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on the G string(Julian Lloyd Webber;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James Judd - 101 Cello)
《G弦上的咏叹调(Aria Sul G)》,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为巴赫《D大调第三号管弦乐组曲BWV1068》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着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遥远的未来之中”。《G弦上的咏叹调》将天上人间最圣洁的情感融为一体,经过多少寒冬酷暑,仍然散发出岁月和历史混合的气息。G弦上的执念丰满浑厚、馥郁动人,唯有深刻理解巴洛克音乐的精神,才能探寻深藏其中的非理性的积极因素。巴赫对马丁·路德的膜拜与虔诚,对宗教的诚挚与执着,让教会音乐根植人心,翱翔于高山之巅。巴赫不是小溪,他是连绵起伏的大海。 1723年巴赫辞去科藤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的圣多玛斯教堂任职,在此古老而阴沉的教堂中度过了他生命最后27年的莱比锡时代(1723-1750)。作曲家虽然沉浸在宗教纯净的世界中,但目光仍投向生机勃勃的尘世间,在音符中他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世的眷恋。在1727年至1736年之间,写就了他的《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组曲结构跟魏玛宫廷时期(1708-1717)的《英国组曲》与科藤时期(1717-1723)的《法国组曲》那样,也是由序曲与各种宫廷舞曲组成,显示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全曲共包括五首曲子:序曲、咏叹调、加沃特舞曲、布列舞曲与基格舞曲。 “你听过巴赫的G弦之歌吗?那是在绝境之中诞生的心动旋律。就像,他们的相遇。”凡是改编,都是被感动了的,愿意以一己之力让乐曲臻至完美,有热爱才有最后的辉煌。《第三号管弦乐组曲》中第二部分的“咏叹调”,100多年后,由19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大键琴或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由主奏小提琴在G弦上演奏全部旋律,并将原标题“咏叹调”改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改编后几成绝响的心灵歌唱为此大放异彩,穿越漫长的时空尘封,透过厚重历史风云而奇迹般焕发出新的光芒,让曾经中断的声音在我们身边回响。
此曲呈现了苏格兰民谣风格,各声部线条清晰,对比和谐,就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舒缓,有时以小提琴独奏形式出现,有时以大提琴独奏形式出现,还有时以弦乐合奏或其它形式出现。乐曲分为两段,A段小提琴像是一位伤感缠绵的女高音,咏叹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具有巴洛克后期夜曲的纯朴典雅风格,似乎是面对皎洁之月不尽遥望,向上帝默默祈祷;B段在深情述说中起伏较大,跳跃和模进将蕴积于内在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回归到缱绻吟诵,在静似祈祷的气氛中结束。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低吟浅唱美丽迂回地吟游,巴赫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抒情的篇章。低音弦的拨奏伴奏则是始终温情配合,如吴越王钱镠寄语“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其实,我只是爱你,就会纵容你。G弦音色丰满、浑厚,它的坚硬厚实和粗纱的触感,像在既定的命运中又保持一份不甘的倔强,经过无情岁月的磨砺豁然把酒话桑麻。 (小提琴/大卫·葛瑞特) 美妙的音乐就会有美丽的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东方“断弦“一般被借寓为预感发生伤感之事或孤独无助之时,正所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何等孤绝!当大家准备看好戏的时候,巴赫不慌不忙,仅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曲“咏叹调”,利用仅有的资源不可思议地完成动人的乐章。 1830年,当著名的忘年交,21岁的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81岁的歌德听时,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他说:“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深刻感受《G弦上的咏叹调》,我是在一次发布会后的深夜,疲惫地坐上一辆车,一阵清风抚慰的音乐飘来,泪盈。此时音乐与我是如此心意相通,车中镜子,注视着温婉的自己究竟何事泪眼朦胧?当然绝不是“罗带同心结未成”式长相思的泪盈,而是被这来自天国般空灵飘渺、干净纯洁的旋律所感动,它如圣山的光辉,如纤尘不染的云彩,更是圣母,抚慰着无辜受伤惊恐如小鹿的我。那时自己正经历人生长达几年的威胁,最艰难的一段时期遇见最具治愈系的音乐。庄子说人生“梦饮酒而朝哭泣”,毫无疑问,自己的勇敢与决断,更多是不屈,在与某些利益集团的周旋与斗智斗勇中,最终迎来最“坚强玫瑰”的美誉。我,如天山雪莲一样超尘拔俗,如水清澈如月皎洁。那个晚上,遥望天际,听着巴赫的音乐,去思考他所遇到的挫折,他所坚守的信念。无论走过的路是否身不由己或充满希望与惊喜,生活的甘苦只有自己去体会,那些没有在苦海里浸润过的作曲家要在人们的心田里扎根难乎其难。同样,没有在人世中沉浮不足以理解音乐的内涵,缀饮过苦痛才有深刻的洞察。“音乐应当使人从内心感动透彻,成为人最后的希望和最终的避难所”。真正美的音乐让你生机勃勃,源源不断流出生活的勇气与正气,永不枯竭。倾听那隐藏在巴洛克深邃悠远意境里的秘密,就像奥托·贝特曼曾经评论过的,巴赫的“音乐将理清生命所不能整理的一切。” 电影中的古典音乐经常出现,在美国惊悚电影《七宗罪》里,冷静机智的老侦探在图书馆查找中世纪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背景音乐就是巴洛克时期有教堂背景的《G弦上的咏叹调》,用纯净的音乐来表达基督教深刻的内涵,同时沾染几许人文主义思想;此曲也经常在纪念性的音乐会上演出,2008年柏林爱乐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纪念赫伯·冯·卡拉扬100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便以一首《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加演,表达自己对于伯乐和恩师卡拉扬的无限哀思。另外穆特在2008年中国的巡演中,在得知四川大地震的消息后临时决定加演此曲,诗意的旋律咏叹着心灵的忧伤,同时又倾诉了蕴积于内心的美好希望。 (大提琴/米莎昆特) G弦上的执念来源于音律之上闪耀着的逻辑思辨,在一个由乐器、旋律以及节奏构成的漫长追循过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不同节奏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美学情感。遇见美的音乐所进行的心灵交流,也如游历中惊喜重逢,旁人不解为何喜爱吴哥窟?未亲临吴哥窟不解,真正站在袅娜多姿的阿帕莎喇女神面前,她正在对着你神秘微笑,还有那古老佛塔庙宇上红色高棉的微笑,你就会理解吴哥寺发现者法国人亨利·穆奥150多年前在丛林里见到吴哥寺,会发出与博物学家身份不符的惊叹那样,只因,吴哥窟太美,美到深爱她的人流连于它,不会离它远去,更加会因爱而失去客观的评判能力。巴赫也如此,从迷恋他的《英国组曲》开始,多少年月尘封的喜欢,在想象的寂寞舞台上,翩然起舞;在《受难曲》中看到他的悲天怜人,在管风琴里窥见他的傲岸克制,在组曲里沉浸在他的高蹈飞扬中……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四百位演奏家成功演奏《马太受难曲》,让沉浸在浪漫主义欣喜中的人重新发现巴赫;1903年,兰多芙斯卡在她的一场大键琴演奏会,开始了一场新的复古式振兴巴赫运动;20世纪,“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图雷克,以宽广而庄严的巴赫闻名遐迩;而离经叛道的古尔德对巴赫音乐井然而深刻的秩序演绎也引起世人的重视;这里《G弦上的咏叹调》的光芒远远掩盖了改编者威廉密,这些热情的音乐家以不同的诠释造就了一个复杂而又深厚的音乐传统,让记录了人类哲学思考的巴赫音乐重返人间,为我们滋生取之不竭的生存活力。手中最轻的揉弦是悸动,栖息在你的G弦,与隐藏于音乐深处的精神相契合。 琴声悠扬,飘来最纯净的音符。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G弦见证岁月的沧桑,咏叹调抒发着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情怀。圣洁的光透过圆顶教堂的玫瑰花窗,斑斓地折射在圣多玛斯教堂坚如磐石的身影上,虔诚的新教徒巴赫谦卑眷抄着音符,提琴如线,以环绕的方式有序地纵横交错着,促成了一幅巴赫的音乐密码,明亮而醇厚,巴洛克的奇异珍珠一次又一次得到详述与证明。也许《G弦上的咏叹调》不会象大海般让你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然而情愫暗涌,如晨光匍匐在色彩斑斓的花卉与叶子上,它总能触动你内心最柔软之处,温情、鲜活、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