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1周年

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一位叫做周恩来的老人离开了我们,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他曾说:“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心底无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这位…

(2017-01-06 - 1029)

美国为何不把拉丁裔算作白人?这两个群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对美国地理人文有些了解的人,一定会听说过这么一个概念:拉丁裔美国人,又称西班牙裔美国人。通常来说,拉丁裔美国人是不算在白人之内的,美国人的白人指的是欧洲裔白人,一般把拉丁裔视为少数族裔,如果这样算的话,拉丁裔就占据了美国16.9%的人口,即5300万人,是…

(2020-04-26 - 1029)

四大沉船宝藏之谜

一、日本“阿波丸”号 沉没时间:1945年宝藏:黄金40吨,价值50亿美元1945年3月28日,日本“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阿波丸”航行至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击沉。美国…

(2017-08-15 - 1028)

明朝状元试卷,令人叹为观止!

赵秉忠(公元1574—1626年),字季卿,号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 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 人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

(2018-03-30 - 1027)

日本天皇家史两千年:从万世一系到《人间宣言》

71年前的今天,1946年1月1日,由盟军总司令部草拟初稿,后由总理大臣币原喜重郎以此稿为基础起草《人间宣言》发表。1946年1月1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发布的皇室诏书中所言。裕仁用这道诏书打破了天皇家族自己创造并竭力维持了上千年的“天皇是神的子孙”的神话,这…

(2018-01-05 - 1027)

蒋经国为何把权力给李登辉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蒋介石在1975年去世以后,台湾的大权就顺利的交接到蒋家第二代蒋经国手里,此时的蒋经国已经65岁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台湾在蒋经国的手里发展的也是井井有条,可是岁月不饶人,蒋经国自己也知道也该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了,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的事蒋经国明显…

(2018-10-10 - 1027)

70年代,西沙群岛上的军民棒棒哒

今日西沙群岛鸟瞰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北部,距海南岛东南方180多海里,以永兴岛为中心。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华光礁、东岛、中建岛等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西沙群岛中的…

(2017-05-04 - 1027)

古代为什么要大赦天下?有何意义?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古代经常会有大赦天下的国家行为,在改朝换代、新皇登基和重大灾害后,皇帝一般会颁布大赦的诏书,而现在中国的法律当中只有特赦没有大赦了,在大赦的情况下,各种犯罪行为都不追究了,那么多的罪犯不受法律制裁,对于守法的人是多么的不公平啊!那么…

(2016-11-04 - 1026)

1945年莫斯科红场胜利大阅兵 200面纳粹军旗抛在列宁墓脚下

一个最为著名的瞬间是在军队即将结束之时出现的,当时,200名老兵倒持战争中缴获的200面纳粹军队旗帜纳粹旗帜走过检阅台,最后把旗帜抛在列宁墓脚下,这是想要模仿当年俄军将拿破仑的军旗抛在沙皇面前的一幕。1945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四周年的这一天,斯大林发…

(2017-05-09 - 1025)

最新全球十大博物馆排名,中国两家上榜

全球排名前十博物馆名单(包括博物馆及所在地区、2017入场人次、参观费用)1卢浮宫所在地:法国巴黎2017入场人次:8,100,000参观费用:常设展览11欧元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三9:00~22:00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它…

(2022-05-15 - 1025)

元宵佳节,最美的灯火 诗意里的元宵!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又一年元宵佳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着醉人的月光,抒发着千年不变的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元宵佳作,至今读来依然唇齿留香,趣味无穷。不论是“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唯美而伤感的诗情画意,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2019-02-18 - 1024)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

登勃朗峰文/马克.吐温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路为上坡——一路都为上坡——且相当陡峭。天气灼热难…

(2020-09-13 - 1024)

历史真相: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满洲的传承关系

来源:天涯社区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古突厥最早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才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蒙古草原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雪灾、鼠灾、蝗灾或其他灾难时,就…

(2016-03-10 - 1024)

估算中国近代史上的赔款,够2016年的中国人民偿还100多年!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一部屈辱史,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一个世界上的富强国,变为一个积弱积贫的落后国。一言以蔽之,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那么,近代史上,中国到底赔给了帝国主义列强多少金钱呢?有多少明账上的财富流到了帝国…

(2018-05-30 - 1023)

“俄罗斯解放军”:比党卫军更凶残的苏联伪军

1941年入侵苏联之前,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曾瞧不上伪军,甚至还曾严厉禁止“被征服者”拥有武器或建立武装。但随着战线越拉越长,他才发现一切远非当初宣传的那样“苏联是栋破房子,踢一脚就会垮”,战争对人力、物力的消耗速度已超出想象。于是,纳粹祭出“俄国人打俄…

(2018-05-30 - 1022)

圆 |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

“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圆,有圆满之意,确切符合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在生活中,也能见到一些中式“圆”的运用,圆拱门、圆窗、圆桌,甚至是各种圆形的小物,圆的美和韵味,都被设计师们一一运用到设计中了。中…

(2022-05-29 - 1022)

吴承恩是如何塑造出猪八戒这个形象的,其原型是谁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塑造了上百个经典的人物,尤其是对唐僧师徒形象刻画的更为传神,唐僧的坚韧执着、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猪八戒的偷奸耍滑、沙僧的沉稳内敛,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性格特征。01吴承恩老先生笔下的师徒四人谁更形象生动、最接地气?无疑要首推…

(2019-06-09 - 1021)

大国重“汽”:中国汽车工业辛酸简史

1902年,农历十月十日,北京紫禁城。尽管已是初冬,但紫禁城中喜气洋洋的气氛并未因此而削减半分。这日,是慈禧太后的68岁寿辰。此前,因同治皇帝崩逝、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海战的相继爆发,老佛爷的“整十”寿辰都没能过得尽兴。从1902年初逃难回来,天下虽依旧处于列…

(2021-05-10 - 1021)

30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

(2018-02-02 - 1020)

清醒认识蒙古国真相!让亿万中国人瞠目结舌

重新认识蒙古国这个蒙古国让我长久地关注,几十年了。说这话好像没有人信,这是真的。1965年9月,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父去了蒙古国。作为经援蒙古国的外交官,他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将近8年。2007年,我写了《经援蒙古国历史侧记》(《国际商报》以《经援…

(2016-02-26 - 1020)

从清朝到民国:中国如何从东方病夫变成东亚病夫

“东方病夫”即“东亚病夫”的别称,其他称谓尚有“远东病夫”、“亚洲病夫”、“亚东病夫”等,只是极少提及,与前二者不可相提并论。目前人们对“东亚病夫”多有关注,至于在近代颇为风行的“东方病夫”,则渐渐被“东亚病夫”所取代,湮没不闻。那么,“东方病夫”…

(2018-04-20 - 1019)

穆桂英怎么死的 揭秘穆桂英在历史中真的存在吗

穆桂英究竟是怎么死的 穆桂英 是明代作家熊大木笔下的一位巾帼女英雄,有关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她与杨家将一起出征保卫国家,在军事上有很大的才能,屡次获得战争的胜利。穆桂英也是诸多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主人公,但大多数都以她大破天门阵结束,对后续鲜有描述。那么…

(2017-03-17 - 1019)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

文/老舍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儿。在下闲暇无事,往往写些小说,虽一回还没自居过文艺家,却也感觉到家庭的累赘。每逢困于油盐酱醋的灾难中,就想到独人一身,自己吃饱便天下太平,岂不妙哉。家庭之累,大半由儿女造成。先不用提教养的花费,只…

(2019-05-13 - 1017)

历史上清朝真的强调满汉不通婚?别傻了,康熙自己就是个混血儿

小时候看老电影《奇门遁甲》里面就提到了满清的一个基本国策:满汉不能通婚!有些影视作品里孝庄太后反对顺治娶董鄂妃的理由也冠冕堂皇:老祖宗规定满汉不能通婚!甚至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一向慈眉善目的太后知道了皇帝和莫愁两人不清不楚也竭力反对,理由仍然是满…

(2019-09-08 - 1017)

宋词中最美的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欣赏宋词中最美的元宵节。《青玉案·元夕》南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

(2018-03-02 - 1016)

八一三淞沪会战:血战三个月,15位将军殉国、30万国军伤亡!

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

(2018-09-05 - 1016)

二战时期苏联有多少人?为什么战争期间会死几千万人呢?

二战前夕,苏联约有一亿九千万人,这点是有关苏德战争的《东线41-45》书籍作者朱世巍先生通过多方资料考证过的。  在二战中,苏联共死伤军民月2700万,绝大多数是死于对德作战的。  从战略角度来说,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已经知道了希特勒准备入侵苏联的想法…

(2017-12-01 - 1016)

春节会消失吗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时间之长(正月初一到十五),习俗之多(贴春联、挂灯笼、贴门神、敬神祭祖、拜年、守岁、吃年夜饭等等),称呼之广(春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22-01-29 - 101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什么机构?一支永不退伍的边疆人!

1949年秋,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二兵团第六军共七万人进驻新疆,加上原起义部队,新疆一共有十七万解放军官兵。战士保家卫国,需要吃粮,而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新疆本地没有那么多余粮,只好去邻国购买,或从其他省份…

(2018-09-12 - 1012)

被误读的晚明,寄托着中国转型的希望

商传先生出身于明史世家,他与父亲商鸿逵都是著名明史学家,又师从著名史学家谢国桢,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36集的朱元璋系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曾这么描述过自己的志业:“作为史学工作者,我的工作更多的是恢复历史。史学工作者尽量去找到历史的真相,去无限…

(2018-04-13 - 1012)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