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茶叶帝国兴衰史:明清中国往事

公元1279年,在元朝蒙古大军的铁蹄肆虐下,宋朝灭亡。宋茶风流也随着王朝的消散,走入了历史,成为一个时代的永恒记忆。之后,由蒙古贵族组建的大元帝国横扫欧亚大陆,雄霸天下。比起宋人的清饮点茶,他们更喜欢的是茶中加奶,再下点盐和酥油,这样既可以诠释蒙古人的…

(2022-08-15 - 352)

抗战8年国军伤亡320万人,如此惨的伤亡,国军如何坚持到胜利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到1945年9月3日,日本正式投降。中国军民的抗战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代价。其中,在正面战场作战,战前总兵力在200万人,拥有180多个陆军师的国民革命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200万国军的八年抗战伤亡为321万人。淞沪会战,中国军队…

(2022-08-15 - 883)

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为何解放军一个步兵团却有170年历史

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但解放军当中的一个步兵团却有17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个步兵团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第九步兵团,其前身为西藏地方军队的第九代本。从1793年,清政府组建藏军。到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撤销西藏军区第九步兵团的番号,这支隶属于人民军队…

(2022-08-15 - 496)

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多震撼?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连日的暴雨使关中一带粮食歉收。实在饿得不行,家住陕西岐山县董家村的董春生决定出门碰碰“运气”。他担起锄头,来到地里,希望能从田中刨出仅剩的树根或者地瓜,用以充饥。一锄头下去,却被硬物挡着。他只能放弃工具,用手刨了起来。不多时…

(2022-07-18 - 483)

玉器里的中国史:春秋战国,玉的道德化与权力化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玉进入道德化的演变过程。诸子百家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为阐述自己的思想,纷纷拿玉做文章。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节约。他说:“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

(2022-07-18 - 373)

最会喝茶的中国人,生活在宋朝

宋哲宗想送给苏东坡一件神秘“礼物”。他派出的使者从开封抵达杭州,等到众人都退去后,使者这才神神秘秘地掏出“宝贝”对苏东坡说,这是官家(宋代近臣对皇帝的称呼)密嘱我赐予你的一斤龙团凤饼茶,数量稀少,封条都是官家御笔所题,官家还嘱咐“赐与苏轼,不得令人…

(2022-07-18 - 409)

玉器里的中国史:从史前的巫玉,到西周的等级化

子贡问孔子:“君子为什么都看重玉而轻视碈?是不是因为碈多而玉少?”碈是一种“假玉”,也就是似玉的石头,数量比玉多,但质量相差甚远。孔子回答子贡说:“不是因为碈的数量多就轻视它,也不是因为玉稀少就看重它,而是因为玉有君子之德啊!“随后,孔子提出玉有十…

(2022-07-18 - 417)

北平和谈中,立下不世奇功的人是谁?被林彪称为“可当十万雄兵”

我军历史上曾有一位传奇名将,他出生于普通农民的家庭,青年时期便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业之中,红军时期的他被称为“开路先锋”,抗日战争中他更是救了林彪一命,解放战争中作为我四野情报处处长,他精准的情报网让四野连战连捷,甚至连一向不怎么夸人的林彪都夸赞道“…

(2022-07-18 - 445)

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死亡,民国如何在3个多月内控制疫情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月19日,潼关县出现第一例霍乱病例。紧接着,霍乱向陕西全省全面扩散,造成大量人民群众死亡。根据当时的统计,陕西省有60个县出现疫情。疫情造成13万到14万群众遇难。面对残酷的疫情,民国陕西省地方当局采…

(2022-07-18 - 638)

多少状元无人识,5个“学渣”天下知

这几天,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考得好的童鞋,请恭喜TA身边若有考得不好的童鞋请告诉TA,人生各种可能性:《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我选取了张继落榜说。诗人张继落榜后,非常不爽,前往苏州散心,住在寒山寺旁的小客船里。失眠的张继在船头遥望苏州城,悲从中来…

(2022-06-25 - 372)

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作者:梁继璋这是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在世的最后日子里,给儿子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很快在各大网站流传,很多父亲们看后感触极深。这封信不仅给儿子看很受启发,它同样适合给所有人看!字数不多,蕴含着父辈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女无限的爱…

(2022-06-25 - 355)

他酒后写出神作,影响中国1600多年

王羲之醉了。他铺开一张蚕茧纸,手握一支饱蘸墨汁的鼠须笔,即兴挥毫,写下一纸行书。这一天,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月三,上巳节,有“修禊”的习俗,即临水而祭,濯除不洁。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以文会友,与谢安等四十余位文人…

(2022-06-25 - 438)

恶人自有天收

历史上,安徽出过四个开国帝王。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去世后被追谥为魏武帝,他是亳州人;五代十国中吴国国主杨行密名气相对小一些,生前也是个风云人物,他是安徽合肥人,搁现在算是省城居民。还有一个,五代十…

(2022-06-25 - 645)

南北状元之争

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一天,担任清廷翰林院编修的苏州人汪琬,与同僚谈起了各自家乡的特产,正当大家各自夸耀家乡特产的时候,轮到汪琬,这位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进士讲了。汪琬缓缓道来,他说,苏州嘛,特产很少,但有一个很特别,那就是:状元!一语惊四座。特…

(2022-06-25 - 492)

恐怖大案,杀状元

新科状元陈没有想到,自己的金榜题名日,竟然就是自己的人头落地时。这是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这一年的科举殿试结果公布后,北方学子立马炸开了锅:原来,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52人中:状元陈,是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山…

(2022-06-25 - 385)

连蒋介石都奈何不了的军阀,盘踞山西40年,几乎贯穿整个民国

在国民党派系林立的军阀中,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一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论地盘广大、人马众多,他远不如西北军的冯玉祥;论人才济济、强将精兵,他远不如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论家底丰厚、装备精良,他也不如奉系的张学良。而其军队的战斗能力,更是远不如川军、粤军…

(2022-06-25 - 508)

美国的如意算盘,驻军青岛遏制苏联,最后被解放军赶出青岛

水壶背后的故事这是收藏于青岛市博物馆的一个美军水壶。曾经的主人在水壶上刻下了他的部队番号“美海军陆战队6师29团”。水壶上还记录着他在太平洋战场上南征北战的轨迹。关岛、瓜达卡纳尔、冲绳、中国。而在中国“CHINA”之上,还刻着一把日本军刀,象征着这是他最…

(2022-06-25 - 513)

武器最差的川军,为何能跻身淞沪会战,战绩最好的5个师行列

1938年春季,民国当局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召开会议,检讨中国军队自七七事变以来对日抗战的得失。军委会经过商讨,评出了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战绩最好的5个师。而这5个师的番号中就有武器装备最差的川军身影——国民革命军第43军第26师。那么,武器装备最差的川军为…

(2022-06-25 - 511)

古诗里的十大名楼,美哉、壮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楼,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筑艺术渗透着中华民族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沧桑中国十大名楼各得历史风韵,各有千秋之势琼楼玉宇,丹柱碧瓦,画栋飞檐美哉!壮哉!诗楼相映,流传千古快跟着诗人的脚步来一场文化之旅吧!1“天下绝景”黄鹤楼…

(2022-05-29 - 628)

52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

(2022-05-29 - 395)

他爆红前猝死,至今让人意难平

乾隆十九年(1754年),扬州某客栈发生一宗猝死命案。 一名老秀才深夜饮酒而归,解衣欲睡,忽觉痰气上涌,一口气没喘上来,扑通一下栽倒在地。巨大的声响,把楼下的店小二从睡梦中震醒。 当店小二上楼察看时,只见老秀才已瘫倒在地,眼睛微睁,没了呼吸。 住店客人…

(2022-05-29 - 470)

他带走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死因成谜

19岁的李自成在陕西米脂县做驿卒,无论严寒酷暑,常年奔波于当地仅有的两处驿站。那时,他只想老老实实地攒上几个银子,早日娶妻生子,摆脱贫困的命运。随着天下饥民群情激愤,一场动乱正向四方蔓延,后来,李自成被迫下岗,加入了反抗的浪潮。39岁的李自成来到北京城…

(2022-05-29 - 524)

同为鸦片战争开放口岸,且与上海隔海相望,为何宁波却发展不起来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人问其一个问题:“中国的哪座城市最令你印象深刻?”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上海!”而很少会有人回答宁波。同样的,在今日每当我们提及上海的时候,大多数人所能想到的要么是民国时期纸醉金迷,繁华似锦的上海滩;要么就是今天最…

(2022-05-29 - 460)

为何近代对外战争中,清军总是“训练废弛”?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每当提及为何清军老是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总会有一项原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训练废弛”。从鸦片战争开始,“训练废弛”就成为清军躲不过的一项“罪状”,而且也成为近代清军的一个显著的“标签”和通病,直到小站新编陆军…

(2022-05-29 - 477)

大清亡于此项改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末重臣袁世凯领衔,联合两江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周馥、四川总督锡良等人上了道《请递减科举中额专注学校折》。在折子中,他们痛声疾呼:“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

(2022-05-15 - 496)

最新全球十大博物馆排名,中国两家上榜

全球排名前十博物馆名单(包括博物馆及所在地区、2017入场人次、参观费用)1卢浮宫所在地:法国巴黎2017入场人次:8,100,000参观费用:常设展览11欧元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三9:00~22:00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它…

(2022-05-15 - 1032)

韦氏出牛人

先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公元前651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召集了葵丘之会。参会的诸侯国达成一条盟约。这条盟约在史书上仅有6个字,叫“无曲防,无遏籴”。什么意思呢?就是各诸侯国约定,不得修建有碍邻国的水利工程(比如不能以邻为壑,把洪水排泄到邻国去)…

(2022-05-15 - 490)

“三八线”是条什么线,朝鲜战争为何始于三八线,又止于三八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迅速作出了进行武装干涉的决定,由此将这场本来是半岛地区内战的区域性战争演化为一场将美、英、中、苏等几个世界主要大国在内的30余国卷入其中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最先开始于半岛双方在三八线一带的武装冲突,而在三年之后…

(2022-05-15 - 494)

明朝抗击倭寇,只有戚家军吗?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和尚部队”

提到明朝的抗击倭寇战争,稍微对历史熟悉一点的朋友都会想到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亲自训练的戚家军。然而,除了戚继光、胡宗宪等名将领导的明帝国正规军抗击倭寇,明朝还有一支类似于民兵组织的队伍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这支部队就是少林僧兵。那么,…

(2022-05-15 - 413)

China凭什么代表中国?

1998年,一个酷爱探险的水泥厂老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潜水时,偶然间找到了一艘古老的沉船。 这条典型的中世纪单桅三角帆船,被命名为“黑石号”,距今已有1200多年。经过打捞出水,考古人员发现,“黑石号”上满载着来自中国的货物,其中98%是陶瓷,以长沙窑…

(2022-04-25 - 551)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