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中国暴雨往事:2000年来,被水淹没的历史

这是一场倾覆帝国的暴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正是黄淮流域的雨季,一支被征发去屯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的戍卒,因突遇暴雨,滞留于蕲县大泽乡(在今安徽省宿州市)。 按照秦法,戍卒服役误期要杀头问罪。眼看期限一天天临近,距离渔阳还有千里路程…

(2021-09-19 - 686)

出来混,是要讲艺德的

有一天,魏文侯与孔子的弟子子夏(卜商)聊起了娱乐八卦。魏文侯问子夏:“我一听古乐,就容易疲倦打瞌睡,可是听郑、卫两国的流行音乐就不会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子夏明确地告诉他:“您喜欢的只是徒有其表的‘音’,而非真正的‘乐’。”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乐”?…

(2021-09-19 - 362)

大唐18位顶尖高手,写尽了世间所有别离

提起唐朝,总绕不开那一项“灿烂的遗产”。 唐诗,无论写的是盛世景象,精忠报国之志;还是隐居山林,淡然处世之心;或是历经悲欢离合,心中万千感慨……总能让人入景、动情,梦回大唐。 而以上,皆是因人而起。 在这个传奇的时代,无数传奇人物降生于世,同途偶遇…

(2021-09-19 - 505)

补肾壮阳秘闻

唐高宗年间,年逾百岁的“药王”孙思邈走到了人生的尾声。 在他行医的数十年内,除了多次为隋、唐两代的统治者征召入宫外,更多时候,他选择隐居山间,不问世事,专心研读古典医书,造福民间。 行医救人期间,他也常常深入山间,效仿神农尝百草,亲自辨析中草药疗效…

(2021-09-19 - 453)

首富们的结局

公元前473年,拉锯多年的吴越争霸终于进入了尾声。越军一举攻破姑苏城,被围困数年的夫差出逃,留下一句“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后引剑自刭,吴亡。自此,越王勾践统领江淮一带,成为新一代霸主。眼看着越国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大功臣之一的范蠡却向老板勾践递了辞…

(2021-09-19 - 527)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朝代,其开创或发展的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元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隋炀帝杨广身上有着诸多问题,比如刚愎自用,比如猜忌多疑,他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不喜欢接受旁人的建议,但是,真理往往站在少数人一边,也正是由于杨广的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才给盛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在位时期,有很多惊天动地的大工程,比如营建东都…

(2021-09-19 - 376)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朝代,其开创或发展的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元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影响。比如,唐朝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得科举制度成为日后朝廷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影响中国历史1200多年。科举制度的某些精华元素传播到西方…

(2021-09-19 - 632)

我国历史上的汉唐等大一统王朝,与阿富汗有没有交往呢

阿富汗,位于南亚和中亚之间,靠近巴基斯坦的山地国家,中国位于东亚地区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唐等大一统主要朝代和阿富汗有没有交往呢?如果有,这些交往又是如何体现的呢?第一,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出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到访今天阿富汗境内…

(2021-09-19 - 317)

古代诛九族的时候,受牵连的亲戚该怎么办?有办法逃吗

我们经常会在某些影视剧看到诛灭九族的字眼,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真的被灭九族的案件并不多。史料记载“末年严刻,生杀任性,不复依例,杨玄感反,诛九族,复行轘裂枭首,磔而射之。”公元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杨玄感负责粮草押运,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杨…

(2021-09-19 - 356)

什么是西北军,冯玉祥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到底有哪些差别

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很多以地名方位和省份命名的军队,比如张学良的东北军、用大刀砍杀日寇的西北军、刘湘的川军、龙云的滇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民国特殊的大环境中,这些地方部队名义上归中央政府管辖,实际上各自指挥相互独立。当然,包括东北军、西北军在内…

(2021-09-19 - 323)

为什么越南那么多人姓阮,占越南总人口的38%

越南属于东亚文化圈,古代很长一段时期为中原王朝的郡县,之后又藩属,文化上深受华夏文明影响。越南人的名字如胡志明、武元甲、邓泰山、吴宝珠等,和中国汉族人的没有太大区别,姓氏也大都在《百家姓》之列。尽管越南人基本都能在中国找到“同姓本家”,但姓氏的分布…

(2021-09-19 - 339)

什么是联合国军,朝鲜战争中除了美国,还有哪些国家参加联合国军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3年的浴血奋战中,志愿军将士以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打败了敌人,保卫了祖国的和平,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然而,提到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都会想到我们的对手——联合国军。那么,在朝鲜战场上出现的联合国军到底…

(2021-09-19 - 773)

中国古代的女官,到底是什么官职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男权社会,仕途经济是男性的事。绝大多数情形下,做官只有男子的份。但却有一个特殊群体—“女官”。这女官说是官也非全是官,称为官,因其有品秩、有位阶、有管理职责。说不是官,是因为基本不参与国计民生事务,只服务于内廷。然而其又不同于后妃,…

(2021-09-19 - 416)

什么是滇军?台儿庄战役后期,滇军为何是日军印象最深的国军部队

1938年4月15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了大捷。经过艰苦激战,中国军队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歼灭日军10000多人,取得了抗战爆发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然而,日军并不甘心失败。日本华北和华中方面军集中20多万兵力,向第五战区的国军…

(2021-09-19 - 670)

位于战略大后方的腾冲,为何成为中国抗战大反攻收复的第一个县城

在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腾冲,有一座著名的抗战烈士陵园——国殇墓园。这里安葬了8000多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遗骨。国殇墓园向到访的旅客诉说着,发生在1944年一段真实而悲壮的历史——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收复腾冲。那么,什么是腾冲战役?为何位于战略大后方的腾冲…

(2021-09-19 - 471)

三国乱战,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呢,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啥却没有外族入侵?是谁在镇守边疆?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异族入侵的情况很常见,历朝历代,北方的敌人主要包括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政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混乱不堪,从…

(2021-09-19 - 408)

出生在“江苏盱眙”的朱元璋,为什么被说成是“安徽凤阳人”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打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一首流行于江苏泗州、盱眙一带的安徽丐帮歌谣。其早期传播形态和唱词内容,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说那时江苏的各个郡县,每年到深秋季节都有大量安徽凤阳人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到乡间村镇讨饭吃…

(2021-09-19 - 390)

《澶渊之盟》的签订,与北宋灭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和辽国进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和平时期”。可就在《澶渊之盟》签订多年后的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首都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极其悲惨的国耻——靖康之耻。当时的人们怎…

(2021-09-19 - 394)

推翻元朝后,朱元璋为何没将蒙古战俘和非战斗人员遣返回漠北

在长达十七年的元末农民反元战争中,朱元璋所带领的大明军队,十余年间先后歼灭、俘虏、收编蒙古籍、中亚籍军士及非战斗人员(包括妇女儿童)数量高达150万人。这些人员当中,真正从肉体上加以消灭的,主要是有战斗力的青壮年蒙古军士,其比例不到总数的三成;而活下…

(2021-09-19 - 345)

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什么会“井喷”般地出现

翻看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不管哪一时期总会出现大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即便是对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的人,也会很轻松地说出牧野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虎牢关之战、钓鱼城之战、鄱阳湖之战、萨尔浒之战等一大堆以少胜多的战役。…

(2021-09-19 - 409)

秦姓和秦国有没有关系呢,秦朝灭亡后秦姓又是如何发展的

秦姓是中国人的普通姓氏,而秦国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大诸侯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华夏,影响了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那么,秦姓和秦朝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根据历史学家考证,秦姓有多个来源。在这多种来源中,秦国王室的后裔由嬴姓改为秦姓,构成了…

(2021-09-19 - 440)

明宪宗有过哪些贡献,会获得清朝编纂的《明史》高度评价

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年间开始编纂《明史》,整个《明史》的编纂一直持续到1739年,整整持续了94年。出于树立清朝合法性的考虑,虽然清朝官方编纂的《明史》在大方向和大事件没有否定明朝的贡献,但在某些细节事情上对明朝予以了抹黑和贬低。比如,《明史》为了抹黑万贵…

(2021-09-19 - 333)

镇压华沙起义中的SS(党卫军)

图片是外国网站连的,看不见的刷新一下德军SS少将Jürgen Stroop(中间),以及官员在观看SS士兵打开一处抵抗组织地堡的出口SS士兵在逮捕犹太抵抗组织者一名SS士兵站在华沙的废墟上SS中的乌克兰士兵与被射杀的犹太人好帅的照片 不过这军服好像有点杂一个德军炮兵小组在…

(2021-09-19 - 430)

都是“九一八事变”罪魁,为何板垣征四郎上绞刑架,石原莞尔没事

提到九一八事变,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呢——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两人都是发动918事变的罪魁祸首。然而,板垣征四郎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送上了绞刑架,而石原莞尔却逃过了东京审判的被告席,还以证人的身份走上了东京审判的法庭。同为918罪魁的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

(2021-09-19 - 345)

中国绝色,惊艳了时光

你可曾用色彩诉说独特的中国韵味。天青、月白、苍绿、黛蓝、绛紫、妃红、十样锦……当这些名字袅袅娜娜地袭来,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只有中国的颜色,才这般,美得不可方物。■银朱朱砂为红,是最纯正的中国色。天子朱批、贵胄朱门,宫闱红墙连天阙而人间少女,“鸳…

(2021-08-01 - 784)

《论语》5句格言,终身受益!

《论语》是儒家最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基本上都能说上几个《论语》中的名句。有的可能就是从电视上、小说中、别人口中知道的,他虽然知道这些名句,却未必知道出自《论语》,但这并不妨碍《论语》这…

(2021-08-01 - 330)

明朝唯一的太上皇:二次称帝,逆风翻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刚过完元宵节的紫禁城没有半点节日的喜庆。登基以来一直想要个儿子的明代宗朱祁钰,在接连遭遇了独子夭折、爱妃杭皇后崩逝的打击后,勉强过完新年便病倒了。反观他哥哥朱祁镇,虽在土木堡之变中失利,被蒙古人掳走长达一年时间,日子却混…

(2021-08-01 - 441)

中国古船,乘风破浪!

永乐十七年(1419年)的秋天,紫禁城奉天殿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典礼。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队伍中,发出一股按捺不住的骚动。因为,眼前的景象实在让人难以“平静”。时任户部尚书的夏原吉,兴奋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赞颂圣明的君主:“渺渺来中夏,惓惓觐帝居。麒麟…

(2021-08-01 - 719)

史上第一个文学天团,被疫情团灭了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大疫。”《后汉书》之中短短一句话,背后却蕴藏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古今对照,闻者落泪。东汉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到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近两百年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瘟疫频发时期。建安十三年(208),在著名的赤壁之战…

(2021-08-01 - 565)

当上皇帝后,他的兄弟就天天在家办丧事

成功坐上皇位以后,雍正皇帝深深感受到无奈与压力。曾经,他与另外8个兄弟虽谈不上兄友弟恭,倒也相安无事。但一场由废太子风波引发的储君之争,让他们分成数派,互相攻讦。为了紫禁城太和殿的那张龙椅,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康熙王朝的继…

(2021-08-01 - 413)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