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栏目: 影音

柏林交响乐团演奏巴赫交响乐组曲第三号



       《G弦上的咏叹调(Aria Sul G)》,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键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G弦之歌》)。此乐曲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大为流行。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 出处:原创 2016-02-27 中国古典音乐家网

栏目:影音

2016-02-28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本栏推文

小提琴曲《此情可待》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最好听的10首歌

惠特妮·休斯顿 | 上世纪四大天后之一

惊呆了!1张A4纸创造的世界

高圆圆:中国式经典的美和气质

125种花的花语,每种花代表的含义

100种怪鸟,真是太罕见了!见过三个算你牛

这首《恭喜恭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金色大厅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美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音乐会

他是诗人、战士... | 《走近毛泽东》

《天鹅湖》 | 140年不衰的经典,谁人能禁?

莫扎特丨最美不过是童年

她演了历史上第一部裸戏,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女人"

202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俄罗斯2023年5月9日红场阅兵式全程视频

中国人吃螃蟹,到底有多牛?

10首最经典的欧美乡村音乐,穿透你的灵魂!

《月亮代表我的心》原唱、翻唱和演奏

黄河大合唱 | 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歌

童真,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摄影高手让风光摄影打动人心——9大技巧

乌克兰摄影师的民族摄影 记录了乌克兰的文化遗产

安吉拉·乔治乌 | 这声音来自地狱还是天堂?

莫扎特 | 古典音乐大师

醉人的倒影

当今全球最活跃的100位古典音乐家

如果没有摄影,你会相信这一刻曾经存在过吗?

俄式摄影:温柔半遮,神秘半掩,民族风十分

唯美!国外摄影师的极品人像欣赏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