广泛。如五大臣不光受到了美国总统的…

(2021-06-21 - 670)

侵华前夜:日本如何通过两场政变,彻底走向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1932年,日本关东军正乐此不疲的收拾918事变留下的烂摊子,国内局势对政府来说是处处掣肘,无论如何也打不开局势。5月15日傍晚,十一名二十出头的海军少壮军官敲开了首相犬养毅家的大门,彬彬有礼的脱下鞋后,随首相走入内室。犬养毅对这群少壮军官的心思了如指掌,…

(2021-06-21 - 489)

日本为何在一战时期是德国的敌人,到了二战成为德国的盟友

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了一条带有极度侵略扩张色彩的富国强兵之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打败北洋水师。1905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对东北亚的控制权。随着日本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取胜,这个来自东亚的岛国也萌生出了称霸太平洋,乃至称霸…

(2021-06-21 - 741)

没有它,就没有中华文明

典籍的诞生,被先人赋予了神圣的传说。《尚书伪孔序》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意思是说,早在三皇之一的伏羲时期,华夏就已发明书籍,改变结绳记事的旧俗。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汉朝人…

(2021-06-07 - 556)

流落美国的清代彩绘册页《戏曲人物百图》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

(2021-06-07 - 408)

《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2021年6月1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正式开展,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其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永乐大典》高仿真影印本亦在展出之列,其工艺尺寸与原书一致,重现传世经典的传奇神韵和恒久魅力。盛世修…

(2021-06-07 - 636)

世人拜佛,却从来不识佛

▲莫高窟塑像 | 图虫创意37岁的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夜里,他梦见一位高大的金人,头上顶着日月的光环。醒来后,第二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汉明帝向臣子们寻求解梦。有人回答说,我听说西方有神,其名为佛,陛下梦到的,莫非就是佛吗?佛在哪里?佛在西方。汉明帝梦…

(2021-06-07 - 840)

中国人养了9000多年,如今被逼上绝路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年初),明武宗朱厚照突然下诏,严禁全国百姓养猪、杀猪和吃猪。原因他没说出来。但肯定不是为了防止乡下土猪进城拱白菜。这道历史上著名的“禁猪令”明确称,“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如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

(2021-06-07 - 570)

驻扎京口的八旗兵,为何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都几乎全军覆没

清朝八旗兵的总兵额约二十万人,这二十万八旗兵又被分成了两部分,十万人负责保卫京师,是为禁旅八旗;剩余十万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战略要地进行驻守,是为驻防八旗。如西安、广州、南京、南京等处均有八旗兵驻扎。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朝廷对地方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保…

(2021-06-07 - 527)

731部队的石井四郎,为何没被审判还成了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顾问

提到731部队,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支驻扎在哈尔滨的日军部队,以惨绝人寰的“细菌战”试验和“生物战”试验,对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残暴、血腥、泯灭人性的一页。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石井四郎本人…

(2021-06-07 - 599)

诗词里的五月,原来这么美

--悉数春夏秋冬,就五月最美,四月绵雨把五月的天洗得剔透,没有尘埃,蔚蓝至极,瘦红肥绿的山川,把五月点缀的恰到妙处。五月的初夏,娇柔明媚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

(2021-05-24 - 565)

古灯简史:为你指路3000年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宝鸡)的帷帐里,一代名相诸葛亮发出了最后一声长叹。突然有人快步拨开帷帐幕布,气氛顿时紧张。他带来的消息是:吴军伐魏无功而返。诸葛亮一听,顿时两眼发黑,心梗倒地,旁人抢救半晌才苏醒过来。半夜,诸葛亮扶病出帐,抬头望着星空,两眼却逐渐…

(2021-05-24 - 677)

清朝第一网红作家,火了300年

自兰溪北上,沿富春江一路北漂,便能到达杭州。清顺治八年(1651),一个落魄大叔到了不惑之年,却变成妥妥的“三无人员”:一无功名,二无儿子,三无银钱。这半生唏嘘境况跟他那仙之又仙的名字,一点儿也不沾边。一气之下,大叔决定改名易字,并喊出了兰溪夏李村最强…

(2021-05-24 - 472)

马的帝国,谢幕了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当地人称他为伯乐。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出去寻找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尽管历经千辛万难,伯乐却始终没能相到楚王心目中的那匹千里骏马。某日,伯乐乘车从齐国返回楚国,看见一匹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陡坡。尽管马匹用力…

(2021-05-24 - 574)

婉容:人似秋鸿来有信,逝如春梦了无痕

1922年5月,北京城晴空万里,位于东城区的帽儿胡同不时传来清脆的女声。“臣妾郭布罗氏谢皇上天恩,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跪在地上的妙龄少女,是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后,郭布罗·婉容。只见她满头大汗,神情有些不悦。“您一是腰板挺不起来,跪得不直;…

(2021-05-24 - 565)

为什么中日甲午战争后,有大批清朝留学生去“仇敌”日本留学

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中,清朝被“蕞尔小邦”日本击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这给当时全国人民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精神上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所以甲午战后国内群情激奋,都将败于日本视为耻辱,仇日情绪高涨。但出人意外的是,甲午战后清朝…

(2021-05-24 - 493)

名家笔下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杨绛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在笑我”或“哦,他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妈妈并不笨,该说她很聪明。她出…

(2021-05-10 - 610)

大国重“汽”:中国汽车工业辛酸简史

1902年,农历十月十日,北京紫禁城。尽管已是初冬,但紫禁城中喜气洋洋的气氛并未因此而削减半分。这日,是慈禧太后的68岁寿辰。此前,因同治皇帝崩逝、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海战的相继爆发,老佛爷的“整十”寿辰都没能过得尽兴。从1902年初逃难回来,天下虽依旧处于列…

(2021-05-10 - 1020)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