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书画  栏目 (★ 置顶    ☆ 荐读)

真善美的洁净世界
- 绘画 书法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德国人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德国人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01. 好的习惯源自于从小的教育。  首先想说一下关于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德国的孩子并不是在上学前天天傻不啦叽的就是玩,而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孩子们也会学一些东西。他们的书包不比我们的小…

(2016-03-24 - 728)

意大利著名画家庞培奥·巴托尼油画作品

庞培奥·巴托尼(Pompeo Batoni),意大利著名画家,被称为是18世纪罗马的“画家王子”。正如他为神话与寓言作画一样,巴托尼的艺术始终跟随着缪斯的优雅身影。他借鉴了提香的绘画风格,注重细节,色彩明丽,绘画技巧娴熟,画面无可挑剔。在古典的风格中,透露着现实…

(2016-03-23 - 814)

“宋后无中国,明后无华夏”?为何这样说呢?

一位历史教授曾说过:中国史上到南宋灭亡就停止了,人们问他为何?  他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  宋后无中国,明后无华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宋朝结束后,元朝的统治使华夏汉族失去统治地位,丢失了传…

(2016-03-23 - 709)

中国知识分子堕落的10大表现

中国知识分子堕落的10大表现 看此文前,先看这个故事。有位日本友人曾问鲁迅:周先生,你天天批判中国人,是不是因为你很讨厌他们。鲁迅先生低着头,沉思很久,突然抬起头,眼含泪光地说:不,我爱他们!    对于中国的知识界,胡适先生的学生曹老总结出不了所谓…

(2016-03-23 - 791)

这兰花,想说不爱不容易!

乔木《兰》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乔木《兰》乔木…

(2016-03-22 - 429)

中国人最缺的见识和远见

中国人最缺见识和远见文 | 刘震云我是1978年上的北大中文系,我们班有五十多个人,现在,去世的已经有四个,退休的占一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经常看到有人说: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每当我看到这样的词,最大的体会…

(2016-03-22 - 698)

最后一个举起曹魏旗帜反抗司马氏的人是谁?

司马氏篡魏,历经三代。每一代司马氏的当家领袖,都需面对曹魏王朝军事政治上的反扑。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消灭大将军曹爽势力。在第一次寿春反抗中,司马懿降服王凌,逼死楚王曹彪。司马师继位后遭遇第二次寿春反抗,司马师战胜反抗军,屠灭毌丘俭三族。之后,魏帝…

(2016-03-22 - 378)

谁是《西游记》里最精明的人?

他叫沙悟净,亦叫沙僧,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琉璃盏,被刑杖八百贬下界,沉沦流沙河,七日一次飞剑穿胸,如此罪愆苦楚,何日才能熬出头?终于等来西天取经的金蝉圣僧,愿受观世音菩萨点化,从此肩挑重担取真经,任劳任怨。其实在他憨厚老实的外表…

(2016-03-22 - 798)

深圳靠什么从穷屌逆袭为一线城市?

三十九年前的一天,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考察定远县,途遇一位穿空心破棉袄的村民,万里问道:“你有什么要求?”农民拍了拍肚子说:“没有别的要求,能吃饱饭就行了。”万里听后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这要求也太低了,便问还有什么要求。农民又拍拍肚子说:“这里…

(2016-03-22 - 525)

人,诗意地苟且着......

作者:肖锋来源:新周刊许巍们尽管向往诗与远方吧,但没必要把大伙儿的生活贬斥为“苟且”。与其用诗歌和远方去彰显“大日子”的荣耀,不如在“小日子”里发现朴素的诗意。即便这是苟且,也要诗意地苟且着……大日子精彩刺激,小日子平稳安逸。每人心中都有座围城:过…

(2016-03-21 - 527)

马未都:好多年销声匿迹的事儿在日本见着了

作者:马未都来源:凤凰网博报这个话题很敏感,不是太好讲。我们生活中对日货是又恨又爱,有的人恨它是因为历史原因,爱它是因为它确实好使。抵制日货并非近些年才发生,历史上就有。一百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抵制日货,抵制来抵制去,一百多年了不是太见成效。抵制日货时…

(2016-03-21 - 592)

油画《最美童年》

油画《最美童年》…

(2016-03-21 - 645)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来源:会计网,图文综合自网络  犹太人爱书。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  以色列有图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居世界第一。  当孩子稍稍懂事时…

(2016-03-20 - 767)

春分:春半日暖,昼夜平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2016-03-20 - 419)

梵高纽南时期油画作品欣赏(48p)

织布工的右侧 (半身)Weaver Facing Right (Half-Figure)布面油画 48.0 x 46.0 cm纽南: 1884年1月伯尔尼: H.R. Hahnloser 收藏F 26, JH 450织布工的境遇也十分可怜,人们沉默着不言不语,我确实根本没听到过带反叛味道的言论。可是他们看上去毫不高兴的样子,就像拉…

(2016-03-20 - 971)

马未都:现今人伦之混乱令人堪忧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超级畅销书作家。作者:马未都来源:世纪之…

(2016-03-20 - 898)

哪些科学家故事欺骗了你的青春与童年?

来源:每日文摘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有很多陪伴我们度过童年和青春的科学家故事。在这些科学家故事中,牛顿、瓦特因为偶然事件,而获得了重大科学发现;爱因斯坦、爱迪生屡受挫折,但凭着个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终于取得了成功。但可惜的是,很多教科书中的“经典”科学…

(2016-03-20 - 670)

赵国经王美芳工笔仕女图,唯美!

赵国经和王美芳的仕女图,不仅人物优美,画面唯美,引人入胜,而且传情达意,意境深幽,品味其中可洗心静气。当然,如画家能将中国诗词和书法融入作品之中且创作出巨制,则可提升作品的文化品味和影响力。出浴图荷花仕女一路荣华赏鱼图李清照小像妙玉仲夏荷花少女赵国…

(2016-03-18 - 2145)

二战中国是战胜国领土损失面积为何比战败国还大?

包括中国抗战史在内的战争史证明,不仅落后就要挨打,而且落后和衰弱的国家即使获得战胜国地位,最终也没多少发言权。国人感到悲哀的是,抗战胜利前夕美英苏三国商议战胜日本后的利益分配时,居然拿中国的领土权益(包括外蒙古问题)做了交易,国民党政府还不得不屈辱…

(2016-03-18 - 714)

我国民俗社会的三个世界第一

作者:木虫来源:作者的凤凰博报一是打麻将。中国民间玩麻将当属世界第一。之所以说是世界第一,首先是麻将数量之巨,世界其他国家难以匹敌。有的家庭拥有几幅麻将,有的家庭出租麻将。麻将俨然成为一种产业。麻将的种类繁多,有各种材质颜色的麻将,有各种技术的麻将…

(2016-03-18 - 377)

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作者:陈荟楠 来源:往事并不如烟我常常在朋友圈转发我认为好的文章,也偶尔自己写点儿文字,发布在公众号之中。这样做,就目前看,对我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出于天然的责任感。我认为,改变社会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而我的努力就是要传播思想,通过改造人们的思…

(2016-03-18 - 698)

泰坦尼克号禁播内容,你一定想不到

1912年4月14日那个恐怖的夜晚,泰坦尼克号上共有705人得救,1200人罹难。泰坦尼克号沉船前的最后一张照片(1912)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泰坦尼克二副,他是最后一个从冰冷的海水中被拖上救生船、职位最高的生还者。他写下了接下来这17页的回忆录,讲述了沉船灾难的…

(2016-03-17 - 1523)

爱他,就让他学书法 恨他,你也让他学书法

爱他,就让他学书法。他会通晓古今,学识渊博。  恨他,也要让他学书法。他会被复杂的师承、渊源搞得头晕目眩。  爱他,就让他学书法。一件好的书法作品碰上懂他的可以变成钱吆。  恨他,也要让他学书法。红星、玄宗,有可能会让他“倾家荡产”。  爱他,就让…

(2016-03-17 - 432)

中国式读书的三个陷阱

I Surrender ( Céline Dion - A New Day Has Come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中国式读书的三个陷阱陷阱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这在中国几乎就像英雄史诗一样被无数普通人传诵,某人因为在家死读书结果考上状元而变的有钱有势,住豪宅娶美…

(2016-03-17 - 526)

世界上有两个拒绝诺贝尔奖的人(颠覆你对诺贝尔奖的认知)

历史上曾有两个获奖者拒绝领取这个奖。这两个人都大名鼎鼎,分别是法国的大哲学家、作家萨特和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法国作家、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是迄今为止唯一自觉、自愿且发自内心拒绝诺贝尔奖的人,因为他需要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也可以说,萨特…

(2016-03-17 - 421)

寻找那个孤独的反对者

作者:林奇来源:大别山学社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伤亡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举国震惊。总统罗斯福发表演说,对日本这种卑鄙行径表示了强烈的愤慨,要求国会对日宣战。参议院以82票对0票,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以上…

(2016-03-17 - 282)

六十年代的苏联有多发达,你敢信吗?

下列这组照片是1967年的前苏联实拍,我们经常会看一些老电影,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老电影,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都会让人感到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除了没有现代的手机、网络之类的东西外,其他的生活与当今比真是差距不大,而同时代的中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可…

(2016-03-17 - 428)

塔蒂亚娜油画:家庭系列

塔蒂亚娜油画作品…

(2016-03-16 - 343)

柴静:中国人,你的死亡谁做主?

作者:柴静来源:凤凰博报中国人往往附属于一个家族,单位,传统,政治,文化,集体意志高于个人意志,以至于对一个人表达尊重的方式,往往是剥夺了这个人选择死亡的权利。而真正的尊严是一个人的自我意志优先——“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身份,不管他是否德高望重…

(2016-03-16 - 789)

易中天:戏台上的那些忠臣孝子,都是没有骨头的男人

作者:易中天 来源:节选自作者著《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忠臣孝子一类的“正派人物”,差不多一样地“不好色”或“无性欲”,甚至“无爱情”。比如诸葛亮就没有什么爱情故事,关羽、张飞也没有,甚至连潇洒英俊的赵云也没有。赵云和周瑜一样,都是少年英俊将军。但赵云…

(2016-03-16 - 407)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