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中国古代的女官,到底是什么官职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男权社会,仕途经济是男性的事。绝大多数情形下,做官只有男子的份。但却有一个特殊群体—“女官”。这女官说是官也非全是官,称为官,因其有品秩、有位阶、有管理职责。说不是官,是因为基本不参与国计民生事务,只服务于内廷。然而其又不同于后妃,…

(2021-09-19 - 420)

什么是滇军?台儿庄战役后期,滇军为何是日军印象最深的国军部队

1938年4月15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了大捷。经过艰苦激战,中国军队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歼灭日军10000多人,取得了抗战爆发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然而,日军并不甘心失败。日本华北和华中方面军集中20多万兵力,向第五战区的国军…

(2021-09-19 - 667)

位于战略大后方的腾冲,为何成为中国抗战大反攻收复的第一个县城

在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腾冲,有一座著名的抗战烈士陵园——国殇墓园。这里安葬了8000多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遗骨。国殇墓园向到访的旅客诉说着,发生在1944年一段真实而悲壮的历史——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收复腾冲。那么,什么是腾冲战役?为何位于战略大后方的腾冲…

(2021-09-19 - 462)

三国乱战,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啥却没有外族入侵?是谁在镇守边疆?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异族入侵的情况很常见,历朝历代,北方的敌人主要包括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政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混乱不堪,从…

(2021-09-19 - 410)

出生在“江苏盱眙”的朱元璋,为什么被说成是“安徽凤阳人”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打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一首流行于江苏泗州、盱眙一带的安徽丐帮歌谣。其早期传播形态和唱词内容,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说那时江苏的各个郡县,每年到深秋季节都有大量安徽凤阳人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到乡间村镇讨饭吃…

(2021-09-19 - 393)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灭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和辽国进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和平时期”。可就在《澶渊之盟》签订多年后的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极其悲惨的国耻——靖康之耻。当时的人们怎…

(2021-09-19 - 396)

推翻元朝后,朱元璋为何没将蒙古战俘和非战斗人员遣返回漠北

在长达十七年的元末农民反元战争中,朱元璋所带领的大明军队,十余年间先后歼灭、俘虏、收编蒙古籍、中亚籍军士及非战斗人员(包括妇女儿童)数量高达150万人。这些人员当中,真正从肉体上加以消灭的,主要是有战斗力的青壮年蒙古军士,其比例不到总数的三成;而活下…

(2021-09-19 - 349)

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什么会“井喷”般地出现

翻看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不管哪一时期总会出现大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即便是对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的人,也会很轻松地说出牧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虎牢关之战、钓鱼城之战、鄱阳湖之战、萨尔浒之战等一大堆以少胜多的战役。…

(2021-09-19 - 400)

秦姓和秦国有没有关系呢,秦朝灭亡后秦姓又是如何发展的

秦姓是中国人的普通姓氏,而秦国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大诸侯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华夏,影响了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那么,秦姓和秦朝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根据历史学家考证,秦姓有多个来源。在这多种来源中,秦国王室的后裔由嬴姓改为秦姓,构成了…

(2021-09-19 - 445)

明宪宗有过哪些贡献,会获得清朝编纂的《明史》高度评价

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年间开始编纂《明史》,整个《明史》的编纂一直持续到1739年,整整持续了94年。出于树立清朝合法性的考虑,虽然清朝官方编纂的《明史》在大方向和大事件没有否定明朝的贡献,但在某些细节事情上对明朝予以了抹黑和贬低。比如,《明史》为了抹黑万贵…

(2021-09-19 - 332)

镇压华沙起义中的SS(党卫军)

图片是外国网站连的,看不见的刷新一下德军SS少将Jürgen Stroop(中间),以及官员在观看SS士兵打开一处抵抗组织地堡的出口SS士兵在逮捕犹太抵抗组织者一名SS士兵站在华沙的废墟上SS中的乌克兰士兵与被射杀的犹太人好帅的照片 不过这军服好像有点杂一个德军炮兵小组在…

(2021-09-19 - 433)

都是“九一八事变”罪魁,为何板垣征四郎上绞刑架,石原莞尔没事

提到九一八事变,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呢——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两人都是发动918事变的罪魁祸首。然而,板垣征四郎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送上了绞刑架,而石原莞尔却逃过了东京审判的被告席,还以证人的身份走上了东京审判的法庭。同为918罪魁的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

(2021-09-19 - 346)

中国绝色,惊艳了时光

你可曾用色彩诉说独特的中国韵味。天青、月白、苍绿、黛蓝、绛紫、妃红、十样锦……当这些名字袅袅娜娜地袭来,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只有中国的颜色,才这般,美得不可方物。■银朱朱砂为红,是最纯正的中国色。天子朱批、贵胄朱门,宫闱红墙连天阙而人间少女,“鸳…

(2021-08-01 - 781)

《论语》5句格言,终身受益!

《论语》是儒家最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基本上都能说上几个《论语》中的名句。有的可能就是从电视上、小说中、别人口中知道的,他虽然知道这些名句,却未必知道出自《论语》,但这并不妨碍《论语》这…

(2021-08-01 - 330)

明朝唯一的太上皇:二次称帝,逆风翻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刚过完元宵节的紫禁城没有半点节日的喜庆。登基以来一直想要个儿子的明代宗朱祁钰,在接连遭遇了独子夭折、爱妃杭皇后崩逝的打击后,勉强过完新年便病倒了。反观他哥哥朱祁镇,虽在土木堡之变中失利,被蒙古人掳走长达一年时间,日子却混…

(2021-08-01 - 441)

中国古船,乘风破浪!

永乐十七年(1419年)的秋天,紫禁城奉天殿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典礼。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队伍中,发出一股按捺不住的骚动。因为,眼前的景象实在让人难以“平静”。时任户部尚书的夏原吉,兴奋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赞颂圣明的君主:“渺渺来中夏,惓惓觐帝居。麒麟…

(2021-08-01 - 717)

史上第一个文学天团,被疫情团灭了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大疫。”《后汉书》之中短短一句话,背后却蕴藏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古今对照,闻者落泪。东汉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到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近两百年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瘟疫频发时期。建安十三年(208),在著名的赤壁之战…

(2021-08-01 - 564)

当上皇帝后,他的兄弟就天天在家办丧事

成功坐上皇位以后,雍正皇帝深深感受到无奈与压力。曾经,他与另外8个兄弟虽谈不上兄友弟恭,倒也相安无事。但一场由废太子风波引发的储君之争,让他们分成数派,互相攻讦。为了紫禁城太和殿的那张龙椅,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康熙王朝的继…

(2021-08-01 - 408)

孙刘之间的荆州问题怎么来的,荆州是不是孙权借给刘备的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今天还有一句常说的歇后语,叫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可以说,三国时代,再也没有哪个地名能让今天的人们如此印象深刻了。而曹、孙、刘三家围绕夺取荆州所展开的明争暗斗也确实堪称精彩。那么,孙刘之间的荆州问题究竟是怎…

(2021-08-01 - 415)

蒙古人为何要杀光金国皇室,而“善待”宋朝皇室呢

蒙古帝国在征服世界道路上,常常以屠城作为其震慑敌人的手段,在蒙古铁蹄下,无数生灵涂炭。在蒙古灭金之时,屠城也是屡次出现,甚至包括其皇室在内,都难逃一死。史料记载“哭奠未毕,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奉御绛山收哀宗骨瘗之汝水上。末帝为乱兵所害,金亡。”然…

(2021-08-01 - 356)

太平天国为何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其有哪些特色和缺点

我国历史上科举考试的落地书生,领导大规模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将腐朽封建王朝搅得天翻地覆的有两位。一位是唐朝末年的黄巢;还有一位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黄巢曾赴长安赶考,在名落孙山之后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的千古名篇《不第后赋菊》,抒发扫平天下…

(2021-08-01 - 426)

洪涝的破坏力极大,我国古代的城市如何防范洪水灾害

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出现洪水,其给古代城市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再加上中国古代为农业社会,大城市的数量本身就不多。一旦大城市被洪水冲毁,洪涝灾害将给古代帝国的经济和统治秩序带来巨大的,不可想象的危害。所以,中国古代的城市在…

(2021-08-01 - 420)

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明朝“沐王府”,到底是什么来头

在关于明朝的评书演义中,有一位勇冠三军的猛将,名为朱沐英,他手持两把擂鼓瓮金锤,武艺高强,几乎无人能敌。朱沐英的原型就是明朝开国功臣,西平侯沐英。朱元璋的滥杀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除了自己家人,他几乎不信任任何人,可是,这里面也有例外,沐英并非朱元璋…

(2021-08-01 - 368)

20世纪上半期,奥运会为什么被迫停办了3次

奥运会是和平的象征,是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然而,在20世纪的上半期,奥运会却停办了3次。奥运会停办3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原因呢?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奥运会在1916年第一次被迫停办。1889年7月,顾拜旦首次提出了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6年,希…

(2021-08-01 - 640)

争议百年的中印“麦克马洪线”,是怎样形成的

2020年6月,印军越过实控线,在加勒万河谷蓄意挑起冲突,遭到中方迎头痛击,付出了惨重代价。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冲突发生在中方实控线内。这一现状与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印边境的争端,为“龙象共舞”注入了不安定因素。难以启齿的初衷一直以来…

(2021-08-01 - 1329)

比北洋水师还早的阿思本舰队为何没成军,清廷还损失数十万两白银

甲午一战,丰岛海面狼烟四起,大清朝苦心营造的东亚第一海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举国上下一片哗然,洋务运动走入尾声。实际上,此战中支离破碎的北洋水师并不是清廷组建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在更早的1863年,也就是北洋水师成军二十多年前,清廷就差点拥有一支现代…

(2021-08-01 - 427)

为何宋代对溺死女婴的行为不立法阻止,元代却立法保护女童

先秦时期《韩非子》中记载“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溺女之风在古代十分常见。甚至在今天看来经济较为发达的宋朝,也屡屡发生新出生的女婴被直接溺死这种现象,尤其东南一带,一些女婴刚出生就丧失生的权利,可是朝廷却没有立法阻止。而到了蒙古人…

(2021-08-01 - 444)

赵公明元帅是怎么从瘟神,转化成为财神的

财源广进是中国民间百姓美好的愿望。寄托着对富裕美好生活向往的财神广受欢迎和推崇。民间流行的财神就有好几位。文财神有范蠡、比干,武财神有赵公明、关羽等等。还有刘海、五路神等等,也是“准财神”。在诸位财神之中,赵公明可能最为影响广泛,生意人家家家供奉。…

(2021-08-01 - 537)

抗战时期河南大部分被日军占领,河南博物馆如何保护文物不被掠夺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夏朝到宋朝,我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在河南的安阳、开封、郑州和洛阳建都,河南博物馆(今天称为河南博物院)所展览的文物自然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河南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1937年7月,日军发动…

(2021-08-01 - 344)

为何金帐汗国不进攻富饶的西欧,却与伊尔汗国争夺格鲁吉亚上百年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随后蒙古骑兵成燎原之势席卷了中原和西域。他将庞大的帝国分给四个儿子,除了四子拖雷继承了蒙古本土之外,其他儿子也都纷纷成立汗国。其中金帐汗国与伊利汗国是蒙古帝国西部疆域内的两个汗国,分别由成吉思汗…

(2021-08-01 - 421)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