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直接交流。 但是,莫卧儿帝国倒是跟清代前期我国的一些割据政权(如准噶尔汗国、叶尔羌汗国)有交流。 还有个特殊的两头朝贡国,拉达克王国这个两头臣服的属国(清朝和莫卧儿帝国两头纳贡)也就成了清朝获悉莫卧儿帝国情报的一个来源,同样也是莫卧儿帝国获悉清朝的一个来源。 清朝最初,并不了解莫卧儿帝国,因为明朝就不怎么了解。岳钟琪追击准噶尔人时,分析了一些中亚和南亚的局势,在奏折里,管莫卧儿帝国叫“哈齐”(藏族对莫卧儿帝国的称呼),并称为“回子中最大部落”。 此后清朝就开始格外注意莫卧儿帝国了,而随着给清朝提供情报的拉达克王国的伊斯兰化,拉达克王国的公文从藏文变成了波斯文之后,清朝把莫卧儿帝国的称呼,也就从藏文的“哈齐”变成了波斯文的“痕都斯坦”,再到传统蒙文(满文档案称呼)和汉文(中文档案称呼)中的“印度”了。 清朝各种档案里,还有这个莫卧儿皇帝的名字: 穆罕默德沙 清朝档案里,管他叫“印度”的“巴咱汗”麻麻撒(仅见于满文档案),所谓巴咱汗就是“帕夏”+“可汗”,这是藏族人对伊斯兰世界君主的一种笼统性称呼。 其实穆罕默德沙当时日子很苦,国内内忧外患,内部有马拉塔人造反,外部和波斯人作战失利,所以穆罕默德沙非常注重搜集周边情报,尤其是中国的动向。对于中国,莫卧儿帝国绝对不会陌生的,开国皇帝巴布尔年少流浪时就在日记里写着想去中国投靠他舅舅(吐鲁番的阿黑麻汗)混日子。 在对中国方面,满文档案中有部分拉达克给清朝的汇报文件,显示印度和准噶尔汗国互相有密使往来,而且还被拉达克王朝秘密汇报给了清朝。 清朝和莫卧儿帝国都在拉达克王国间接角力,而且准噶尔汗国和莫卧儿帝国也有密使往来,准噶尔汗国似乎还非常关心印度和波斯之间的战事。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又积极向中亚拓展势力,把莫卧儿视为“回子中的最大部落”,照这么发展下去,清朝和莫卧儿帝国出现直接往来,那是必然的。 可是。 阿富汗帝国崛起了,阿富汗帝国大举入侵印度,莫卧儿帝国被打得稀巴烂,自此后莫卧儿帝国一蹶不振,马拉塔人建立了松散的新帝国,莫卧儿皇帝沦为世代汉献帝就等英国人来一波接收了。 《平定准噶尔方略》里,就记载了: 土伯特拉达克汗策旺那木扎尔遣人致书,臣等译看,其书云: 闻 爱乌罕(阿富汗)头目爱哈默特沙,恃强攻 痕都期坦(印度)部落,取扎纳巴特城(旧德里) ,以阿奇木伯克守之,自居拉固尔城 (拉合尔) 。又克什米尔部落,旧头目名塞克专 ,爱哈默特沙令其往见; 不从,遂遣人统众数万攻之。塞克专迎战败溃,为其下人执送。爱哈默特沙颇能体恤农商人等,如古之尼西尔宛(萨珊波斯库思老大帝)时,羊虎同居,并不相害等语。臣等复书,奖其诚悃。 阿富汗 爱哈默特沙 所以说“回子中最大部落”已经是阿富汗了,莫卧儿帝国已经衰落不值得清朝注意了。清朝也就懒得去跟莫卧儿帝国打交道了,而莫卧儿帝国内忧外患自顾不暇,自然也就没功夫去联系以前就没啥交情的清朝了。 阿富汗和清朝交往之后,倒是有趣得多。阿富汗使者自恃强国来使,不肯磕头啊,这要是不磕头……算啥朝贡啊,可把清朝官员急死了,连哄带吓连欺带诈,最后举例说俄罗斯人和欧洲人都磕头了你算啥东西不磕头?阿富汗使者肯定是知道俄罗斯的,于是勉强磕了个头…… 如果莫卧儿帝国没有衰落,跟清朝有政治交流的话,大抵也会搞出这种磕不磕头的闹剧来的。 |