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俗话说“病从口入”,令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也不例外,很多癌症都是无节制的摄入致癌物导致的。 在癌症病因研究中,有研究估计饮食约占35%,吸烟占30%。如果饮食安排合理,癌症危险可减少55%。 我们最常吃的致癌物分几个等级?哪些所谓的“致癌食物”其实是误解?防癌食物排行第一的是谁?权威专家这样说—— 致癌物是指能诱发人患癌的“坏物质”,它的范畴包括任何能增加人类患癌风险的化学、物理物质及生活、工作方式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分为了4个等级,其中不少与食物相关。 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式咸鱼等明确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长期性的吸烟喝酒可能成为癌症的“元凶”。 黄曲霉素则主要存在于霉变的坚果、大米和玉米等,吃这些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储存得当。 丙烯酰胺、铅、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较高的致癌物质。 生活中如果经常采用高温油炸、高温油烟烹制食物,接触到丙烯酰胺的机会就比较大,应尽量避免。 苏丹红色素、胆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 这些东西明确对人无致癌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可以不顾数量放心吃,因为它们虽然不致癌,但可以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致癌物中还有第4级,指相关研究中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食物中属于此类的物质较少。 “4个等级的致癌物,在饮食中的‘伤害’不可一概而论”,专家解释称,1级和2A级致癌物要尽量避免,2B级致癌物无需过度紧张,对于3级和4级致癌物,更加不用担心,因为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它们可以致癌。 错误观点一: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生长与繁殖,引发癌症。 解读: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人体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而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IGF—1并不致癌。 错误观点二: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 一项“大鼠实验”显示,大鼠被喂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毒素诱发癌症。 解读:黄曲霉毒素本来就是致癌物质,没有它,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事实上,牛奶中富含钙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于补钙。
错误观点: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 解读:“隔夜菜”确实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是致癌物,只是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同时,是否致癌还要看有多大剂量。实验表明,隔夜菜虽然亚硝酸盐含量略有上升,但含量有限,对人体健康并不会构成实质的影响。
错误观点:方便面含防腐剂、抗氧化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内导致癌症等。 解读: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的“有害”传言也并不靠谱。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常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只要合法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现在方便面生产中所用的纸杯其实是聚乙烯涂层纸杯,这种纸杯它能够经受泡面时的温度,还有非常好的隔水效果。 错误观点: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 解读:其实,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它有双向调节作用。 体内雌激素低了它弥补不足;雌激素高了,它会起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相当于喝800~1200毫升的豆浆。
错误观点: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过一份公告,它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 解读:其实,焦糖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色素,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副产物———4-甲基咪唑。 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和欧盟等国家中把它作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 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FDA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癌风险。
1、坚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种蔬菜、水果;
2、每天坚持吃600—800克各种谷物、豆类、蔬菜,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3、不提倡饮酒,即使饮酒,要限制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超过50克,女性每天不超过25克; 4、每天红肉摄入量应限制在90克以下,最好选择鱼和家禽替代; 5、限制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应选择适当的植物油并限制用量; 6、限制腌制食物的摄入,同时控制烹调用盐和调料的使用; 7、不食用可能受真菌污染的食物; 8、用冷藏或其他适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烂的食物; 9、当食物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水平低于国家所规定的限量时,它们在食品或饮食中的存在是无害的,但食用过量,可能影响健康; 10、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或肉、腌肉及熏肉只能偶尔食用。
研究发现,蔬菜的确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日本相关研究从高到低排出了16种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效应的蔬菜,分别是: 熟红薯、生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花菜、芹菜、茄子皮、甜椒、胡萝卜、金针菜、荠菜、番茄、大葱、大蒜、黄瓜和白菜。 不过,蔬菜不同,预防的癌症也各异,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排行榜中蔬菜的抗癌功能进行了区分。
番茄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能促进一些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激活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可防胃癌。花椰菜、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硫甙葡萄甙类化合物,能够诱导体内生成一种具有解毒作用的酶。经常食用,可预防胃癌、肺癌、食道癌的发生。
大蒜能预防结肠癌。 胡萝卜能降低肺癌患病率。 水果:柑橘、猕猴桃、苹果、菠萝。 真菌类:香菇、草菇、蘑菇、木耳,注意不要反复漂洗。 杂粮类:玉米、小米、燕麦、薏米,注意切勿过度淘洗。 此外,还要适量摄入鱼、贝和肉类,但烹饪时,不要进行熏烤。 尽管不同蔬菜抗癌能力和抗癌功效有所不同,但也不能只吃一种。要想通过蔬菜吃出健康,最重要的还是营养搭配、均衡饮食。这样才能起到长期预防癌症的作用。
人们吃蔬菜不仅仅是抗癌,更重要的是吸收各种有益的营养成分。如果身体出现癌症的迹象,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 本期编辑:崔鹏、胡程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