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古人真的对瘟疫束手无策?这样想你就错了,看看古人有多聪明

瘟疫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字眼,现在是这样,过去更是这样。17年前的非典和当前的新冠病毒令人闻之胆寒,但是由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采取了科学防控措施,可以说把这两大瘟疫造成的人员伤亡控制到了最低。如果看一下历史上的瘟疫,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造成的死亡数…

(2020-03-15 - 408)

辽朝都灭亡了差不多1000年,为何俄罗斯人至今称中国为“契丹”?

古代,其它国家对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但是,有这么一个称呼相当特殊,它被沿用至今,这个称呼就是“契丹”,至今,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斯达夫国家;中亚突厥语系国家;甚至古葡萄牙语、古西班牙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这个知识可能很多中国人…

(2020-03-15 - 642)

一位被战争改变命运的商人,为明朝筹措时机,也因“忽悠”丢性命

近二十的记忆里,在大庭广众下忽悠,也就只有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本山老师和宋丹丹老师在春晚上的表演了;后来长大后,才知道,人生无处不忽悠,世间无处不忽悠。就在对忽悠已经司空见惯的时候,突然发现,古人也忽悠——当年明月先生在其历史巨著《明朝那些事儿》中称…

(2020-03-15 - 404)

宋代对付蝗灾有哪些先进之处,甚至一些地方有“蝗虫”但不成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饱受蝗虫灾害的影响。殷商甲骨文上,就有关于蝗灾的记载,所谓”秋为聚”,“秋”指的就是蝗虫。蝗虫成灾,遮天蔽日,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粮食绝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饥荒,留下一片,最终“饿殍遍野,千里无鸡鸣…

(2020-03-15 - 45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三次“大沽口之战”,清朝为何难逃惨败噩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大清王朝最苦逼皇帝之一——咸丰皇帝时期,是一段比较长也比较复杂的历史,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战争事件。本文重点讲述三场战争,以此来窥探出这一时期清王朝与欧美列强之间的差距。有朋友可能会说,差距不就是英国军事强而我国军事弱吗?还有…

(2020-03-15 - 624)

老照片:令人怀念的1978

对于国人,1978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令人怀念的;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也包含着无数个体情感的记忆。这一年对于中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当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1978年是使中国人发生剧变的一年......一起…

(2020-03-15 - 672)

都是防御战,德国为何能突破马奇诺防线,而对斯大林格勒束手无策

在二战之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战争初期,各国都修建了耗资巨大的超级防线,比如当时法国有马奇诺防线,德国有齐格菲防线,苏联有斯大林防线后来增设了莫洛托夫防线。但是这些防线在真正的战争之中往往是轻易就被突破,根本就没发挥预计的作用。反倒是后来苏德战…

(2020-03-15 - 660)

清代举人做官的“大挑制度”:范进中举后能当什么级别的官员

《范进中举》因其讽刺清代的科举制度和人们捧高踩低的社会风气,而成为一篇中学语文必学科目,无论是范进中举前后自身的酸腐、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张乡绅的殷勤结交,都无不显示着“举人”这个名头的分量。稀罕的举人老爷受现代小说、影视作品中状元满地走,进士不如狗…

(2020-03-15 - 496)

同为“永久中立国”,为何瑞士能免于战火,而比利时惨遭入侵

在全世界的国家之中,有一类国家非常的引人注目。这一类国家就是“永久中立国”。什么叫“永久中立国”呢?说穿了就是永远不会在任何纷争中加入某一方的国家。世界上最著名的“永久中立国”就是瑞士了。但是有趣的是,并非宣布“永久中立”就一定可以避免被入侵的命运…

(2020-03-15 - 850)

古代的计量单位缗、钧、跬、寻、斛,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

高中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钱币度量衡,统一起来了当时紊乱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虽然统一起来了,我们通常知道的其实并不多,例如一锭银子,一贯铜钱,甚至是一石,一斗。那古代有哪些少为人知的计量单位呢?它们都表…

(2020-03-15 - 491)

曾是清朝藩属国的“琉球”,为何会变成了日本的“冲绳县”

作为曾经屹立于东方的天朝大帝国,因为文化先进,经济发达,周边无数小国纷纷依附,主动受封纳贡成为帝国藩属国。说实话,做天朝帝国的藩属国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首先“抱大腿”很有安全感,其次经济上又能得到很多好处。而且尽管是藩属国朝贡,但实际上每次天朝…

(2020-03-15 - 421)

太平天国之乱持续数年,为何清朝财政没被战争压垮,反而越打越富

从1851年江宁之乱到1864年攻破天京,太平天国战乱持续了十四年。有学者估算,这十四年中清政府为平定太平天国花费了二亿五千万两白银。对于当时的清廷来说,这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咸丰皇帝要是提前知道会花这么多钱,恐怕会被当场吓死。清朝祖制:“国家出入有经,用…

(2020-03-15 - 513)

明朝最强的“南直隶”,为何被清朝拆分,变成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明。第二年,明朝设置以“两京十三布政司”为主体的行政区划,其中南直隶的综合实力鹤立鸡群,倍受朝廷关注。时移世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清高宗下令将南直隶一分为三。明朝最强省份为什么会…

(2020-03-15 - 540)

欧洲国家君主只称国王不称皇帝,“皇冠”只属于罗马帝国继承人

在欧洲历史中,“国王”和“皇帝”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和称谓。那些欧洲的国王们,他们是根据出身和血统世袭的。欧洲历史上的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和中国古代的皇帝们是很相像的,国王在所属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权力,都是说一不二的。以宗教的视角来审视,国王们是“世…

(2020-03-15 - 517)

苏格兰男人为什么穿裙子?

穿格裙的吹笛人、穿格裙的酒吧招待、穿格裙的军人、穿格裙的居家男人……对苏格兰而言,就象格裙和风笛不能分开一样,没有了穿格裙的男人的苏格兰也就变了味道。苏格兰方格呢短裙,英文Kit,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短裙的起源关…

(2020-03-15 - 399)

古代女子为何要学礼法“三从四德”,里面都是些什么内容?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在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一词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为父服…

(2020-03-15 - 331)

长江之诗:华夏文明源头,被遮蔽了两千多年

公元724年,大唐盛世,24岁的李白决定仗剑走天涯。他告别亲人,乘舟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人生第一次离开巴蜀故乡。船还在蜀地境内,年轻的诗人对着月色,已经开始想念他的朋友。但外面的世界很大,他终归要去看一看。他写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表明他不曾因为思念…

(2020-03-01 - 1818)

有缘的人,总会不期而遇

在人世间,总有离别与相聚。我们始终相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在诗人的世界里,亦是如此。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唐·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诗词君与友人上次分别后,已…

(2020-03-01 - 376)

茨威格36句经典语录,启迪人生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1、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2、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得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事了。3、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就象等待我的命运。4、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5、…

(2020-03-01 - 416)

6个哲理小故事,重塑你的人生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

(2020-03-01 - 393)

伏尔泰: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誉为“欧洲良心”。伏尔泰1694年11月21日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

(2020-03-01 - 475)

《周易》:30个成语,30种为人处世大智慧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源”。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今日与大…

(2020-03-01 - 500)

季羡林:在饥饿地狱中

同轰炸并驾齐驱的是饥饿。我初到德国的时候,供应十足充裕,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法西斯头子侵略成性,其实法西斯的本质就是侵略,他们早就扬言:要大炮,不要奶油。在最初,德国人桌子上还摆着奶油,肚子里填满了火腿,根本不了解这句口号的真正…

(2020-03-01 - 430)

卢梭经典语录,句句哲理满满

如果流动,就流走;如果静止,就干涸;如果生长,就慢慢凋零,这个世界没有永恒。——《忏悔录》 你什么也舍不得牺牲,结果你什么也得不到,由于你一心追逐你的欲念,结果你是永远也不能够满足你的欲念的。——《爱弥儿》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

(2020-03-01 - 385)

最美禅诗50首,让心迅速静下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2020-03-01 - 439)

尼采哲学语录50句,每一句都给人无限启迪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出生,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其兼具艺术家的浪漫气质,是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1、 每一个不曾起舞…

(2020-03-01 - 487)

叔本华:人们在匆忙中爱,却在悠闲时憎恨

人们在匆忙中爱,却在悠闲时憎恨文/叔本华人类每一种完美,都与一种本身势将形成的缺点联在一起,但是,如果我们说每一缺点都与某种完美联在一起,也是对的。因此,我们时常发现,如果我们对某人发生误解,那是因为当我们开始认识他时,把他的缺点和与这些缺点联在一…

(2020-03-01 - 405)

沈从文:黄昏

黄昏文/沈从文雷雨过后,屋檐口每一个瓦槽还残留了一些断续的点滴,天空的雨已经不至于再落,时间也快要夜了。日头将落下那一边天空,还剩有无数云彩,这些云彩阻拦了日头,却为日头的光烘出炫目美丽的颜色。这一边,有一些云彩镶了金边、白边、玛瑙边、淡紫边,如都…

(2020-03-01 - 350)

莫里斯:人老了是什么感觉

人老了是什么感觉文/莫里斯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

(2020-03-01 - 460)

马德: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

在贫穷中挣扎的父亲文/马德父亲是在他生命的第49个年头上去世的,那一年,我正好考上大学。父亲得的是肺气肿,一说是肺穿孔,到底是什么病,至死也没有搞清楚,只说是和肺有关。父亲跑了一趟官厅的医院,没几天就回来了。父亲说,那个地方,贵巴巴的,咱们住不起。父…

(2020-03-01 - 410)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