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全部甲骨文对照表》收藏版,终于找全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全部甲骨文对照表》﹀…

(2022-04-10 - 341)

清明节诗词38首

《寒食野望吟》唐 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

(2022-04-10 - 325)

清明节的由来竟如此悲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

(2022-04-10 - 275)

12篇微小说,短到极致,却催人泪下!

01老人得肺癌住院,家里几乎掏空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受着病痛的折磨。老人临走前的一晚,将孙子叫到床前,小心地从怀中掏出一本存折,小声对孙子说:这是我留的一点私房钱,就知道那傻老婆子会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给我看病,这钱是我偷偷藏的…

(2022-04-10 - 483)

古时十二个月的雅称,美极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经典在现如今看来,仍旧充满了智慧。一年有十二个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称呼这十二个月的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就让诗词君给大家介绍一下,十二个月的那些唯美至极的雅称吧!顺便看看你出生的月份叫什么名字!01一 月孟春、柳月…

(2022-04-10 - 378)

千古名句200句

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就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而自古以来,中国人把读书定义为最高尚的行为。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一生必背的千古名句都有哪些吧。爱情名句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____卓文君《白头吟…

(2022-04-10 - 435)

老照片 1971年阿尔巴尼亚国家体操队访问中国 受到热烈欢迎

1971年9月23日至10月31日,阿尔巴尼亚国家体操队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长沙、广州进行了友好访问。图为阿尔巴尼亚国家体操队成员和上海广灵路第二小学的小朋友在一起。9月30日,国家体委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

(2022-04-10 - 357)

中国追求经济效率 1982年1月28日《参考消息》

1982年1月28日《参考消息》 美联社摘要报道里根的国情咨文中国追求经济效率埃及和苏联关系正常化的前景 波兰的亲苏、保守派增强了势力…

(2022-04-10 - 316)

被废掉的皇帝:同命不同运

01在当上皇帝仅仅27天后,刘贺就被废了。 作为汉武帝与宠妃李夫人的孙子,刘贺原本与帝位距离遥远。刘贺的父亲刘髆[bó]是汉武帝的第五子,刘贺的祖母则是成语“倾国倾城”的典故本尊——李夫人,李夫人去世后,哀伤至极的汉武帝将他与李夫人的独子刘髆封国在昌邑(…

(2022-04-10 - 416)

鲜卑人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可能慕容复自己都闹不清楚,他想重建的是哪门子的“旧国”。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有一位玉树临风的世家公子——姑苏慕容复。此人以一招擅长反转劲力的“斗转星移”,令江湖中人忌惮三分,也使得他有幸与丐帮帮主乔峰并称为“北乔峰南慕容”。按小说的设定,这位江…

(2022-04-10 - 337)

帝国“房事”

50岁这年,大诗人白居易终于买房了。话说自从29岁考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以后,诗人白居易一直在大唐长安城租房居住,属于典型的“京漂”一族,没有房,老婆也不好娶,一直到37岁那年,白居易才娶上了媳妇。老白当年刚参加工作时,是担任“校书郎”,这是一个正九品官…

(2022-04-10 - 418)

中国老司机,狂飙3000年

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嬴政经常乘坐马车巡视四方。公元前218年,他东巡到了一个叫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的地方。皇帝是个高危职业,一生多次遇刺的秦始皇又将经历一场生死考验。韩国旧贵族张良早已指挥一名大力士埋伏在皇帝车队的必经之路,决定对秦始皇发动…

(2022-04-10 - 477)

清朝时期归顺中国的俄罗斯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北京东直门外坐落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使馆原为东正教圣尼古拉大教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饱经沧桑的教堂是历史的证人,它的身后隐藏着几个世纪前俄罗斯人流落中国的隐秘历史。一、东飞的双头鹰16世纪后,沙俄探险家们急速向东方压进。他们为寻求貂皮和贵金…

(2022-04-10 - 448)

上海都有哪些租界?清朝灭亡后,中国如何从列强手中收回租界

众所周知,上海位于东部沿海精华地带,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自《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作为首批被列强炮火打开的商埠,一批一批的外国势力进驻,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居留地等单位,将其圈成事实上的殖民区域,上海人民被迫接受与这些外国人“共存”的局面。而不甘…

(2022-04-10 - 1068)

古代朝鲜也有科举考试,且实施上千年,和中国科举制度有何异同

科举制是世界著名的考试制度。千年之前,隋朝皇帝一声令下,科举制就此诞生。进入唐宋,科举制渐渐完善。明清皇帝推崇科举八股,科举制定型,并逐渐走向僵化。到科举制遭到废除的时候,该制度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1300多年,可以说是十分长寿的制度。长期以来,朝鲜…

(2022-04-10 - 376)

刘备托孤时,留给孔明的八个字,究竟是何用意

白帝托孤,或者更确切的说法是永安托孤,一直以来都是喜欢三国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作为托孤者的蜀汉先主刘备,在将国事和太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后,留下了一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更是引发了后人无数的猜测与争议。由于托…

(2022-04-10 - 384)

靠几千兵力,为何东汉就能掌控整个西域?三大策略,解决诸多问题

西汉军队封狼居胥,东汉同样武功赫赫,东汉军队打仗善于 “以少胜多”。比如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班超在西域曾以千余人的兵力打败了贵霜帝国的7万军队,取得了捍卫东汉西域主权的辉煌胜利。东汉守卫西域的兵力有多少人呢?根据史书记载,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官员有37…

(2022-04-10 - 280)

杨坚建立的政权应该是“随朝”才对,但为何会变成“隋朝”呢

回望历史长河,最受欢迎的国号,莫过于“汉”。除了东西两汉,还有蜀汉(刘备)、成汉(李寿)、后汉(刘知远)、南汉(刘)、北汉(刘崇)等十余个政权;“周”也很受欢迎,如北周(宇文觉)、武周(则天大圣皇帝)等。另外,当年叱咤风云的战国七雄,也几乎都有后代…

(2022-04-10 - 332)

被遗忘的好皇帝:对权贵狠,对百姓仁

永平十七年(74年)正月,才过完新年,汉明帝刘庄像往常一样,着令大臣准备拜谒原陵事宜。原陵是东汉王朝的第一座帝王陵墓,里边躺着的,正是汉明帝的父亲汉光武帝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出发谒陵的前夜,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又变回了当年承欢父母膝下的少年皇子。…

(2022-03-27 - 441)

鲁迅《祝福》

祝福文/鲁迅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1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

(2022-03-27 - 417)

《道德经》:为什么说“上善若水”?

古往今来,我们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让人做一个善人、一个好人。那“善”的标准是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上讲了一句千古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就是说,最上等的善,就是像水那样的德行。什么样的德行?水善于利…

(2022-03-27 - 289)

小人的十大特征,发现一个,也要小心!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君子交往,和君子做朋友,没有人愿意和小人交往,和小人做朋友。那怎样辨别君子和小人?怎样看清小人呢?下面总结了小人的十大特征,如果发现一个,也要小心了!一、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一心只为自…

(2022-03-27 - 332)

读《史记》,悟人生!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在史学界有很深的影响,在文学界也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非常值得我们去读。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感悟:有句歌词唱得好:“世人慌慌张张,…

(2022-03-27 - 421)

《资治通鉴》10句名言,句句真言,受益终身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史家之绝笔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感悟:忠言逆耳利于行,多听一些不同的意见,才能明…

(2022-03-27 - 294)

《菜根谭》: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菜根谭》这部书,是一部语录集,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作者洪应明,号还初道人。在这部书中,作者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为人处世、修身养德方面,每读一句,…

(2022-03-27 - 261)

君子的十个特征,即使有一个,也是好事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个君子,不愿做小人,即使自己是个小人,也不愿承认,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好人,自己是君子,别人是小人。那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下面列举儒家所讲的君子的十个特征,大家自己对照一下,即使发现一个,也是件好事。一、君子坦荡荡…

(2022-03-27 - 415)

这个凶悍的民族,没了?

冒顿单于至死也未能想到,两百多年后,他的后代匈奴儿郎们,居然会为了一口吃的,投降了! 那是蒲奴单于时代。蒲奴单于是那位著名的呼韩邪单于的孙子。他在位初期,匈奴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史载,当时匈奴“连年早蝗,赤地数千里,竹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2022-03-27 - 310)

明朝崇祯帝仅在位17年,朝鲜为何把崇祯年号用了200多年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指挥的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为国捐躯”,统治中华大地276年的明帝国走向覆灭。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年仅7岁的福临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坐上了北京城的龙椅。随着清朝在全国范围内稳定局势,“崇祯”年…

(2022-03-27 - 276)

抗日战争时,中国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是如何生活的

在近代中国,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一是因为地理位置临近中国,旅途资费便宜,二是为了学习日本迅速崛起,由弱转强的技术经验,大量的中国青年涌入日本求学,人数数以万计,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九成以上。但是近代中日关系十分复杂。日本始终将中国作为其侵略扩张的发展…

(2022-03-27 - 339)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同为编纂巨著,为何前者受推崇,后者毁誉参半

我国封建王朝发展到明清时代,不但中央集权的体制发展到了极致,而且经济水平以及文化造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与文化上的长足发展,正是集权体制的成果之一。经济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不是本文重点,所以不论。文化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标志之…

(2022-03-27 - 325)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