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前段时间,关于#小学起始年级严格按照零起点教学#的议题上了热搜。 很多家长感慨,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别人家的孩子早已在上小学前学完了拼音,自己的孩子还停留在a、o、e;别人的孩子已经有舞蹈、音乐、绘画的3年学习经验,自己的孩子还沉迷于打游戏、玩娃娃。 有些焦虑,是从“比较”开始的。 每一个父母都在努力给予孩子更多人生选择的权利,希望他们有更优质的人脉,更广阔的圈子,更专业的能力,也希望他们能够比自己活得更优秀。 前段时间热播剧《三十而已》里顾佳为了让儿子能进得去贵族幼儿园,费尽心机结交上了贵妇圈,最近《亲爱的自己》里的张芝芝也是百般巴结孩子同学的妈妈,打肿脸充胖子,就为了能给女儿更好的教育环境。 每一对父母都在拼尽全力去提供自己能提供的一切,毕竟,涉及到孩子的种种,都需要钱来作为支撑。 父母,也越来越成为孩子的起跑线。但决定这条线在哪的,绝对不止于金钱。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曾说,“一个孩子行为举止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 威尔士诗人乔治.赫伯特曾说,“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一百个学校的老师”。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 母亲的品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我们无法否认在子女教育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对母亲都会有依恋和模仿心理。 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他的著作《品格的力量》中就曾写下,“把孩子托交给一个愚昧无知的女性去抚养,他日后就会毫无教养,无可救药”。有一位好母亲,是家庭和孩子美好未来的基础。 好母亲的重要性,也可以体现在任意一位名人关于母亲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翻开任意一本名人传记中关于母亲的描述,不外乎有这些词汇“温柔”、“勤劳”、“善良”、“无私”、“坚强”和“一颗全心全意为家庭为孩子的心”。 一对好的父母,可以抵得上一百位好老师。 在我们打肿脸充胖子去为孩子挣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是否可以想一下,与其去逼着自己获取能力和圈子之外的东西,不如尝试去做孩子的榜样。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条件之内,给予能给的一切,其他的,就用精心的教育和陪伴来做补充。 毕竟,在好父母的评判标准里,言传身教才是重中之重。 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没有任何教育比家庭教育的影响更深远。 父母活出典范,孩子才会努力成为榜样 在《少年说》的一期节目中,一名高一女生王晗勇敢地走上高台,大声向母亲吐露自己的心声。她说,妈妈很早就考取了瑜伽教练的资格证书,但为了全心全意照顾她,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最后她哭着向妈妈说出自己的希望:“除了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她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只放在她身上,而是勇敢做自己。 你看,在孩子的眼里,并不是天天围着她转的妈妈就是好妈妈。她更希望,妈妈能够勇敢做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杨绛说过: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而是启发学习的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 当孩子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学到了父母生活、做事、做人的方式,明白了自己可以去努力的方向,自然会深受启发,学着父母的样子去生活、去习惯、去进取。 用行动去启发孩子,而不是用言语管教孩子,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教育子女,就是一场自我修行 韩愈曾在《师说》当中提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大概意思是说,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会选择最好的老师来教他们;而家长却以向他人请教为耻,这本身就是一件挺糊涂的事情。父母的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惰性思想,自己所缺失的东西希望可以在孩子身上得到报复性补偿,这对孩子很不公平。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与孩子的成长隔离开来;但实际上,父母永远是子女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这是不可分割的义务和责任。 如果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家庭生态系统映射到子女身上,就会通过孩子的种种表现更好地觉知到自身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言行。正如佛教所讲“如是观照”,通过子女的种种表现看到另一个自己,意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从根源上来说是自己的问题。因此才会有人说,只有问题父母,没有问题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孩子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问题的折射。 父母的行为和孩子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做不了甩手掌柜,也逃不了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和义务。 我们最该做的,是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收敛坏脾气,培养好习惯,在时间的缝隙下,一步步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父母前半生的活法,会是孩子成年之时最深刻的参照,一点一滴地影响他的后半生。 努力活成孩子的骄傲吧,当你爱上学习,孩子也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当你努力追逐梦想,孩子也会向着目标奋勇直追。 人这一生,都在修行。而教育孩子,是最好的修行。 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育最深刻的意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