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论及对西域的控制,唐朝毫无疑问是古代王朝中数一数二的一个,一度延伸到了今哈萨克斯坦的咸海和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就逐渐萎缩,逐渐被其他势力瓜分了,呈现出“此去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为什么唐朝在…
(2023-05-27 - 216)
☆ 去世1600年,依然是中国最飒的女人
那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叔父在江南乌衣巷的府邸内办了个文化沙龙,邀请族中男女讨论文集,年仅八岁左右的她也在其中。雪,越下越大。叔父突然来了兴致,转身考起了族中小辈:“白雪纷纷何所似?”堂哥谢朗第一个抢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在族中以“博涉有…
(2023-04-15 - 231)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放到今天,汉哀帝刘欣可以当LGBT(性少数群体)的代言人,但在西汉末年,他是个特别能折腾的皇帝。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汉哀帝刘欣年纪轻轻,便已疾病缠身,而且没有子嗣。一个叫夏贺良的儒生跑来告诉他,这是上天对陛下的警告,只有更改纪年、国号,方可一改…
(2023-04-15 - 248)
☆ 生前断绝名利,死后却被封神
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掀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这位戎马半生的皇帝受翰墨熏陶极深,素来喜欢挥毫作书,而他心中最爱的一位书法家,正是王羲之。为了一睹偶像的真迹,他斥重金搜求王羲之的墨宝,史载“大王真书惟得五十纸,行书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并以金宝装饰…
(2023-04-15 - 228)
☆ 文武双全的唐朝书法大家,指挥义军拼杀安史叛军,却死于奸相之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直以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高级理想。在唐朝就有一位书法大家知识分子,他所写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典范,被称为“颜体字”。但他的事迹也是非常悲壮,充满传奇的一生。国难当头,他率领义勇军在河北抵抗叛军。面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
(2023-04-15 - 299)
☆ 二战日本,美化和宣传侵略战争的三大手段,简直厚颜无耻
日本大正、昭和年间,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在1937年全面开战。在抗日战争前及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官方人士和民间力量是怎样宣传战争,为军国主义辩护的?一、强调天皇的绝对领导和军人的绝对忠诚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训诫日本军队的《军人敕谕》,宣布了天皇…
(2023-04-15 - 275)
★ 躺平22年,却影响千载
东晋义熙元年(405),41岁的陶渊明下定决心挂冠归田。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折返于喧嚣与宁静之间,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地赴任官场,然后事与愿违地回归田园。陶渊明先后出仕共五次。第一次是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时年29岁。史载,他“不堪吏职”,没过多久就…
(2023-02-27 - 394)
☆ 他49岁,统一了中国
西魏大臣杨忠,人到中年还没有儿子。对于一个有爵位的权贵来说,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继承人,这很让人头疼。杨忠35岁那年,他的妻子吕苦桃终于在冯翊般若寺诞下了一名男婴。这个孩子出生后,有个叫智仙的尼姑对杨忠夫人说,这位公子不能像常人那样养育,应该留在寺院中…
(2023-02-27 - 371)
☆ 早年反清的清军将领,年近古稀打败法军,击毙敌军上千人
1840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朝在对外战争中遭到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但是,此时的清朝仍然有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挺身而出,在反击侵略的战争中捍卫国家的尊严。中法战争期间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材就是一位优秀的将领。1850年,冯子材在广西博白聚众反对清朝。18…
(2023-02-27 - 330)
☆ 明朝在位仅十月的胖子皇帝,善于用兵打仗,明史评价堪比文景之治
明朝16位皇帝(截止崇祯帝殉国)当中有这样一位比较“个性”的帝王,他是明帝中少见的胖子皇帝,为人宽厚性格淳朴,却善于用兵打仗。他登基后在位仅仅10个月,却在明史中赢得了很高的评价:“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
(2023-02-27 - 273)
★ 元宵节诗词48首
202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古人的情人节!这一天,人们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好不快活!最值得称道的是男女混在一起,嬉戏玩耍……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
(2023-02-12 - 450)
★ 28岁躺平,晚年封神
在古代,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基本逃不过读书中举,进入体制,而后在官场扶摇直上,成为一个有钱有权的人。但是,总有人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甚至,他会在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上紧急跳车,闯入隔壁的迷雾森林。明朝书画大师沈周,便是这样一个少有的人。沈周的另类…
(2023-02-12 - 396)
★ 杨绛: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是养出感恩的孩子
真正的家庭教育,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环境。钱钟书曾用一句话形容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也融合了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夫妻二人对女儿钱瑗的培养,更是被称为人文教育的典…
(2023-02-12 - 352)
★ 国画里的元宵节习俗
唐 放灯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
(2023-02-12 - 377)
☆ 河洛地区,中国的中心
相传,上古伏羲时,黄河流经今河南孟津县一带,有龙马浮出水面,伏羲根据其背上“河图”,演成八卦,后来成为《周易》的起源。另有传说,大禹治水时,洛水之畔有神龟背驮“洛书”而出,大禹以此定九章之法,划天下为九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些古老的传…
(2023-02-12 - 398)
☆ 此战一败,耻辱百年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一个年轻冲动的皇帝,一个利欲熏心的宦官,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走出了北京城。 不到一个月时间,北京城就收到前线传来的噩耗:随军出征的重量级武将勋贵,太师英国公张辅、太保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大将吴克忠等五十多人全部遇难,…
(2023-02-12 - 366)
☆ 帝都狂飙八百年
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要从一个叫“蓟”的小国说起。周武王克商后,大封诸侯,其中,封帝尧的后代于蓟,封宗室召公于燕。蓟城遗址在今北京西城区广安门。现在这里树立着一座“蓟城纪念柱”,上刻地理学家侯仁之拟定的铭文:“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2023-02-12 - 309)
☆ 古代打得最远的汉人将领,饮马地中海,让苏丹们闻风丧胆
谈到古代率军打的最远的汉人将领,大家可能会想到打到贝加尔湖附近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灭亡西突厥、一路打到中亚咸海的苏定方。而真正打得最远的将领,并不是来自雄汉盛唐,而是在蒙古帝国效力的名将郭宝玉之孙郭侃。他的征战足迹从中原一直到亚欧大陆西端的地中海沿岸…
(2023-02-12 - 266)
☆ 武丁中兴:几千年前的超级奴隶制帝国,武丁如何开辟辽阔版图
商朝,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建立成熟国家机器的奴隶制朝代。虽然商朝的事迹在《史记》当中记载的不多,但通过大量甲骨文的出土和殷墟的挖掘,人们对商朝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目前已经研究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商高宗武…
(2023-02-12 - 306)
☆ “性价比”最高的农民起义:仅几百人攻入皇城,戳破帝国盛世谎言
遍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大小不一的农民起义。有的朝代是直接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也有的局限在个别州县境内,很快就被平定了。而在封建王朝的巅峰时代清朝,曾爆发过一场“性价比”最高的农民起义,靠着区区几百人就杀入皇城,将传说中的大内高…
(2023-02-12 - 399)
★ 一曲绝响知音少:古琴里的中国史
嵇康最后一次弹奏古琴,是在临刑之前。这是公元263年的洛阳,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善于弹奏古琴的嵇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此前十四年(249年),权臣司马懿发动政变,曹魏政权由此落入司马家族之手,而与曹魏家族联姻、迎娶了曹操孙女长乐亭主的嵇康,则一直…
(2023-01-01 - 605)
★ 霍去病的丰碑,隋炀帝的盛典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人被大汉铁骑逐出河西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祁连山牧场,他们在迁徙途中,时常吟唱这曲悲歌。这首匈奴民歌,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从中依稀可见祁连山的金戈铁马、胡笳羌笛。祁连山下,有一位少年英雄…
(2023-01-01 - 676)
☆ “南蛮”崛起:一部隐秘的南中国史
宋朝与元朝的终局之战,在大陆最南端的珠江上展开。 公元1279年,南宋流亡小朝廷被元军从粤东沿海追击至珠江入海口的崖门水道。 崖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之一,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犹如一座半开半掩的江海之门。 珠江“八门入海”示意图。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元军…
(2023-01-01 - 513)
☆ 史上最强母亲,胎胎生皇帝
颜值即正义!这话不一定对,但用在娄昭君身上倒是恰到好处。当她第一次见到高欢时,就知道自己非他不嫁。 当时,高欢只是怀朔镇的一个大头兵,除了长得帅,几乎一无是处。而娄昭君出身鲜卑贵族,是真定侯娄提的孙女,上门求亲的人都能从洛阳城外排到娄府大门。 在中…
(2023-01-01 - 421)
☆ 美英早已结下梁子,美国内战时,英国为何不趁机发兵入侵
众所周知,欧洲列强在近代是唯恐天下不乱,尤其是天下列强之首的大英帝国,素有“欧洲搅屎棍”之称,十分喜欢干涉他国的内政或者内战局势。而美国自从独立战争和美英战争后,和英国就算是结下了深厚的梁子。而美国工业实力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等欧洲列强也形成了经济上…
(2023-01-01 - 533)
☆ 3000川军死守殉国,为台儿庄守军争取时间,受李宗仁高度赞扬
1938年3月14日到3月17日,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川军)在第41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的带领下死守滕县县城,中日两军在滕县展开激烈战斗。经过激战,3000川军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王铭章师长壮烈牺牲。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川军的战绩:“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
(2023-01-01 - 480)
★ 科举 | 流行了千年,却一夜被废
甲午战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开端。作为从战争与议和里踉跄走来的亲历者,李鸿章这样追论甲午中日战争:“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2022-11-14 - 474)
★ 科举的弃儿,科学的牛人
15世纪初,“三宝太监”郑和奉命出海,七下西洋。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航行中,明朝的航海技术,包括造船、罗盘、计程法、牵星法和海图等,仍保持领先世界的水平。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威风凛凛,即便是后来哥伦布、达·伽马的船队也无法望其项背。 但是,耗资巨大的郑和下…
(2022-11-14 - 438)
☆ 中国最美古建筑,亭、台、楼、阁、 轩、榭、廊、舫,美哭了!
你走过很多园林,见过不少美景,然而风景中的那些古建筑你却不一定都认识比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2022-11-14 - 544)
☆ 青藏高原: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之地
贞观十四年(640年),大唐长安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叫禄东赞,从青藏高原远道而来,代表其“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号)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室求亲。唐太宗李世民坐在宫女簇拥的步辇中,接见来自吐蕃的使臣,倾听译者讲述他们的请求。中国台湾学者林冠群对这幅历史…
(2022-11-14 -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