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汉声势浩大的对外作战相比,东汉却只能用“寒酸”二字来形容。虽然出兵的规模不大,但是东汉不仅彻底解决了匈奴问题,而且还干了一件影响整个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历史的事情,那就是驱逐北匈奴西迁。 匈奴单于阿提拉有个外号叫“上帝之鞭”,这四个字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匈奴人虽然敌不过汉族的骑兵、强弩,但是他们来去如风的进攻却能完胜欧洲的重装步兵。笨重的装甲兵在匈奴轻骑兵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与其说是这是一场战争,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屠杀。 匈奴人的突然入侵,让整个欧洲都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欧洲人要是知道促使匈奴西迁竟然出于一场阴谋,那他们一定会恨死那个自私的中国权臣。 东汉建立时,光武帝刘秀人穷志短,关起玉门关,断绝与西域的来往。经过老爸的励精图治,儿子汉明帝刘庄又重拾起汉朝的西域计划。经过公元73年的初次试探后,大将窦固率一万七千大军在车师国大败北匈奴主力,斩首万余人。此役后,消失多年的西域都护府又重新开设,班超凭借超人的外交智慧说服西域大部分国家归顺汉朝,使北匈奴在西域出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汉朝在西域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汉明帝却没有趁热打铁,为防止外戚做大,一道圣旨召回了窦固。汉军的撤离后,北匈奴并没有打算收敛一下气焰,而是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不仅强迫西域诸国背叛汉朝,而且还攻打、围困留守的汉军。 北匈奴获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大灾难。恶人自有天收,汉军走后了,持续8年之久的大灾害又来了。春天干旱无雨,冬天寒潮风雪不断,大量的牛羊牲畜冻死、饿死,以游牧为主的北匈奴这时只能不断地压榨西域诸国。可是遇到这种年景,他们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哪有余粮来供奉他人。在北匈奴的逼迫之下,很多国家都心向汉朝,因为以前每每遇到此种境况,汉朝都会开仓赈灾。 与此同时汉朝的政局也发生了变动,对开疆拓土并不感冒的汉章帝刘炟去世,9岁的儿子汉和帝即位,朝廷大权全部落在了养母窦太后手中。窦太后的哥哥大将窦宪是坚定的主战派,一贯主张要彻底消灭北匈奴。窦太后为了巩固窦家的势力,也乐于让哥哥建功立业。 窦宪联合南匈奴,从朔方出兵,在涿山寻得北匈奴主力,一举将其击败。失利的北匈奴一路逃,汉军就一路追,最后追到杭爱山下,窦宪尽然俘虏了20余万人。北匈奴的总人口才几十万人,这次可称得上是毁灭性的打击。北匈奴是无力再战了,听说汉朝的主和派已经派出使者招降,北匈奴也打算效法南匈奴投降汉朝。 如果北匈奴能够彻底投降,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唯独窦宪这时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在窦宪眼中,主和派招降北匈奴的行为完全抢功。于是窦宪就联合南匈奴,在北匈奴接受招降之际发动攻击。公元90年,窦宪和南匈奴两路夹击,直捣北匈奴王庭,俘虏北单于阏氏等共一万五千人,次年又在金微山包围匈奴余部,俘虏单于母亲,北单于仅率几千人突围。 金微山之战后,北匈奴踏上了西迁之路。他们爬过千山万水,最终在伏尔加河流域停下了脚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他们又在欧洲大陆重建匈奴帝国的宏伟蓝图。如果不是窦宪不高兴主和派来瓜分功劳,也许欧洲就能免去一场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