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历史 文化 人文
神一样的开局,神、经、病一样的结局
崇祯九年(1636)初秋的一天,天气沉闷,旱雷聒耳,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在土坡上。 雷暴过后,周边的村民前往事发地察看,却见土坡开裂,形成了一个漆黑的大洞。几个大胆的村民还跑到洞里窥探一番,他们坚信,这座土坡是帝王的陵墓,称此地为“刘皇冢”。…
(2023-07-02 - 207)
民族英雄,商业奇才
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人潮涌动。几声鸣炮之后,一群工人将整箱整箱的鸦片倾倒在池子之中。鸦片和海盐浸泡在一起,然后再倒入石灰,顷刻间,池子便沸腾起来。等到声响停止,鸦片已经化成一堆渣沫,人们打开通往海洋的涵洞,被销毁的鸦片渣子便涌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2023-07-02 - 177)
为徽钦二帝北狩探路的君王,虽勇而无谋,宠姬幼女被抢苟且偷生
1127年,并未显示出亡国指向的北宋朝廷,首都汴梁城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成为了千古遗恨和笑话。但是在他们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有一位中原王朝的皇帝。被北方的契丹帝国攻破汴梁,带到东北。但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要比那位向契丹称臣的开国之君更加…
(2023-07-02 - 190)
☆ 南宋投降蒙元的人有多少,这些人如何帮助蒙元灭宋
公元1279年,崖山之战结束,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宋朝彻底灭亡。指挥这次战役的元军主帅张弘范志得意满,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传说明代大儒陈献章经行此处,对此深恶痛绝,在题刻前加一个宋字,成了“宋镇国…
(2023-07-02 - 225)
★ 一座帝陵,埋着一个盛世
贞观九年(635年),退位多年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因感染风疾加重,病逝于太安宫。李渊与李世民这对父子的恩怨至此告一段落,而围绕唐高祖陵墓的工程,李世民与大臣们展开了新的讨论。大唐开国,礼制荡然,百废待兴,李渊在位时来不及为自己“作寿陵”,退位后陵墓也未…
(2023-05-27 - 323)
★ 万物渐丰,小得盈满,有关小满的诗词,趁小满,让生活更加圆满!
春尽夏来,枝头缀果,麦浪泛金,又到一年中小满时节。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充满色彩斑斓的时节。小满节气,已正式入夏,田野绿树,大千世界,万物丰茂,生机盎然,一幅美丽的诗意画卷。小满,是节气,也是智慧,总是充满着禅意与诗意。不满,留下遗憾;…
(2023-05-27 - 212)
十二生肖,性格和命运解读
不同生肖的人,命运也不尽相同。中国人的祖先极具智慧,用十二地支配属十二种动物来纪年,称为十二生肖纪年法。每一年出生的人,都有相应的属相,十二年后又重新轮回。从古至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显贵,没有人不知道自己属什么。每个生肖的人,都有各自的脾气性…
(2023-05-27 - 211)
☆ 傀儡皇帝,不甘堕落
戊戌变法失败前一两天,预感大势已去的光绪帝动了真情,他对仍然追随他的大臣说:“朕不自惜,死生听命,汝等肯激发天良,顾全祖宗基业,保全新政,朕死无憾。”这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农历八月,这位从虚岁5岁就开始登基为帝,一直被慈禧控制摆弄的傀儡皇帝,在…
(2023-05-27 - 322)
《红楼梦》八副经典对联,洞见人生大智慧
难得糊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放下贪念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门联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宁府上房联莫背情债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孽海情天联伺机而动玉在椟中求善价钗…
(2023-05-27 - 205)
☆ 中国最后的女酋长,活了101岁
两千多年前,黄土高原森林密布。周平王东迁时,有一只白鹿忽然从林中窜出,来到周天子面前。这是难得一见的异象,周平王经过的这片塬地,从此被称为“白鹿原”。在古人看来,白鹿是吉祥的征兆。《瑞立图》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但那时的周朝,…
(2023-05-27 - 244)
☆ 阳陵墓主:一代明君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141年,天有异象。此时,48岁的汉景帝病入膏肓,朝野议论纷纷。在古代,一旦出现“异象”,哪怕是冬天打雷、日食月食等如今看来十分寻常的自然现象,也会被认为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于是,病重的汉景帝连下多道诏书,下令善待老人、孕妇、鳏寡和残疾人等弱势群…
(2023-05-27 - 229)
活了81岁,却遗臭万年
在下令杀害岳飞,解除大将张俊、韩世忠等人兵权后,宋高宗赵构,内心反而越来越惶恐。为此,他经常在身上藏着一把匕首。从他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皇帝普遍对武将心怀猜忌,宋高宗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他内心更忌惮的,反而是一个文臣:秦桧。…
(2023-05-27 - 217)
☆ 崇祯死局,无人能解
紫禁城里,崇祯皇帝朱由检设下神坛,他想祈请天兵天将下凡,助他力挽狂澜。这是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也是朱由检生命的倒数第三个年份,当年农历四月底,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第三次包围开封,中原震动。手足无措的崇祯皇帝,一方面在紫禁城中设立斋堂拜佛念经,感觉拜…
(2023-05-27 - 305)
中国唯一埋了两个皇帝的墓
常年饱受头痛困扰的唐高宗李治,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永淳二年(683年),病重的李治在东都洛阳下达了一道改年号的诏书,之后想要登上则天门城楼,宣布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却气喘不能骑马,只好召集百姓代表到殿前听宣。典礼结束后,李治问侍臣:“黎民百姓是否欢…
(2023-05-27 - 223)
☆ 陈寿的《三国志》,对刘备推崇备至,却为何瞧不上孙权和曹操
作为《二十四史》中颇具“流量”的一本史书,《三国志》从诞生到今日,为《三国演义》等诸多演义评书以及游戏、影视剧作品提供了素材和养料,而作者陈寿,也凭借该部著作位列史学大家之列。一本优秀的史书,又是出自名家之手,当然不会仅仅只是枯燥无味的材料和事件堆…
(2023-05-27 - 236)
一起纵火事件,拉开五代十国纷争的序幕,让两大家族血战40年
唐中和四年(884)五月十四日,在中原大地的开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纵火事件”。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黄巢退出大唐京城长安,兵锋尚锐,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唐宣武军朱全忠等三镇,踌躇不前,求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救援。李克用谋略兼备之,败黄巢,追击至曹州(…
(2023-05-27 - 232)
☆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论及对西域的控制,唐朝毫无疑问是古代王朝中数一数二的一个,一度延伸到了今哈萨克斯坦的咸海和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就逐渐萎缩,逐渐被其他势力瓜分了,呈现出“此去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为什么唐朝在…
(2023-05-27 - 206)
康雍乾三帝将清朝推向顶峰,其执政有何异同?从谥号便能窥见一斑
“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走向顶峰的标志,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这个“盛世”虽名为“康乾盛世”,但实则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前赴后继共同创造。那么,这三代帝王为什么能够创造盛世,并且在执政风格上,祖孙三代帝王又有何异同呢?大清王朝作为一…
(2023-05-27 - 226)
明代书房的标准
明朝人管书房叫书斋,下面是明朝人书房的标准,想要捯饬一个古典优雅的书房可以参考一下!▌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1.不可太宽敞。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常想乾隆的书房《三希堂》太小了。原来书房不…
(2023-04-15 - 180)
这7首诗词,年轻时不懂,读懂时已不再年轻!
一个人总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恍然醒悟许多东西,才能比较清楚明白活着的意义。人生就像一首诗,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读不懂它。只有等我们经历过世间沧桑,经历过和那些诗人相似的经历时,才能真的读懂。孤独《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2023-04-15 - 262)
巴西狂欢节有多“开放”?全民“裸奔”,政府呼吁克制天性!
巴西狂欢节,一个全世界最爱贴贴的国家里全年最多人贴贴的节日!游妹对于巴西狂欢节的最初印象就是:超多的美女姐姐、超热辣的桑巴舞,还有超夸张的花车游行!看到近乎全裸的巴西人民,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这是我不花钱也能看的吗...?关于这场“地球上最伟大的…
(2023-04-15 - 489)
☆ 去世1600年,依然是中国最飒的女人
那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叔父在江南乌衣巷的府邸内办了个文化沙龙,邀请族中男女讨论文集,年仅八岁左右的她也在其中。雪,越下越大。叔父突然来了兴致,转身考起了族中小辈:“白雪纷纷何所似?”堂哥谢朗第一个抢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在族中以“博涉有…
(2023-04-15 - 228)
浪越大,人越猛
一封来自小国的国书,惹怒了骄傲的隋炀帝。 隋大业三年(607年),即倭国(日本)推古十五年,遣隋使小野妹子乘船渡海,来到大隋东都洛阳,向隋炀帝杨广呈上一封汉文信。 这封信的开头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蕞尔小邦竟敢写出和大隋帝国平起平…
(2023-04-15 - 241)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放到今天,汉哀帝刘欣可以当LGBT(性少数群体)的代言人,但在西汉末年,他是个特别能折腾的皇帝。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汉哀帝刘欣年纪轻轻,便已疾病缠身,而且没有子嗣。一个叫夏贺良的儒生跑来告诉他,这是上天对陛下的警告,只有更改纪年、国号,方可一改…
(2023-04-15 - 238)
一盘真正的大棋:唐朝消亡史
中和四年(884),身在成都的唐僖宗收到了一件来自徐州的礼物。三个匣子,里面装的全是人头。几十天前,黄巢兵败,逃入狼虎谷,在已经投降唐廷的昔日战友尚让所部的追击之下,陷入绝境。此时,黄巢的外甥林言砍下了黄巢的人头,可能是为了降唐求官,也可能是受黄巢嘱…
(2023-04-15 - 235)
☆ 生前断绝名利,死后却被封神
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掀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这位戎马半生的皇帝受翰墨熏陶极深,素来喜欢挥毫作书,而他心中最爱的一位书法家,正是王羲之。为了一睹偶像的真迹,他斥重金搜求王羲之的墨宝,史载“大王真书惟得五十纸,行书二百四十纸,草书二千纸,并以金宝装饰…
(2023-04-15 - 222)
战无不胜的拿破仑,为何会首败于奥军之手,战死7千,还差点被俘
拿破仑自1793年土伦战役出道以来,十几年时间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取,只要是他亲率主力进行的出征,除了埃劳战役和俄国打成平手之外,就没有吃过多大的亏。德意志各邦国在他面前如同待宰羔羊,最强的普鲁士和奥地利都被他拿下过首都。可是奥地利的卡尔大公,在之前数次败…
(2023-04-15 - 206)
☆ 文武双全的唐朝书法大家,指挥义军拼杀安史叛军,却死于奸相之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直以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高级理想。在唐朝就有一位书法大家知识分子,他所写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典范,被称为“颜体字”。但他的事迹也是非常悲壮,充满传奇的一生。国难当头,他率领义勇军在河北抵抗叛军。面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
(2023-04-15 - 292)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却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沦丧大片疆土
唐代的武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业”,不仅建国初年便一举击破困扰北中国近百年的突厥,甚至跨海征伐并降服朝鲜半岛,击垮企图东进的日本,其疆域开拓几乎达到了汉家王朝的巅峰。但雄踞西南的吐蕃帝国却始终窥伺着唐王朝,不仅时常染指并最后吞并西域,甚至曾…
(2023-04-15 - 253)
英法百年战争中,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
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大量新型兵种及战术战法不断登台亮相并大放异彩。而这其中,英格兰长弓兵无疑是当时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其在克雷西、普瓦捷、阿金库尔等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骑兵对步兵屡战不败的神话,更严重动摇了西欧贵…
(2023-04-15 -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