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与具有优势的敌人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尽管红军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三次在湖南境内书写了战略转移的壮丽篇章: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奉命先遣西征,会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发动湘西攻势,开辟以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开辟前进道路,进行战略策应,在湘征战一年有余。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人长征进至湘南,连续突破封锁线,血战湘江,又出广西进湘西南,仅余3万人通道转兵、进军贵州,在湖南前后征战两个月,开辟生路。 1935年11月,任弼时、贺龙率红二、六军团从桑植誓师长征,挺进湘中,由湘入黔,北上抗日。工农红军三支雄师长征经过湖南今9个市州48个县市区的广大地区,谱写了长征史诗。 《十六字令·山》,是毛泽不长征诗词的首作,其中第一首“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写的是长征入湘处湘南着名的八面山,通过独特的山色风光,神奇地揭示了长征精神的精髓要义。 毛泽东为此词作了注释: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这首民谣,讲的是人要服天的意思,但毛泽东却反其义而用之,强调山虽高峻险难,但红军毫不畏惧,人过要昂首,马过不下鞍,表达了坚强乐观、人定胜天的革命意志。 惊回首:湘江血战 193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由江西的崇义猛扑湘粤边境的汝城、城口,进逼敌人第二道封锁线。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下,红军摧毁敌人碉堡30余座,在城头、太来圩、大坪等地重创敌军。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相继入湘,胜利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11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乘胜由湘南向纵深挺进。当红军向郴州、宜章西进时,蒋介石紧急颁布“堵剿”电令,命湘军、粤军在北起衡阳,经郴州、宜章至广东乐昌的交通线上构筑起第三道封锁线,然而旋即被红军瓦解。 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在湘南汝城的山路上联名散发了《出路在哪里》的传单,揭露国民党军阀出卖中国、压迫工农的罪恶,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向工农兵及劳苦民众指出,他们的出路就在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工农自己的红军、自己的苏维埃政府。“出路在哪里?”朱德毛泽东联名发布这一文稿,显示了党和红军对危机关头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不懈探索。 11月25日,中革军委发布作战命令,兵分两路抢渡湘江,以红一军团为右翼,红三军团为左翼,红五军团为后卫,八、九军团等部为侧应,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过湘江。 湘江战役打得异常血腥激烈,激战达一个星期。在敌机的轰炸下,倒下的红军指战员不计其数,殷红的鲜血将碧绿的湘江变成了“赤水河”,烈士的遗体血染江面,顺流而淌。哀伤的红军用这样的诗句描述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 部署在灌阳水车一带担负湘江战役总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四师,掩护全军渡过湘江后,于12月2日进至湘江边上,遭遇桂军两个师的堵截,师政委程翠林和大批指战员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率余部300多人转移道县、宁远、江华、蓝山之间,最后他腹部中弹重伤,掩护战友突围而被俘。当敌兵押送他至道县石马桥时,他乘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抠出肠子绞断,把鲜血洒在长征路上,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牺牲时年仅29岁。红三十四师的牺牲奉献,谱写了长征史上悲壮的一页。 湘江的浴血奋战,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地区的计划,同时也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破产。由于“左”倾领导者面对强敌和险境,指挥失措,红军付出惨重代价,兵员折损过半,全军已不足3万5000人,作战部队伤亡超过三分之二。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以来最艰苦的一仗,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生死决战。但是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终于突破敌人设防最严密的一道封锁线,以血的惨痛代价,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英,为继续长征夺取胜利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