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宋词里最美的雪

《卜算子·雪月》宋 张孝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清平乐 》宋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

(2023-12-25 - 165)

古诗词中的冬至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夜…

(2023-12-25 - 176)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因此,古人将冬至作为自然年的岁首,隆重度过,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

(2023-12-25 - 205)

姜子牙——从辅佐周文王到封神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中,姜子牙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而独树一帜。他辅佐周文王、武王两代君主,为周朝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在封神演义中被尊为神祇,成为民间传颂千古的英雄人物。一、姜子牙的早年经…

(2023-12-25 - 172)

朱元璋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开国皇帝的?

朱元璋的成为开国皇帝的过程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智慧的历史篇章。朱元璋的崛起之路朱元璋于1328年10月29日出生,成长在一个赤贫的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童年生活异常艰苦。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开始为地主放牛,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生活的艰辛…

(2023-12-25 - 161)

传奇的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

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也有一些英雄,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世人所熟知,甚至被误解和诋毁。石达开就是这样一个被误解的英雄。石达开,生于1831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受到良好的…

(2023-12-25 - 164)

他是秦始皇的重要谋士,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晚年却令人唏嘘

李斯他作为秦朝的重要人物,为秦朝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将带您走进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世界。李斯,生于公元前284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他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渴望出人头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各种学问,逐渐展现…

(2023-12-25 - 175)

赵高:权谋背后的“指鹿为马”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作为秦朝的重要人物,曾经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但后来却背叛了秦朝,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今天,我将带您走进这位叛徒与阴谋家的世界。赵高,生于公元前?年,原为赵国贵族之后,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后来,他被秦始皇收留并加以…

(2023-12-25 - 315)

刘邦眼中的韩信:评价、信任与矛盾

说到韩信这个人呢,刘邦的看法可谓是五味杂陈呐。那时候刘邦夸赞谋士们时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看,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事情,我还真不如张良这个家伙;再说说治理个国家,安抚百姓啊,提供粮食啊这些琐事,我没萧何做得好;最后说起统帅大军,战则必…

(2023-12-25 - 169)

古代时故宫一个厕所都没有,上万人上厕所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都知道故宫非常大,之前一共有9999.5间房间,后来因为改造以及损毁的还剩8704个房子,宫里住着皇帝、嫔妃、皇后、太监等一干人等,可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却没有一间厕所,人又离不开吃喝拉撒,那么,皇宫里面的人内急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决呢?1、关于故…

(2023-12-25 - 174)

二战德国希特勒战败,苏联斯大林获胜,英国丘吉尔为何还要打苏联

说起二战来,那可真的就是非常厉害了,尤其是德国希特勒和苏联斯大林,更是你来我往的打开不可开交,特别是德国的希特勒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利用高端的武器装备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以闪击战的快速优势直接就一路打到了苏联的莫斯科城下,可见二战时德国希特勒攻打苏联…

(2023-12-25 - 212)

英雄悲歌,项羽乌江边自刎,其实是无奈的选择

公元前202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被围,率领残余骑兵,左冲右突,直打到只剩项羽老哥儿一个。若论战斗值,项羽绝对是天下无敌,在身负多处重伤情况下,还杀死了众多敌人。但“浑身是铁能碾几根钉”,又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2023-12-25 - 175)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死前留下一句话,为何刘邦听后冷汗直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战场上的韩信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是下了战场,韩信却是除了项羽之外潜在的最大祸患。都说帝王身侧岂容他人酣睡,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便已经动了除掉韩信的念头。但是刘邦在此之前曾对韩信立誓,许下“三不杀”韩…

(2023-12-25 - 168)

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却主导了唐末五代的历史进程

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有个好奇心。他听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长得威武霸气,可惜河东、淮南二镇相隔太远,无缘“面基”。 于是,杨行密命一个画家打扮成商贾模样前往李克用的根据地太原,找机会给李克用画像,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 李克用的沙陀军可不是吃素的,…

(2023-12-25 - 185)

杀妻的后果:七百年豪族,被连根拔起

万历十八年(1590)的夏天,京师大理寺突然收到了一份朝廷命官的血书。 告状之人是时任四川永川(今重庆永川)知县的张时照。在血书中,张时照一再声称自己的身家性命受到严重威胁,原因是他的直属上司兼侄女婿、加封骠骑大将军的播州宣慰使司都指挥使杨应龙宠妾灭妻…

(2023-12-25 - 314)

这个朝代只有10年,却被膜拜了1000年

河南新郑的陵上村,是一个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村庄,村里人姓乔,据说是守陵人的后代。 村西边的玉米地旁,有一座尘封千年的帝陵。玉米地周围散落着残碑,陵园地面建筑早已毁坏,唯有苍翠的雪松簇拥着南北向的神道,神道尽头则是一座约10米高的土冢。 尽管做足功课的…

(2023-12-25 - 188)

开创一个伟大朝代,却被正史严重矮化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一支富有朝气的军队在晋阳誓师之后,直奔关中。他们自比义兵,檄文传遍了各地郡县,“尊隋”的口号喊得响亮,但志在天下的野心家都知道,又一股势力入局了。一日,这支“义军”的领袖——李渊,收到了一封来自瓦岗军的联络信。当时,李密杀了…

(2023-12-25 - 176)

少活7年,他就是千古一帝

大唐开元初年,宰相宋璟送给唐玄宗一幅画,名为《无逸》。 画中是《尚书·无逸》的故事:周公劝谏周天子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切勿贪图安逸、沉迷享乐。 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正值而立之年,正是锐意进取的时候,他得到宋璟的画后,将其挂在内殿之中,时时观赏,时刻…

(2023-12-25 - 211)

秦朝第一悬案,悬了220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这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东巡。他自咸阳出发,十一月至云梦;然后沿江而下,过丹阳,经钱塘,上会稽;途经吴地,沿着海边北上,最后来到琅邪。深沉辽阔的大海,阻却了这位皇帝的脚步,却也带给他无尽的遐想。在琅…

(2023-12-25 - 170)

宋朝之后无神仙,为什么他是例外?

明成祖朱棣手下群英荟萃,却偏偏给大臣胡濙安排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任务——找人。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派胡濙带着朝廷御赐的玺书、香币,外出寻找仙人“张邋遢”。张邋遢,即中国道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张三丰。明成祖对他推崇备至,可惜无人知道其下落。此后十几年…

(2023-12-25 - 173)

靖康之难:北宋王朝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汉民族难以想象的屈辱

北宋宣和七年(1125)岁末,汴梁皇宫,灯火通明的垂拱殿内,突然出现诡异的一幕……端坐龙椅之上的大宋官家、宋徽宗赵佶猛然间毫无征兆的从御座跌倒,随后重重摔落在地,只见刚才还生龙活虎的皇帝,此时已是口眼歪斜、全身抽搐,很快便在痛苦的呻吟中陷入了昏迷。宋徽…

(2023-12-03 - 345)

“雪”的20种别称,中文果然博大精深!

关于雪,你能说出多少种称呼?别想了!看完本文才知道,中文果然是博大精深啊!*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2023-12-03 - 186)

12幅画,12个月的乐事!

正月观灯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二月踏青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三月赏桃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四月流觞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

(2023-12-03 - 187)

“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原来出自易经,看完受益一生!

民间老话,又称俗语。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语言,广泛流传全国各地。在人们茶余饭后之时,俗语脱口而出,是那么的贴合现实,令人愉悦,发人深思。小俗语,大智慧。有些俗语,都是《易经》大道至简的感悟,古人把易经之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化繁为简,为我所用,总结出…

(2023-12-03 - 166)

八首绝命诗,说尽人生百种滋味

绝命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凡临终赋诗均可称为绝命诗(或绝笔诗),临死前的诗作,大多别有一番风味。或委曲,或洒脱,或豪迈,或委顿,或张狂,或自破红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特别有名的绝命诗。下面为您盘点八首绝命诗,一起感受诗人最后的呐…

(2023-12-03 - 196)

中国古代文武百官的官服上,绣的都是哪些奇珍异兽?

有的人生来就和古董有缘,沈华18岁的时候就喜爱上了收藏,至今已经34年的光阴,在他的眼里,所有美的东西,都悄悄收藏起来,日积月累,这些古董已经挤满了一大间仓库,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收藏体系。在北京绍德堂举办的明清玉器和明清宫廷服饰刺绣补子展现场,沈华…

(2023-12-03 - 179)

唐诗里最深情的一首诗,可是由于太过深情,诗人自己都无法做到

唐诗里有很多唯美的爱情诗,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描写的极为深情,也无比的伤感,这也正是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爱情,从而也使得他们能够最终写出如此深情的诗作来。其实爱情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件事情,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那都是希望…

(2023-12-03 - 174)

刘秀明明是开国皇帝,为何使用“汉”国号,甘愿只做个中兴之主?

前言当王朝终结,新帝登基之时,国号的更换或许最大限度地昭示着“开天辟地”的气势。然,谨慎地说,创业的真谛并非繁文缛节,而在撑起一方安稳与心甘情愿之间。那位坚定地延续了“汉”姓的开国之君,又经历过什么,做出何等选择?一位天降祥瑞的皇孙为何沦为赤贫?福…

(2023-12-03 - 203)

李白被唐玄宗赶出京城,怀着复杂的感情,写下一首小诗

天宝元年,李白终于受到征召来到长安,成为了唐朝朝廷的翰林学士。这一幕虽然远隔一千多年,却让人遐想不已。此时的长安,有着最开明睿智的皇帝,有着最美的妃子,还有这位最顶级的诗人,他们让长安熠熠生辉,也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美好邂逅。只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样…

(2023-12-03 - 183)

说红楼:妙玉亲自烹茶,只为和“他们”喝一杯“体己茶”

妙玉,作为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栖居于贾府的栊翠庵。纵使妙玉的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出身也很优越,奈何父母、师父也都亡故。哪怕是青灯古佛的生活,妙玉一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妙玉偏偏又是那极清高孤傲的人,就像曲子【世难容】里说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馥…

(2023-12-03 - 176)

  • 首 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末 页
  • 2000条记录 30条/每页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