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一味地吃大餐「吃到饱」,大鱼大肉及膏粱厚味,加上喜爱吃快餐,如烤、炸、刺激食物及含磷、钾、钠的高浓度饮料,雪上加霜,个个都是「伤身」或破坏体内免疫系统的凶神恶煞。 众所周知,节假日前后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时间段,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起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 平日里吃十成饱的人,到了这些时候可能会吃到十二成饱,甚至更多。这样带来的突发风险不容小视。 适度保持「饥饿感」 启发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的结构是在击败从体外入侵的病原体,和在体内产生的癌细胞,就如军队攻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国家一样,免疫系统也要攻击病原体和癌细胞来保护人体。 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免疫力增强,来自「少食,几分飢饿感」。 中医养身讲求是「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飢与寒」在元朝滑寿、难经本义:「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人无胃气,则死生之要会也」。 免疫力就是细胞“干不干活!” 正如长崎大学医学博士石原解释:所谓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吞噬力和杀菌力。 当人饱食终日、膏梁厚味,体质变酸,酶作用会受到阻碍,内分泌失调,荷尔蒙也会受影响,人体吸收会阻碍排泄,排泄机能减弱,免疫细胞降低,反之则增强免疫机制。 如同糖尿病人,血液中血糖过多,白血球的贪吃力、杀菌力就降低,免疫力随之减退,因此糖尿病人易并发肺炎、肺结核等二次感染症。 「少吃,能长寿的科学依据」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限制哺乳动物的粮食摄入量,可以降低脂肪在体内的不断堆积,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命周期。 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葡萄牙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长期少吃粮食的实验鼠,其寿命可以平均延长30%以上。科学家们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老鼠体内的脂肪堆积大大减少,可能是生命周期延长的决定因素。 人保持饥饿状态,也就是让体内的吞噬细胞保持饥饿状态;只有让它们保持饥饿状态,才能清理体内的垃圾。因此不仅一个健康人需要保持饥饿状态,就是一个病人也需要保持饥饿状态。 「每餐七八分饱,保持适当飢饿感」 排泄活动则转而旺盛,间接活化免疫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不致常生病。饮食规律、营养均衡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使「高者抑之,陷者举之」,进而调整、平衡人体免疫系统。 刻意地保持一些饥饿感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作用。好的饮食习惯,除了保证清淡饮食,一日三餐保持规律,还应该一顿饭只吃七、八成饱,保持适当的饥饿感,尤其是在晚餐的时候。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低血糖症、糖尿病的人不可擅自禁食。 「7分饱外,营养要均衡」 露露告诉大家,虽然是7分饱的份量,但是仍然要注意食物营养成分的组成,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因为五大营养素的摄取量不平衡,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出现过重或肥胖、营养不良,或各种因为缺乏某种特定矿物质或维生素而产生的疾病,直接影响健康与长寿。 「晚餐要吃,但是要少」 因为人在夜里睡觉不消耗热量,因此吃进去大量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存积在肾囊里,那么肚子就越来越大了。当然这些脂肪也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诸如:皮下、血液、心肌、肝赃等,这造成了人体功能的减退。 但是,长期不吃晚饭胃将会变得扁,很容易得胃癌以及与胃相关的其他疾病,因此露露建议大家晚上做点粥食用。什么粥都可以,因为粥有助于消化,而且不会长胖。 「晚饭不要吃荤腥」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较常人高三至四倍。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群,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如果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的热量,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晚饭不宜吃甜」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国外科学家曾以白糖进行研究发现,晚餐吃含白糖物,血液中所含的中性脂肪浓度比会高很多。 「晚饭不要吃太晚」 露露告诉大家,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则容易患尿道结石。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四至五小时,如果晚餐太晚,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进食。那么,排尿的高峰便在凌晨零点以后。不仅影响睡眠,也会造成体内结石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