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一批风云人物被冠上了种种外号,如桂系三巨头,川军四巨头,黄埔三杰等等,较著名的有冯玉祥的十三太保,西北军五虎,唐生智哼哈二将等等。 而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特级上将的蒋介石手下最多,时人总结蒋介石手下八大金刚,五虎上将,十三太保,都是蒋介石军队中能征善战的将领。 八大金刚 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里,有八位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深得蒋的信任与重用,号称“八大金刚”: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张治中、钱大钧、陈诚、蒋鼎文、陈继承。 这八人均毕业于正规军事学校:何应钦、钱大钧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生;蒋鼎文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其余五人则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 “八大金刚”在黄埔军校时为蒋介石所倚重,组建国民革命军后成为蒋介石军事班底的核心,是中央军中最早的一批军长、师长。随蒋介石一路走来,身经百战。 第一位何应钦。老同盟会员,黄埔军校总教官,长期是蒋手下的二号人物,历任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军政部长,后来签定的《塘沽协定》,被指为卖国贼。 第二位应该是陈诚,这个浙江人,东征中三炮定敌,大得蒋的欢心,后来与谭祥结婚,和蒋成了干亲家,更得蒋的重视。 在其后的围剿红军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一跃成为国民党的横跨军政的强大的力量,其十八军,也成为中央军五大王牌之一。 抗战时,庐山军官训练团一直担任副团长,抗战后指挥了四次武汉会战,之后长期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为重庆屏护。内战时主持东北,去了台湾,数年经营,为蒋准备好了后路,也因此变为国民党二号人物。 第三位是顾祝同,除了在北伐带兵,其后都在行营本部工作,西安事变后受蒋命瓦解张杨部队,完成的十分漂亮。 抗战时主持第三战区,也有声有色,其间皖南事变的发生,从此为国人千夫所指。内战中主持国防部,负责蒋的军事进攻计划,深得蒋的信任。 第四位是刘峙,北伐时是福将,中原大战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是长腿将军,到了内战时,主持徐州。 但后来也成了替罪羊,没有去台湾,流落印尼,当小学教师度日,后来回到台湾,已是物是人非。刘素有贪婪名声,敛财有方,后来的结局并不美满。 第五位是张治中,著名的红色将军。张是一个很传统的儒家人,受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负责黄埔军校的组建,此后一直便坚持孙中山先生的遗志。 说起蒋和张的关系,蒋一直是很器重张的,对张的意见都要考虑。后来的凇沪抗战,平定十九路军,凇沪会战的战役中莫不如此,张治中不争兵权,也因此在抗战开始后长伴在蒋的身边,担任政治部长和三青团书记长等要职。 后来任西北行营长官,救了一批被盛世才囚禁的共产党,他还促成了两次和谈,第二次和谈时留在了大陆。 第六位是钱大钧,此人的一生算是多姿多彩,带过很多次兵,也曾在大本营有过指挥全局的运筹帷幄时候,更有从政当上海市长的经历。 他的军事生涯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蒋把他调来身边当了侍从长,西安事变中一度受到蒋的猜忌,但他中的枪伤帮了他一把。 后来任军政部次长,抗战结束后出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后来去了台湾。钱大钧爱财,犹胜刘峙,时人根据他的名字取“钓大钱”,抗战后作为接收大员狠狠的捞了一笔。 第七位是蒋鼎文,原来是元帅府的副官,后来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曾围剿红军,参加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解决福建事变,西安事变中传递信函。 抗战后任西北行营主任,后来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引咎辞职,此后虽然还在国民党中,但已经不再担任重要职位。 转而经商,倒是颇有收获,去台湾后,衣食无缺,得以善终。 第八位是陈继承,此人受蒋的重用,参与了诸多事件,却没什么关键的地方。 正是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什么大过,不出彩,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镇压青年学生的“七五”惨案,后来也是去台,1952年退役,到招商局担任顾问,善终。 五虎上将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 五人后来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刘峙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司令;顾祝同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 蒋鼎文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陈诚曾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卫立煌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司令。 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 具体哪13人,说法不一,有说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潘佑强、郑介民、葛武綮、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杜心如、胡宗南等13人; 也有说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护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