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文章搜索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保健
生活
经典网文纵览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镜子中映出文化的内涵
- 历史 文化 人文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土木堡之变除朱祁镇的责任外,他爹明宣宗朱瞻基应该背锅吗

在历史爱好者的圈子中,明英宗朱祁镇无疑是被集火批判的对象,“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土木堡战神”都是大家送给他的“雅号”。朱祁镇听从宦官王振的意见,盲目御驾亲征招致大败被俘,后来又杀害北京保卫战的首功之臣于谦,可以说是把自己钉在了昏君排行榜靠…

(2022-07-18 - 319)

明朝控制百年的河套平原,对中原极其重要,为何在嘉靖时期弃守了

从秦代以来,对河套平原的争夺就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博弈的重要一环。如果中原王朝占据河套平原,不仅可以获得优良的马场和“塞上江南”农业基地,还可以对蒙古草原形成主动出击的威胁态势。反之,如果游牧民族占据河套平原,那么就会获得一块优良的牧场,以及威…

(2022-07-18 - 301)

黑人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他们是怎么占据大半个非洲的

1.丰富多彩的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因为大多数人口都属于黑色人种,又被人称为黑非洲。但其实黑非洲的人种不只有黑人:在非洲南部,南非、纳米比亚等地生活有桑人,桑人皮肤黄里透红,身材矮小,眼睛细长,颧骨高耸,与黑色人种大相径庭。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就…

(2022-07-18 - 255)

北平和谈中,立下不世奇功的人是谁?被林彪称为“可当十万雄兵”

我军历史上曾有一位传奇名将,他出生于普通农民的家庭,青年时期便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业之中,红军时期的他被称为“开路先锋”,抗日战争中他更是救了林彪一命,解放战争中作为我四野情报处处长,他精准的情报网让四野连战连捷,甚至连一向不怎么夸人的林彪都夸赞道“…

(2022-07-18 - 445)

七七事变抗敌的29军,早在长城战役中,其大刀队就斩杀日军千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卢沟桥和北平城抗击日军的主角是宋哲元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但早在1933年,29军就有英勇抗日的辉煌战绩。1933年3月9日,为了夺回日军占领的喜峰口阵地,29军的两名团长从各自的团里挑选了总共500名擅长武术和近身肉搏战的官兵,带领大刀和手榴弹…

(2022-07-18 - 359)

禁酒令下的美国黑帮多有钱?因买军火,把汤姆逊冲锋枪工厂救活了

美国经典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一个私酒贩子纸醉金迷的生活。20世纪初是美国经济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但盖茨比作为一个私酒贩子为啥能成为一方富豪?这就是美国“禁酒令”的杰作。“禁酒令”催生出无数个盖茨比。当时的美国黑帮相当有钱,由于比较热衷于购买火…

(2022-07-18 - 262)

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死亡,民国如何在3个多月内控制疫情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月19日,潼关县出现第一例霍乱病例。紧接着,霍乱向陕西全省全面扩散,造成大量人民群众死亡。根据当时的统计,陕西省有60个县出现疫情。疫情造成13万到14万群众遇难。面对残酷的疫情,民国陕西省地方当局采…

(2022-07-18 - 638)

三复三失,明朝为何最终弃守西域要冲哈密

和汉唐时期不同,明朝并未占据西域并设置都护府一类的统治机构,而更多地通过海上交通来进行对外经贸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最西北端的疆域就是哈密地区,而哈密也成了明朝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可是面对西北民族的侵扰,明朝没有全力以赴地保住这一个战略要地…

(2022-07-18 - 281)

多少状元无人识,5个“学渣”天下知

这几天,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考得好的童鞋,请恭喜TA身边若有考得不好的童鞋请告诉TA,人生各种可能性:《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我选取了张继落榜说。诗人张继落榜后,非常不爽,前往苏州散心,住在寒山寺旁的小客船里。失眠的张继在船头遥望苏州城,悲从中来…

(2022-06-25 - 372)

1000年前的状元文,秒杀当今世界所有鸡汤

北宋传奇状元宰相吕蒙正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破窑赋》。如今读来,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

(2022-06-25 - 279)

又是一年端午至

日子在不经意间流淌,恍然间不觉又是一年端午至。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

(2022-06-25 - 311)

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作者:梁继璋这是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在世的最后日子里,给儿子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很快在各大网站流传,很多父亲们看后感触极深。这封信不仅给儿子看很受启发,它同样适合给所有人看!字数不多,蕴含着父辈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女无限的爱…

(2022-06-25 - 355)

毕淑敏:孝心无价

孝心无价作者:毕淑敏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

(2022-06-25 - 281)

龙应台:目送

目送作者:龙应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们当了父母之后才明白: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挣脱离开,却从未回头张望过。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

(2022-06-25 - 306)

汪曾祺:夏天

夏天作者:汪曾祺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尖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

(2022-06-25 - 360)

君子和小人有10个区别,你最好知道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地位的标准,而以“德行”作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区别。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能听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2022-06-25 - 286)

夏至诗词21首

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元稹 〔唐代〕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夏至赵孟頫 〔元代〕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2022-06-25 - 399)

谚语老话大全,终于收齐了!收藏够用一辈子

许多道理、许多生活方式,甚至许多长寿秘诀,其实都体现在谚语里。比如:人要自安,少吃夜餐等。我们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强大!下面是100条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一定要收藏起来千万别删了,保证你和你的家人都用得上!01谚语第一辑◆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2022-06-25 - 291)

为什么说:“少不读苏东坡,老不读辛弃疾”?

苏和辛,一茶一酒,一清一浊。唐诗下酒,宋词伴茶,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被唐诗宋词和各种古典名著包围的我们,都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却不知“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少时读苏轼,容易陷入虚无。老来读辛弃疾,人生过半却意难平。此话并非莫须有,东…

(2022-06-25 - 300)

韩国为什么最先亡?

韩国有两次被灭国经历。第一次,要从周幽王废黜王后说起。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并将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立为太子,由此引发申后的父亲申侯震怒。三年后(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进攻…

(2022-06-25 - 292)

自古教培出大牛

崇祯元年(1628年),江西临川知县张采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不久前,张采收到了两位好友吴昌时和张溥的信。在信中,张、吴二人希望他以父母官的身份,对临川县人艾南英加以重罚。要知道,艾南英可不是普通人。他与临川人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曾因深恶痛绝八股文…

(2022-06-25 - 253)

他酒后写出神作,影响中国1600多年

王羲之醉了。他铺开一张蚕茧纸,手握一支饱蘸墨汁的鼠须笔,即兴挥毫,写下一纸行书。这一天,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三月三,上巳节,有“修禊”的习俗,即临水而祭,濯除不洁。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以文会友,与谢安等四十余位文人…

(2022-06-25 - 438)

恶人自有天收

历史上,安徽出过四个开国帝王。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去世后被追谥为魏武帝,他是亳州人;五代十国中吴国国主杨行密名气相对小一些,生前也是个风云人物,他是安徽合肥人,搁现在算是省城居民。还有一个,五代十…

(2022-06-25 - 645)

大明一号病人,死于1424年

朱棣的后半生,一直都活在篡位者的焦虑症之中。1402年,在历经三年叛变作乱后,43岁的朱棣终于率军攻入南京城,但朱棣的侄子建文帝却在宫城大火中离奇失踪,为此,这成了朱棣一生的心病。他疑虑、焦躁,为了探寻建文帝的行踪,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他连续14年派出…

(2022-06-25 - 284)

南北状元之争

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一天,担任清廷翰林院编修的苏州人汪琬,与同僚谈起了各自家乡的特产,正当大家各自夸耀家乡特产的时候,轮到汪琬,这位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进士讲了。汪琬缓缓道来,他说,苏州嘛,特产很少,但有一个很特别,那就是:状元!一语惊四座。特…

(2022-06-25 - 492)

恐怖大案,杀状元

新科状元陈没有想到,自己的金榜题名日,竟然就是自己的人头落地时。这是大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这一年的科举殿试结果公布后,北方学子立马炸开了锅:原来,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52人中:状元陈,是福建闽县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泰和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山…

(2022-06-25 - 385)

连蒋介石都奈何不了的军阀,盘踞山西40年,几乎贯穿整个民国

在国民党派系林立的军阀中,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一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论地盘广大、人马众多,他远不如西北军的冯玉祥;论人才济济、强将精兵,他远不如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论家底丰厚、装备精良,他也不如奉系的张学良。而其军队的战斗能力,更是远不如川军、粤军…

(2022-06-25 - 508)

民国军阀混战,为何失败一方选择下野后,便不会被赶尽杀绝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军阀之间开战,兵败的军阀大多难逃厄运,要么被杀,要么自杀,胜利者总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把对手彻底消灭掉。隋末群雄逐鹿,李渊最终夺取江山,曾经的对手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先后被杀;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被废黜的皇帝,最后也大都难逃一…

(2022-06-25 - 412)

除了苏联,为何民主德国是苏联华约阵营中,军力最强的国家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发动柏林战役。经过激烈的战斗,苏军以伤亡30万人的惨重代价攻克了柏林。德国被苏联、英国、美国和法国四个同盟国的占领军分割。到了1949年,随着欧洲冷战局势的加强,美国和苏联扶持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成为了苏联对抗北约的“前沿同…

(2022-06-25 - 485)

被部将“劝进”的曾国藩,为何最后都没自立称帝?原因有四

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乱世时期,手握重兵又野心勃勃的军队统帅“逆袭”上位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赵匡胤了,身为五代后周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的他,在部将们的“集体劝进”下,直接在军营里“黄袍加身”,从而夺位称帝。而在晚清时期,也有一位统帅…

(2022-06-25 - 311)

首页 搜索 留言 免责申明
 wx24.cn  所属网文精选网站《文学24小时》V1.0
《微文周刊》V10.0终刊
wx.wx24.cn / m.wx24.cn
E-mail: 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Copyright ©2014-2025 wx24.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