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 古代作战常用的冷兵器有哪些,战斗力如何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享誉全世界,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促进了航海的发展,造纸术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书写的载体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而火药,这个在古代为了炼制丹药而意外衍生出来的东西,却开启了作战武器的新时代——热兵器时代。它不仅威力强大,很…
(2019-10-20 - 487)
★ 太珍贵!开国大典12分钟彩色视频公布
▲点击视频播放这是目前公开的关于开国大典时间最长、内容最完整的视频。转发视频,分享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素材来源:新华社你有看过彩色的开国大典么?这段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激动和难忘的时刻,在中央档案馆公布的12分钟影像中得以真实呈现。同时,“彩色4K”的开国…
(2019-09-29 - 857)
☆ 30首最美落花诗词,朵朵芬芳,从春华到秋实!
春天花开,秋天花落,这是自然规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花开的春日,来到了落花的秋节。曾经花满枝头,百花争艳;现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含苞待放到怒放枝头、成熟凋零,花朵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它的一生,甜如歌,美如画,陪伴我们从春日走到秋时。纷飞…
(2019-09-29 - 829)
☆ 林冲式的悲剧:被高俅一般的领导重用,让陆谦一样的朋友亲近
所有的鸡汤都是毒鸡汤,喝着喝着你就麻木了,然后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其实一无所知。林冲的悲剧,正是许多人的悲剧。1.不少人对林冲颇有微词。就冲林冲跟陆谦做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林冲也好不到哪去。那好,咱们就先从林冲的朋友说起…
(2019-09-29 - 484)
☆ 最残忍的摄影 | 它没有停留的时间,却在帮你收集所失去的
人物摄影是所有摄影类别里最残忍的,它没有停留时间,却在帮你收集所失去的ARTIST ROOMS ▏撰文看完这些照片,不免妄自下这么一个结论:人物摄影是所有摄影类别里最残忍的,人物摄影不只是在抓住美更是在证明一个人曾经的存在。当看到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皇,或者刚过世…
(2019-09-29 - 476)
☆ 真实的维新变法:卖新疆、西藏来筹措经费,让日本人当中国总理
戊戌变法的失败直至今日都让我们叹息不已,这是清政府最后一次奋发图强挽救中国的机会,但在慈禧等守旧派势力的绞杀下轰轰烈烈的变法戛然而止,只留下了“百日维新”的悲歌和谭嗣同慷慨激昂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惋惜之余,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
(2019-09-29 - 902)
☆ 从浮世绘看明治维新——为什么非白人国家中只有日本能改革成功?
近代以来,非白人国家中,为何只有日本能成功进行近代化改革(明治维新),其它各国的近代化努力都失败了?由于对日本的复杂感情,咱们中国人对这个历史话题是非常关注的,其实对于这么一个宏大的历史问题,很难只言片语说清楚,但毫无疑问,这种宏大的历史事件都有很…
(2019-09-29 - 803)
★ 最美中秋 天涯共此时
最美中秋 中秋诗歌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
(2019-09-08 - 981)
★ 大师笔下的母亲
01杨绛《回忆我的母亲》“我们的妈妈从此没有了”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不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
(2019-09-08 - 705)
★ 一文读懂: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公元1210年,正月。85岁的南宋诗人陆游,一病不起。临终前,他给儿子们写了一首遗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死了,一了百了,但我还是会心痛,痛心看不到国家统一。如果有一天,朝廷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家祭的时候,千…
(2019-09-08 - 1083)
☆ 当三年清知府真能赚十万雪花银么?还算少了,实际要多得多
在古代当官有多爽?别的不说光一句俗语就能说明一切,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知府当然不是指在清朝当知府,而是指这人还不错,为官清正廉洁。但即使是一名清廉的知府当了三年都能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那些收受贿赂弄权舞弊的贪官不是捞…
(2019-09-08 - 576)
☆ 历经十数年、五次失败,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
咱们知道鉴真大师乃是唐朝著名的高僧,为中日友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受日本留学僧(真是留学僧,不远万里到唐朝来学习的僧人)荣睿、普照所请六次东渡日本宣讲佛法,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但鉴真大师的东渡之行并不顺利,前五次全部失败,大弟子祥彦…
(2019-09-08 - 604)
☆ 宋江明明有着黄巢一样的反叛之心,为何却热衷于招安
诗云: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晁盖多怒,因威不足;吴用多谋,因才不足;李逵多辩,因理不足;林冲多劳,因勇不足;杨志多虑,因识不足;柴进多仪,因情不足。那宋江到底…
(2019-09-08 - 522)
☆ 明清几百年间“八股文”深受诟病,但为何一直没被废除或替代
一提起八股文,相信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想到的便是诸如“禁锢思想”、“死板僵化”之类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些问题在八股文上是确实存在和显而易见的。然而作为明清两朝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文体,八股文虽在明清时便深受诟病,但却一直未能被废除和替代,这说明八股…
(2019-09-08 - 668)
★ 处暑:天凉好个秋!
图| 视觉中国朗诵丨敬一丹 讲解丨宋英杰 来源 | 央视新闻残暑褪,新凉生,秋意始浓今年的处暑时间2019年8月23日18:01:53 星期五农历己亥年 七月廿三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太阳行至黄经150°残…
(2019-08-25 - 665)
★ 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现在,我国大陆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所使用的汉字属于简化汉字,而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其它华人地区所使用则是繁体汉字。关于汉字简化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历史问题,至今仍然有少数人对简体字进行批评。其实,汉字字形从甲骨文开始就不断演化,汉字简化…
(2019-08-25 - 740)
☆ 1945年,二战最后时期和战后初期的日本是什么样子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最后一年,此时,法西斯轴心败局已定,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正在垂死挣扎。那么,1945年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此时的日本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由于日本人将战线从中国扩大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人数急速扩张,1937年,日本…
(2019-08-25 - 1120)
☆ 古代皇帝有422人,至今仍极具争议的帝王都有哪几位
我国可谓世界第一帝王国度——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这还不包括众多的地方割据政权自立为帝王的小头目,以及三代上古的“皇”(注意是单个字)、“帝”、“王”!那么,这么多的帝王,…
(2019-08-25 - 456)
☆ 明清两代的“士绅”是怎样的阶层?连朝廷都要对其笼络和安抚
士绅阶层是明清时期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它不仅为前代所无,且对明清两代乃至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士绅阶层的产生入手,对士绅阶层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较明确的认识这一自其产生后便对后世中国社会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特殊群体。图1 明朝官僚要想对明…
(2019-08-25 - 649)
★ 立秋 |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七月節,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揫,亦有聚集、收斂之意《慎子·外篇 》有 : 氣之揫 斂而有質者為陰,舒 散而有氣者為陽暑去涼來,時節要進入秋季,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二十四節氣已經過半,第十三個節氣悄然來臨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秋“秋”…
(2019-08-11 - 1153)
☆ 除了赔款、拆炮台、允许驻军外,《辛丑条约》还有哪些规定?
《辛丑条约》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镇压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为保住自身统治地位,和列强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可以说是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那《辛丑条约》主要说了些…
(2019-08-11 - 1096)
☆ 近代亚洲推行改革的国家很多,为何只有日本的明治维新能成功?
中世纪结束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头,凭借着巨大的先发优势,他们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并开始四处开疆拓土。世界上其它地区从未经历这种变局,落后的美洲和撒哈尔以南的非洲被完全征服;而先进一些…
(2019-08-11 - 720)
☆ 要贪大家一起来!大清一省102个县集体贪污,乾隆都只能息事宁人
时间来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已经步入晚年的皇帝刚刚焦头烂额的处理完震惊朝野的甘肃特大贪污案。这是甘肃地方官员以赈济灾民的名义上下勾结,徇私舞弊、大肆贪污的重案大案,涉案人数从总督、布政使、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涉及赃银数千万两!号称是乾隆朝第一贪污…
(2019-08-11 - 683)
☆ “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是只有中国人在说吗?
咱们中国人从小就会听到一个说法——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是我国历史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而在这其中,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唯一没有中断过,延续至今的古文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当然是事实;而列国在教育自己国…
(2019-08-11 - 764)
☆ 曾雄霸中亚的白匈奴人,是怎样被波斯和突厥联手消灭掉的
若论及公元5至6世纪的欧亚大陆局势,人们大多会聚焦于东亚南北朝之间的纷争,或是欧洲拜占庭帝国的崛起,而少有关注中亚大地发生的事情。然而此时中亚地区的风云变幻,其复杂和激烈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东亚和欧洲。因为有一股来自东亚草原的白匈奴人,曾在此建立了强大…
(2019-08-11 - 568)
☆ 突厥人如何从一个小部族统一蒙古高原,再扩张到西亚里海地区的
假如我们以世界影响力为标准,给过去统治过蒙古高原的游牧大民族弄一个排名的话,笔者认为突厥能排第三,那就没谁能称第二了(第一毫无疑问是蒙古)。因为它是历史上唯二的,能从黑龙江流域一直打到西亚里海地区(欧洲的匈人是否为匈奴尚存疑)的游牧帝国,并在如今还…
(2019-08-11 - 647)
☆ 秦朝之后一千多年里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样脱离出去的
中国古代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与朝鲜等国家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藩属国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称交趾,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设立象郡开始,就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图的一部分。两汉…
(2019-08-11 - 697)
★ 钱钟书:论快乐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Vigny)的《诗人日记》(Journaldunpoete)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bonheur)一个名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好事多磨,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Silebonheurnetaitqu'unebonnedenie!)我们联想到我们本…
(2019-07-28 - 1082)
★ 清朝的人口为何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从七千万激增到四个亿
在农耕文明占主导的中国古代,人口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根据《尚书·多士》篇的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我国从商代就开始了人口户籍登记制度。而正史明确统计人口数量则是开始于班固的《汉书》,从这以后,十六本历代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都会有人口的…
(2019-07-28 - 707)
☆ 宋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独有现象——每个州府后面都加一个郡名
郡,这个字现在一听就有种古风的味道,它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在自己边疆设立的(内地由于不需要雄厚的武力故不设郡,只设县),所以“郡”一开始其实是一种有军事威慑意味的建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由于怕六国遗民起事,所以在全国各地都驻扎了军队…
(2019-07-28 - 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