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梁实秋: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是一种修养。人生在世,你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里,都无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因此,成为会说话的人,对于你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是会有好处的,也将会受用一生。弄懂说话之道,比练习说话之术更重要。梁实秋总是以平和豁…

(2021-06-07 - 329)

高考 | 18首状元诗词,祝考生雁塔留名,蟾宫折桂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科状元」。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这些状元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我们留下了不…

(2021-06-07 - 514)

君子的3个特征,看看你有吗?

在《论语.宪问第十四》中,有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子曰:君子道这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告诉我们,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但他自己都没有做到。第一个是仁者无忧;第二个是知者不惑;第三个是勇者无惧。君子内在德行…

(2021-06-07 - 562)

古人说的“八交九不交”,究竟什么意思?

俗话常说“八交九不交”,这句话是曾国藩在家训中讲的,意思是要善交八种益友,远离九种损友,可以说是一部交友指南,对我们为人处世非常有帮助。下面我们简单分享一下:善交八种益友一、德盛者《大学》上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我们与人交往,不能光看他是不是…

(2021-06-07 - 350)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儒家学说中,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君子和小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个君子,不愿意做个小人。那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因为要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今天我们专门分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区别,就是《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说…

(2021-06-07 - 437)

流落美国的清代彩绘册页《戏曲人物百图》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

(2021-06-07 - 414)

中国书画:写意的省思

写,即一种书写的行动和心理状态。意,即主体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写意有大、小写意之分。大写意强调的是精神境界高,笔墨气魄大。大写意与书法中的草书观念一致,有的画家甚至以狂草入画。中国大写意精神既高妙又超凡,应该是比较难以达到的一种磅礴境界。…

(2021-06-07 - 303)

《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2021年6月1日,国家图书馆主办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正式开展,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其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永乐大典》高仿真影印本亦在展出之列,其工艺尺寸与原书一致,重现传世经典的传奇神韵和恒久魅力。盛世修…

(2021-06-07 - 633)

读书与烦恼

我喜欢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物仍是那个物,在乎观者的心境与层次。每个人看到的同一样东西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没有人愿意做愚痴的那个,但实际上你就是一件并不通窍的钝器。智者需要高深的学问丰富的游历…

(2021-06-07 - 368)

郑樵和他的《草堂记》

说到草堂,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庐山的白居易草堂。这两位唐代大文豪的名气很大,瞻仰其草堂、拜读其诗文的人也很多。本文要说的草堂主人郑樵,知道他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郑樵,字渔仲,宋代莆田人,原居仙游古邑霞溪之西。郑樵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

(2021-06-07 - 280)

张春龙:旧书之美

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着读书梦藏书梦的理想,对于他们而言读书与藏书是人间的一大美事,更是其“诗书传家”“耕读传家”情怀的一种希冀。在这种传统的氛围中,我渐渐与书结缘,成为了一个读书人,更成为了一个藏书人。在我看来,旧书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一种宝贵的财富…

(2021-06-07 - 342)

徐山:《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辨正

《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学者理解有分歧。本文从《老子》的成书背景出发,指出第一字的“道”是老子思想的“道”,即“道3”(以区别本义“道路”用法的“道1”和引申义“学说、思想体系”用法的“道2”)。首句直译为:(我老子思想)“道3”(如…

(2021-06-07 - 427)

世人拜佛,却从来不识佛

▲莫高窟塑像 | 图虫创意37岁的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夜里,他梦见一位高大的金人,头上顶着日月的光环。醒来后,第二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汉明帝向臣子们寻求解梦。有人回答说,我听说西方有神,其名为佛,陛下梦到的,莫非就是佛吗?佛在哪里?佛在西方。汉明帝梦…

(2021-06-07 - 848)

他是帝国的神话,他的子孙却沦为笑话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在平定广西思田之乱后,病体沉疴的王守仁来到广东增城的忠孝祠祭祀先祖。这座由当地天妃庙改建的忠孝祠,供奉的正是王守仁的先祖王纲、王彦达父子。当年,王纲因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言治国安邦之策,得明太祖赏识,任职广东参议,到广东地区督办…

(2021-06-07 - 377)

中国人养了9000多年,如今被逼上绝路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年初),明武宗朱厚照突然下诏,严禁全国百姓养猪、杀猪和吃猪。原因他没说出来。但肯定不是为了防止乡下土猪进城拱白菜。这道历史上著名的“禁猪令”明确称,“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如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

(2021-06-07 - 570)

杂牌军武器普遍不如中央军,为何阎锡山晋绥军炮兵实力堪比中央军

1937年9月,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山西北部的忻口地区。阎锡山指挥的晋绥军部队——国民革命军第6集团军、第7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第18集团军一起,在山西忻口地区和日军展开殊死拼杀。经过激战,中国军队歼灭日军2万多人,陆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第…

(2021-06-07 - 589)

非洲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很多国境线都是直的

打开非洲地图,笔直的边界线成为这张地图的显著特征。据统计,全非59个国家和地区,44%按经纬度划分的边界,30%存在着直线或曲线等几何线条边界,只有26%属于自然边界。这种有违常理的直线边界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而这些这些边界又是如何划分的?上图_ 非洲地图边…

(2021-06-07 - 474)

西汉灭亡后刘盆子、刘玄和刘秀都曾复兴汉室,为何刘秀能最终成功

西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新朝时期。然而,由于王莽错误的改革,新朝政局并不平静,绿林军和赤眉军的武装起义很快打破了王莽统治的宁静,“人心思汉”光复汉室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刘汉皇族光复汉室的浪潮中,中国大地先后出现了三个以“汉朝”名义呈现出的政权:赤眉军…

(2021-06-07 - 414)

普通话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满语词汇,这种情况是怎样产生的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全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的民众上学时都要学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写规范汉字。但鲜为人知的是,普通话中竟然有部分词汇来自于满族语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上图_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普通话中常见的满语词汇一般来说,普通话中常见的满语…

(2021-06-07 - 350)

驻扎京口的八旗兵,为何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都几乎全军覆没

清朝八旗兵的总兵额约二十万人,这二十万八旗兵又被分成了两部分,十万人负责保卫京师,是为禁旅八旗;剩余十万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战略要地进行驻守,是为驻防八旗。如西安、广州、南京、南京等处均有八旗兵驻扎。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朝廷对地方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保…

(2021-06-07 - 527)

731部队的石井四郎,为何没被审判还成了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顾问

提到731部队,熟悉二战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支驻扎在哈尔滨的日军部队,以惨绝人寰的“细菌战”试验和“生物战”试验,对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残暴、血腥、泯灭人性的一页。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石井四郎本人…

(2021-06-07 - 603)

什么是玄甲军骑兵?唐朝骑兵为何有深厚的突厥“影子”

在唐朝统一全国和反击突厥的战斗中,玄甲军骑兵部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唐朝的玄甲军骑兵?唐朝骑兵的身上为何有深厚的突厥痕迹呢?玄甲军和骑兵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事变中被杀害,李渊废掉了傀儡皇帝杨侑,自己称帝建立唐王朝。面对周边刘黑…

(2021-06-07 - 433)

民国的学生是如何考大学的,和现代的高考一样吗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快速提升,今天的青少年考上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民国时期的高中生是如何考大学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民国时期的高考制度。第一,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民国大学录取考试的诞生埋下了伏笔。提到民国…

(2021-06-07 - 427)

诗词里的五月,原来这么美

--悉数春夏秋冬,就五月最美,四月绵雨把五月的天洗得剔透,没有尘埃,蔚蓝至极,瘦红肥绿的山川,把五月点缀的恰到妙处。五月的初夏,娇柔明媚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

(2021-05-24 - 571)

古灯简史:为你指路3000年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宝鸡)的帷帐里,一代名相诸葛亮发出了最后一声长叹。突然有人快步拨开帷帐幕布,气氛顿时紧张。他带来的消息是:吴军伐魏无功而返。诸葛亮一听,顿时两眼发黑,心梗倒地,旁人抢救半晌才苏醒过来。半夜,诸葛亮扶病出帐,抬头望着星空,两眼却逐渐…

(2021-05-24 - 682)

孟子:读古人书就是纵向扩大社交圈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享用了好吃的鸡蛋,不一定要知道生蛋的母鸡是谁,但孟子似乎不主张这样,孟子是个讲情义的人,他很尊重那些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精神食粮的先贤,觉得在享用了产品之后,一定要了解和尊…

(2021-05-24 - 339)

民国文人与《聊斋志异》

莫言曾说他的文学创作受《聊斋志异》影响很大,“我写的《红高粱》一书中,‘我奶奶’这个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有了灵感。”其实,不独莫言,许多文学大师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鲁迅从12岁就读这部书,1921年在《唐传奇体传记(下…

(2021-05-24 - 294)

兄弟三人的不同人生,老大知名作家,老二是汉奸,老三官至副国级

近代中国有这么兄弟三人,他们都是知名学者,但是结局却大不相同。老大是近代知名作家,老二做过汉奸,老三官至副国级。这三兄弟就是周树人、周作人和周建人,周树人也就是鲁迅。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他的作品以…

(2021-05-24 - 578)

茅盾:一个人如何才能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文 | 茅盾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

(2021-05-24 - 385)

重读《围城》:透过婚恋看人生,如何打破无形的围城?

“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这是钱钟书笔下的人物方鸿渐的人生写照。他渴望的爱,得不到,他不想要的爱,偏偏纠缠他,而他得到的爱,却成了张爱玲口中的“蚊子血”。方鸿渐一生都在各个围城辗转、逃窜,像极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你把恋爱当儿戏,婚姻将你围在城初识…

(2021-05-24 - 596)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