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Dmitry Kabalevsky)1904年12月30日生于圣彼得堡。 《大提琴奏鸣曲 op.71》 卡巴列夫斯基1929和1930年先后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班及钢琴班,1932年起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40—1946年任《苏联音乐》杂志主编。1949—1952年任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音乐部副主任。1952年起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1962年起领导少年儿童音乐美育委员会。1969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所属美育委员会主席。70年代初主持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教育部成立的“音乐实验室”工作,辞去音乐学院教授职务,致力于中小学音乐教育。 卡巴列夫斯基的创作大多以苏联现实生活为题材,音乐具有明朗的色彩,抒情性较为突出。音乐语言与民歌、革命歌曲、群众歌曲的音调、节奏有密切联系。苏联青少年的形象是他创作的主题之一。 作品 歌剧《塔拉斯一家》(1950) 歌剧《塔拉斯一家》(小提琴协奏曲,1948)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949) 《第三钢琴协奏曲》(1952)等。 他也擅于创作戏剧性、悲剧性的作品,如第三交响曲《纪念列宁的追思曲》(1933)、 《第四交响曲》(1956) 献给卫国战争牺牲者的清唱剧《追思曲》(1962)等 他根据罗曼·罗兰小说为题材写作的歌剧《哥拉·布勒尼翁》(1938)也很有名,1968年重新修改,1972年获列宁奖金 《第四钢琴协奏曲“布拉格”》 编有著名的《卡巴列夫斯基教学大纲》。大纲以苏霍姆林斯基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为主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